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浙江以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全方位描绘共富大美画卷。为集中展示我省“全域共富、城乡和美、品质提升”的瑰丽画卷,由浙江省城乡环境建设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潮新闻承办的“2024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媒体采风行活动于11月19日正式启动,为期四天的行程中,三十余家央级、省级等主流媒体组成的采风团队“兵分三路”,走遍全省11个地市,深入基层,用镜头和文字记录、讲述各地城乡风貌样板区、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的典型案例成果及群众真实感受,全景式呈现我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之姿。
丽水,被《国家地理》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这里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既有良田千亩的风景,也有多元文化的沉淀。
近年来,丽水市植根地域特色,挖掘历史人文、自然风貌、生态之美等优势,统筹抓好城乡风貌样板区、未来社区、美丽城镇建设等工作,为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提供强劲动能。
11月21日,2024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媒体采风活动主流媒体走进丽水,深入实地了解丽水的建设成果。媒体团成员共同探索这片浙南土地,见证丽水精致构建新时代山水花园城市秀美画卷,塑造独具山区特色的全域共富共美实践路径。
宋风古韵焕发新生
绘就畲乡新图景
主流媒体们走进丽水的第一站是有着“畲乡之窗”之称的景宁县。
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今年刚好是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发挥独特优势,积极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谱写畲乡景宁发展新篇章。”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40周年之际给景宁畲族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回信,向景宁建县4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对景宁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如今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巨大的流量如潮水般涌向这座小城。在景宁的大漈乡,今年《黑神话·悟空》作为第一款国产 3A 游戏,一经推出便火爆出圈,而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是游戏的取景地之一,浙江省唯一一个被该游戏选为取景地的地区。
千年古树、传统民居、石阶廊桥......进入大漈乡媒体们纷纷感叹像是来到了世外桃源,整个村落充满了意境。
沿着村子的主路首先步入了进士府(家风馆),这个标志性的展馆被赋予了“清廉”的意境,到处都能感受到‘修身、尚廉、仁义、孝道、村美、人和、业兴’的清廉文化氛围。馆内详实的史料展示了梅氏四世祖梅开及其后代为官清廉、勤政为民的事迹以及畲族的家风文化。在畲族家风家训专区、木马择匠主题区和饮茶思廉厅,通过丰富的展品和互动体验,直观感受到畲族独特的家风传承方式。特别是木马择匠的故事,通过实物展示,再现了梅氏家族公平公正的招标文化,展现了古代智慧与廉洁精神。在励志堂,重现了梅氏学堂的昔日风貌,展示了梅氏家族崇文尚学的传统。在这里,可以深切感受到梅氏族人对于知识的渴望与对于教育的重视,以及他们通过科举制度走向仕途的辉煌历史。
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大漈乡,记者发现这些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依稀可见宋时光华。而在此之中,时思寺最能彰显“宋韵古风”。时思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是一座释道合一的祀庙。它的建筑兼具宋、元、明、清各时代特色,造型优美、风格独特,它也是大漈孝道文化的重要体现。根据现场的《梅氏家谱》中可以看到:宋高宗于宋绍兴十年降旨于礼部,旌表梅元屃为“孝童”,把他守墓的庐舍赐名为“时思院”,意为“时时思念祖辈”之意。明洪武元年(1368),诚意伯刘基题额“时思道场”。明宣德元年(1426),时思院更名为“时思寺”,一直延用至今。
“结合宋风古韵之乡这个IP,大漈乡通过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在一站式体验“宋朝烟火气”的宋韵古街里,在这里可以看到点茶、焚香、挂画、插花等宋韵“四雅四俗”的外延,游客们还能参与勾栏瓦舍、鬓影簪花、蹴鞠捶丸、宋理讲堂等“南宋十二时辰”沉浸式体验,让千年宋韵在大漈流动起来、传承下去。”大漈乡大漈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梅东春介绍道。
面向千亩茭田,背靠百亩桃林,景色怡人、环境清幽——宋韵IP馆,就是大漈乡结合宋韵文化活化利用的实践路径之一。在这里,媒体们详细了解到“共富合伙人”在村创业情况,大漈乡通过乡强村公司选点投资、职业经理人市场运营,成功打造茶室雅间、互动区、住宿区、餐厅等,集大漈罐制作及展示、宋代文化体验、宋朝特色民宿等功能于一体。这里,成为了展示宋韵特色文化的网红窗口,民宿经济实实在在红火了起来,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也是大漈展示古村镇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重要窗口”。
大漈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林步禹还讲述了大漈乡如何在城乡风貌中塑造新经济:“结合当地优势大漈乡还开发了银坑洞探秘等新景点,打造了以“白金宿”如隐·小佐居、钻级民宿梅俚雪乡、五星民宿自在居为代表的高端民宿群等来打造精品线路,以千亩茭白之势和宋风古韵之姿,把雪花漈、柳杉王、时思寺古建筑群、护关桥、宗族祠堂、胡桥、老街等地标景点串点成线,让春赏杜鹃、夏纳凉、秋尝茭白、冬赏雪成为大漈鲜明的旅游标志。”
半天的奇特时光,让媒体老师们在这个世外桃源里感受着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
在美镇打造路上,景宁大漈乡以“宋风古韵之乡·农旅研学之窗”发展战略为牵引,以乡村振兴为总目标,紧抓大漈生态资源禀赋和文旅产业特色,按照“五美”建设要求,驱动大漈在推进农文旅型美丽城镇建设过程中在“进得来、带得走、留得住”三方面发生蝶变,积极探索“好风景”换“共富梦”的全新路径,全景展现“两山转换”新画卷。
山水与文化交融
“耕读元素”转化共富空间
缙云的“西乡”由新碧街道和新建镇二个乡镇构成,是缙云向杭州、宁波、金义三大都市圈展现形象的第一窗口。
“西乡耕读传家”县域风貌样板区面积33.7平方公里,一条新建溪自西向东贯穿了22个行政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两个乡镇共生共融、共建共享,形成了一江两岸、群山环抱、蓝绿交织、山水融城的风貌底色。
新碧街道和新建镇联合以打造缙云第一门户为目标,以流传千年的“耕读文化”为塑造因子,通过“承、织、筑、塑”四条提升举措将蓝图变为现实,全力构建起具有新时代“西乡耕读传家”特性的县域风貌。
主流媒体们首先来到了新建镇笕川村,网球场、篮球场、乒乓球桌......在330高架桥(笕川段)桥下空间是一个健身器材齐全的体育运动场。笕川村党委书记施颂勤告诉记者,高架桥下原来是一个“脏乱差”无功能性场地,近几年通过对笕川桥下5000平米空间进行全面清理、铺设改造,配备消防、照明以及监控等基础设施,建成一个神兽篮球运动中心。让闲置空间得以充分利用,项目以服务“全龄段”为脉络,结合时尚的体育设计元素,打造全民热爱运动的城市环境,既能满足人民群众运动健身需要和又能满足群众休闲游憩的需求,既是竞技体育比赛场,也是茶余饭后休憩地。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幽幽”。笕川村,在这个“摩登”的村落,至今保留着一条老街,当地人唤作“廿八间”,老街两旁是明清建筑,距今已有 200 多年历史。
因“活水进村”工程而大变样的新建溪似玉带绕村而过,在实现“水清、水美”的同时,笕川村始终不忘做足“水之富”的文章。为让村民们享受到治水“红利”, 2016年初,河长带领全村统筹土地500多亩,邀请知名设计师打造笕川花海,沿着新建溪开启了生态旅游发展的新窗口。为了提升景区品质,建设了溪滨公园、文化广场等公共休息场所10余处;设置了景点导览图、介绍牌、安全环保提示牌等各类标志牌150块;打造了村口公园、老街牌坊、花海入口小品、庭院景观、花池等多处景观小品;村内还开设丁家小院、牛栏茶吧、聚福茶庄等特色民宿和休闲场所;每年还会举办祭祖礼仪、村晚、舞龙、赏花节、重阳敬老礼仪、非遗剪纸、婺剧表演等特色民俗活动。让游客在笕川享受“乐游、乐住、乐吃”的完美体验。“景区每年为笕川村带来150多万元收入,并为村民带来许多就业岗位,让村民人均增收10%以上。”施颂勤介绍道。
新建镇洋山村,在长深高速缙云县洋山村路段的高架桥下空间,滑梯、攀爬网、跷跷板、秋千、乒乓球桌等十多种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吸引了周边大量村民、小孩前来打卡。据村书记陶五云介绍,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处环境脏乱、杂草丛生的地方,影响村容村貌和生活起居。通过实施高速出口风貌提升工程、村庄出入口耕读小品打造、安装绿色节能路灯、全线种植乡村小花等系列措施,让沿线公路成为缙云美丽公路的颜值担当。如今,洋山风貌驿桥下空间,摇身一变成为周边群众风雨无阻的新晋打卡点。为增加该区域的功能和村集体收入,去年洋山村通过新建镇强村公司,在这里建了洋山休闲美食“共富工坊”。工坊集活动、娱乐和休闲、美食市集等多元化、多功能为一体,实现“镇、村、合伙人”三方合作共赢。现在,洋山休闲美食“共富工坊”形成了一条全长200多米的休闲美食打卡街,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余元。同时融入“耕读元素”,让洋山村的“桥下空间”变身为一个多功能得共富空间,为村民们塑造出共富舒适宜居的生活圈。
新建镇境内的另一个村——河阳村,始建于五代末期,为元代古民居,是一座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古民居、祠堂、古庙、古桥......这些古建筑大部分都是清代中晚期建筑,和很多古村镇不同的是,河阳古村中依然有许多村民居住与此,他们依然过着较为原始的生活。行走在老街小巷中可以看到他们或骑着车出门劳作,或者拿着一捆菜刚刚从菜地回来,也或者三三两两坐在小椅子上闲聊着,瞬间一股浓浓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河阳古村通过保护修缮、价值挖掘、展示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等项目,将景区建在古村落中,让村民生活在景区里。将河阳的特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使古老的河阳村焕发出新的活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据河阳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在旅游发展前,河阳村民主要以外出饲养麻鸭为主,生产生活结构较为简单。自村里正式启动乡村旅游运营以后,通过为村民提供导游、售(检)票、保洁、保安、服务人员等岗位,直接解决本地村民劳动力就业87人。在保护的基础上,河阳村积极引入各类新型旅游业态,将河阳的特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使古老的河阳村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缙云县乡村振兴的样本。河阳村建设了研学基地,多个中小学来到河阳村探访,领悟传统文化。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感受河阳的历史文化,村民也充分发挥文化及生态优势,在家门口售卖土特产,有效地让河阳村增收致富。
在河阳村“循规映月”处,拆除原来破旧的小民房、小厨房和牛栏猪圈,制造耕读文化墙和景观小品。时至今日,河阳的文旅融合、农旅融合道路越走越广,旅游产业效益日益明显,红色廉政文化愈发光辉灿烂。
在“西乡耕读传家”县域风貌样板区,西乡村民培育出了“以耕养读、勤耕立家、苦读荣身、敢闯敢拼”的精神, 创下了改革开放年代“4万鸭农闯天下、5万虾农战两广”的时代壮举,将西乡的耕读文化带出缙云,成为在外缙云人的文化标识。在时代的洗礼下,回乡创业的新一代西乡人突破传统农业桎梏,将工业思维带回家乡,孕育出了如今“宜居宜业宜游、宜工宜农宜旅”的新时代西乡“耕读”风貌。
把握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趋势,以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景区资源和深厚的人文资源为依托,为奋力打造全省大花园核心区生态工业高地、丽水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先行地和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争当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先行县,以排头兵的姿态正为丽水市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缙云县走出了一条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的有效路径,构建城乡统筹协调、区域均衡发展新格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