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越 通讯员 朱 慧
金秋时节,2024年中国大运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协作交流活动近日赴嘉兴举行。此次活动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指导,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主办,邀请市直相关部门、运河(杭州段)沿线各城区有关职能部门、机构的专家学者,通过经验分享、技术交流、实地考察等形式,共同探索大运河遗产保护的新模式。
据悉,自2014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杭州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保护利用工作始终站在前沿——十年间,从生态修复到文化挖掘,从活化利用到国际交流,向世界展示了其成就与魅力。近年来,杭州依托“中国大运河(杭州段)世界遗产党建联建”平台,积极探索和实践遗产保护的新路径、新方法,不仅在全市建立起科学高效的保护机制体制,也让大运河成为连接人心、传承文明、促进发展的纽带。
自大运河保护交流协作机制建立以来,杭州连续3年举办活动,已走过湖州南浔、绍兴等省内大运河沿线城市,今年来到嘉兴——嘉兴位于大运河江南运河河段,自古以来便是运河沿线的重要枢纽,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优势。
岁月悠悠,运河奔流。活动首站抵达嘉兴秀洲区王江泾镇,实地考察了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嘉兴长虹桥。长虹桥为三孔实腹石拱大桥,全长72.8米,气势宏伟,形似长虹卧波。长虹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历经多次修缮,至今保存完好。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文化站负责人陈宏伟介绍道:“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经江苏吴江进入浙江境内,长虹桥是大运河进入浙江的标志性建筑,是当之无愧的‘运河入浙第一桥’,她与杭州的拱宸桥、广济桥于2006年一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尽管在这三座桥中,长虹桥并非体量最大,但其建造精度与保存完整度却是最为出色的,而且,该桥完全采用花岗岩构筑,构件多为整料、大料,建造工艺极为讲究。”
随后,一行人来到大运河数字诗路e站南湖体验中心,该中心通过实体场景与数字平台同步建设,运用文字、影像、VR、全息投影等新媒体技术,整合嘉兴运河沿线的诗词、景点、历史遗存和非遗文化资源,生动展现江南运河的人文底蕴。体验中心启发了大家对运河保护工作的新思考——未来随着更多科技手段的应用,古老运河将愈加散发迷人魅力。
午后,随着游船缓缓驶离月河街码头,一场别开生面的京杭运河嘉兴环城河段水上文化之旅正式开启。月河历史街区的古朴、船文化博物馆的深邃、范蠡湖公园的静谧、文生修道院的清雅……每一处停留,都是对运河文化的一次深度解读。船行之处,波光粼粼,两岸历史遗存与现代风貌交相辉映,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
在交流环节中,与会者纷纷畅谈未来,并分享了“大运河保护协作机制”实施以来的工作经验和显著成效。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代表介绍了近年来杭州在运河保护方面的创新举措,如利用“数智运河”平台对本体保护、遗产监测、风貌管控、水质检测等进行全方位全流程协同管理,以及通过举办阐释遗产价值的文化活动提升公众认知与参与度等;嘉兴代表分享了当地在运河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
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主任房友强表示,大运河,这条流淌的、大型的、“活”态的线性遗产,不仅承载着民族集体记忆,更在当下焕发着勃勃生机。其保护之责,绝非文物部门所能独担,而是需要社会各方在“协同保护”这个命题上携手共进,共筑屏障——不仅是杭州市内各相关部门与沿线各城区需交流协作,更应该走出去,与运河沿线的各座城市架起沟通的桥梁,交流管理心得,探讨存在问题,共绘未来方向;放眼运河沿线,无论是省内的湖州、嘉兴、绍兴、宁波等兄弟城市,还是省外的扬州、北京等远方友邻,在国家大运河文化带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宏伟战略指引下,都纷纷展开积极而有益的尝试,我们杭州段也当仁不让,我们坚信,通过这样不断的交流与学习,定能将杭州段的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得更为出色。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