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卖票不到20张,“人造古城”遇冷值得深思

旅游资讯 10 0

近日,位于湖南张家界的大庸古城进入公众视野,引发热议却不是因为“网红”或是好玩,而是“空城”和冷清:斥资20多亿元建造的项目,日均卖票却不到20张,运营3年多来,累计亏损已超5亿元。

有媒体实地探访发现,即便在周末也游客寥寥,景区内除了一家奶茶店和几家小卖部外,几乎没有其他业态。

大庸古城外圈所有商铺均为空置状态。图源:澎湃新闻

据报道,大庸古城项目建于2016年,以明清时期建筑风格为特色,是张家界单体投资最大的城市旅游文化项目,也被当地赋予增加老城休闲业态、留客增收的期待。真金白银砸下去,为何回报如此不成正比?

游客们的反馈或许可见一斑:“不懂大庸古城的定位是什么,既没特色也没丰富的文化支撑”,还有游客称其是“假古城,空有名号,实际上并无多少历史建筑”,而以向团体游客卖演出门票的老套路,缺少配套设施和文化体验,也让不少游客期待落空。

要特色没特色、要文化没文化、要创新没创新,大庸古城如今面临的尴尬,也是各地不断涌现的“人造古城”面临或倒闭或烂尾的困境——某地投入近50亿元打造的"桃花源古镇",如今街巷空空荡荡,一些庭院已长满荒草;投资3亿多元的某民俗文化村开业仅四年就难逃被拆命运;总投资40亿元的某地宋风古城建设5年来进展缓慢,甚至一期工程都尚未完工……

大庸古城景区东门用于检票的机器都被布包了起来,布上落了灰尘;指示牌也被挪到一边。图源:澎湃新闻

近年来兴起的“古镇热”,让一些地方以为抓住了“流量密码”,盲目跟风抄作业,大搞网红IP、热衷造景,却忽视了规划建设、文化底蕴、自身定位、创新模式,最后以惨淡经营收场,委实不冤。

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共有古镇、古城约2800座,而官方盖章认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仅300多座,5A级景区也只有33个。粗放化的扩张发展,严重脱离了市场实际,把古镇开发搞成了“复制粘贴”式的流水线生产,由此带来了同质化严重、过度商业化、利益短期化、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也难怪游客不愿意买单。

据《2024中国古镇旅游发展报告》,93.4%的受访者曾参与过古镇旅游,表明古镇旅游在我国国内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另一方面,人们对古镇游文化体验需求高,也越来越追求在古镇空间内的情绪价值与闲适的氛围。

乌镇戏剧节上,游客在观看古镇嘉年华“踩街”表演。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说到底,大家喜欢逛古镇、古城,更多的是想走出都市快节奏,走进古镇、古城慢生活,体验风土人情,品味岁月留下的文化积淀。千篇一律的青砖、绿瓦、红灯笼,小吃老三样的鱿鱼、烤肠、臭豆腐,产自义乌的梳子、丝巾、银手镯,这些仿佛全国连锁般的特色古镇、古城,唯独没有了特色,既缺少历史文化底蕴,也没有原汁原味的烟火气,也让人忍不住疑问:“这到底是古镇,还是仿古商业街区?”正如一位网友评论:“没灵魂、没历史、没特色,谁去?游客也不傻。”

从去年到淄博吃烧烤,到天水吃麻辣烫,再到今年跟着悟空游山西,跟着团长打县城,近来来走红“出圈”的旅游地,既反映出当下大众旅游沉浸式、差异化、多元化的趋势转向,也印证着:只有因地制宜丰富产品供给,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软实力,赢得口碑,才能真正接到流量。与其巨额斥资“大手笔”,人造古城、古镇,不如从细微处琢磨,花些心思,挖掘自身的特色文化符号,凸显差异化魅力,这或许才是当下所谓古城、古镇突围之路的关键。

标签: 古城 古镇 张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