孙秉伟
暮秋时节,特邀几位外地文友来青,共赏碧海岸边的那一抹“岛城红”——红礁石。
在青岛,鲁迅公园是观赏壮美红礁石的绝佳地点,这里拥有岛城目前最大、保存完整的天然红礁群。文友们兴致勃勃来到鲁迅公园。门口处矗立着一座牌坊,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那种门洞式建筑物。瞻仰这座中间高两边低的三开间飞檐牌坊,额枋斗拱,彩檩画椽,顶面的绿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鲁迅公园”四个金色大字镶嵌其上,这是从鲁迅生前手稿中摘选出来的,“字如其人”,潇洒飘逸又不失风骨。
正门处立有鲁迅先生的一尊花岗岩雕像雕塑,高达3米。深邃的目光注视着远方。罩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直竖,胡须浓密。先生的铮铮铁骨和丰标不凡之风采,被雕塑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阳光明亮,湛蓝湛蓝的天空,漂浮着几朵白云。阳光照射下的汇泉湾,清澈透亮,似乎铺上了一匹硕大无比的金色绸缎,波光粼粼,动感十足。海鸥欢叫着掠过海面,涌浪冲向岸边的一座座红礁石,飞溅起一片片雪浪花。
陪衬着座座红礁石,有成片成林的几千株黑松。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淬炼了它们的筋骨,成就了各自的风姿,或如虬龙腾飞,或如瀑布挂川,或是昂首对天,或是携手起舞,各具情态,竟然没有两棵相同的树。葱茏苍秀,伴着阵阵涛声,意境奇开。赭石红和墨绿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条彩练,镶嵌在汇泉湾海畔,与红瓦绿树相映成辉。
嶙峋绚丽的红礁石,在阳光的映衬下,上呈赭红,底部灰褐,犹如点点星火,与碧海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文友不禁啧啧称奇。问询:“走遍中国沿海,处处可见的海边礁石大都是黑色或青灰色,怎么这里竟呈红褐色?”我不无自豪地笑告文友,“青岛汇泉湾作为 ‘世界最美海湾’组织认定的中国唯一的‘世界最美海湾’,其美轮美奂无任何地方可复制。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拥有如此大规模神秘的的赭红色礁石群,除青岛外,听说只有香港海边可见。”
我手指红礁石,故作学者状,侃侃而言:“亿万年前,地下的液态岩浆涌出,逐渐冷凝结晶而成。由于熔点不尽相同,结晶快慢各异,从而形成了如此独一无二的礁石群。又经过漫长岁月的风化、剥蚀和海水的拍打、浸润,日渐‘红颜’。这是受国家保护的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海岸资源。”
凝视着这一片片浪漫的赭红,我思绪驰骋起来。亿万年来,这座座红礁石与一湾宁静的碧水相守相望,伴随着潮涨潮落,迎来漫天朝霞,送走火红夕阳,“身在闺中人未识”,她默默地守候着荒凉的海滩,深埋着无人知晓的万般寂寞和不尽惆怅。
从上个世纪初叶开始,先德后日,红礁石惊恐地看到了侵略者贪婪的目光,听到了鬼子横蛮的狞笑。她心惊胆颤,生怕铁蹄践踏了她的玉体,损毁了她绝世的容颜。侵略者觊觎她的美貌,在她身边遍植黑松,建起供他们休憩的花园。她叹息着,把一腔屈辱藏在心头,恨不得让海雾像层层面纱将自己包裹起来。
让红礁石宽心的是1930年的夏季,由蔡元培等名家学者共同提出了在此创建水族馆的动议。不久,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座水族馆,沐浴着海风,在红礁石之上拔地而起。这座水族馆整体建筑高4层,用红色粗花岗石砌造外墙,造型别致,古香古色。成为中国现代水族馆及海洋科学研究事业的摇篮,被蔡元培先生誉为“吾国第一”。青岛水族馆与红礁石遥遥相对,惺惺相惜,相得益彰,美美与共,令汇泉湾陡增万种风情。
红礁石欣喜地看到杨振声、洪深、梁实秋、沈从文、老舍、萧军、萧红来到岛城的身影。沈从文面对着山大莘莘学子口吐莲花,杨振声在一盏孤灯下运筹帷幄,梁实秋则完成了他的《莎士比亚全集》,萧军《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从观象一路1号飞出,老舍在闪着绿色幽光的鱼山路书写出《骆驼祥子》。她固执又自信地认为,这些文人墨客都曾经立足于红礁石上,他们的的目光里,肯定都有一抹“岛城红”。或许是历尽沧桑的红礁石为他们的作品更添筋骨,是蓝天碧海红瓦绿树滋润着他们的汩汩才情。
真正让红礁石展开笑颜的是岛城上空飘扬起那一面“中国红”。她用清澈的海水把自己冲洗一新,借漫天的朝霞涂红自己的面颊,她与喧闹的海浪一起高歌,欢庆红礁石的新生。1950年,青岛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定,在她身旁重建公园,并命名为“鲁迅公园”。她渴盼自己饱经风霜的嶙峋腰身,加持先生的风骨和才情,从此傲立于天地之间。
从激情燃烧的岁月,到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红礁石目睹了人世间的巨变,感受着岛城的日新月异,伴随着大青岛的嬗变,她完成了从小家碧玉到大家闺秀的华丽转身。
一文友拉了我一把,把我从遐思中扯了回来。他笑道,“老兄是老青岛,对红礁石真是情有独钟啊!”“是啊,几十年来,作为在海边长大的我,来这里看红礁石已经不计其数啦,这里留有我童少年、青壮年、老年的足迹。她见证了一位老青岛70多年的人生历程,留忆着我对旧日时光的眷恋,寄托着我温馨的绵绵乡愁。”我感慨地回答。
脑海里倏地浮现出几个画面:一群同学少年,站在红礁石眺望大海,看军舰劈风斩浪,到水族馆里看鱼族;溶溶月光下,与热恋中的她坐在红礁石上看夜海;灿烂春光里,陪着白发母亲和从台湾回来的姨母与碧海红礁同框;丹桂飘香时,与两个小棉袄和孩子们一起在这里欢声笑语;漫天夕阳红,与老伴在红礁石下旧地重游温旧梦。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咿咿呀呀地唱着歌儿一路走来,打断了我的思路。可爱的宝贝们,穿着五颜六色的童装,戴着漂亮的太阳帽,有几个小家伙还戴着小小的变色镜。孩子们在红礁石下肆意玩耍,秋日的阳光映照着一张张红扑扑的童子面,个个如同一幅画。
一队红领巾来到红礁石上过队日,少年们把星星火炬队旗插在红礁石缝里,迎着海风飘扬。有的在岸边浅水里玩水,抓小鱼和小螃蟹。有的注视着红礁石,专心在画板上写生。男孩子们俏皮地翻越着红礁石,你追我赶,乐此不疲,比比谁的速度更快。几个穿着花裙子的女孩子,面对着万顷碧波,正在很投入地朗诵高尔基的《海燕》。
一对年轻情侣偎依着坐在红礁石上,左移右摆,忙着自拍。小伙子举止言谈献着殷勤,尽力表现得情深意重。轻柔的海风梳理着姑娘的一头如瀑秀发,伴随着海浪的欢笑,他们说着永远也说不完的心里话。几只雪白的海鸥悄悄落在他们的脚下,似乎在偷听他们在向彼此的真情告白和海誓山盟:“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一对“鬓已星星也”的老伉俪,牵手漫步在红礁石旁的幽幽曲径上,观潮听涛,领略着“山穷路尽疑断崖,临岸回折又一景”的意趣。他们饱经风霜的脸颊上洋溢着几分从容淡定,四目相对,眸子里闪烁着深沉的爱意,透视着携手并肩走过几十载风雨人生路的相互理解、包容和信任。
一众游客来到这个“打卡网红点”,操着不同的各地方言,或情侣成双,或同学少年,或一家三口,或三代同游,惊喜地徜徉在红礁石群间,流连忘返。人们用手机、相机、摄像机,把亲朋好友与红礁石、黑松林、雪浪花一并揽进镜头,化作永恒。几个年轻人借着无人机,鸟瞰着这绝美的人间奇景,忙得满脸汗渍,却不亦乐乎。
沿着红礁海岸返程,映入眼帘的是一座72米长、3米高的“鲁迅诗廊”,“凝翠亭”的汉白玉碑上,还刻着鲁迅先生的自传手稿。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肃立在红礁石一侧的鲁迅雕塑前,青春的脸颊上略显几分深沉,一面火红的团旗下,一位学者正在向学子们讲述1931年鲁迅来青的故事和其文学成就。我站在年轻的队伍中驻足倾听,白首黑发同在,一腔激情共燃,领略着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那种对敌坚决斗争和对人民的深深服务精神。
在用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鲁迅雕塑基座上,镌刻一段碑文“‘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青年学习的楷模。在鲁迅逝世五十周年之际,全市青年自愿捐款,塑建了这尊雕像。以表达对鲁迅的缅怀和崇敬之情。”落款是“共青团青岛市委员会,一九八六年十月十九日立”。
我突发奇想,倘若由碧海蓝天红瓦绿树做大背景,在一面硕大的“中国红”下,让红礁石与鲁迅雕塑和热血青年、与岛城乡亲和天下游客、与黑松林和幽径亭榭等,勾画出一幅《碧海红礁图》,既壮怀激烈又呈现逶迤多姿、既火红激情又不失淡雅清新、既飘逸着古典幽香又洋溢着新潮时尚,富有风骨才情、百姓烟火、东方韵味、万千气象,或许是传世之作吧。
(此文曾刊发于《读报参考》《丹崖文学》。先后被青岛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任向军、国家一级播音员王蕴、青岛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张保全朗诵。)
孙秉伟 中共党员 本科学历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散文写作与评论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青岛市影视文化研究会会员、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原青岛铁路文联秘书长,系青岛市文联第六届委员。
壹点号浮山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