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海内第一桥 世界遗产地

旅游攻略 8 0

洛阳桥全景

东南网11月2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 见习记者 庄钊滢 汤海波 文/图)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诗作《洛阳桥》,描绘了泉州洛阳桥的悠久历史和泉州湾的繁忙景象。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是现存世界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位于洛阳江入海口处,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洛阳桥见证了泉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泉州申遗成功,作为遗产点之一的洛阳桥迎来更多关注,以遗产点保护活化利用为契机,洛阳桥重焕光彩,吸引了八方游客竞相一睹其风采。

飞虹横亘跨江海

傍晚时分,走进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村,村中阿伯弹奏的南音曲调悠扬入耳,阿嬷撬出一只又一只肥美的海蛎,阵阵海味扑鼻。粉红霞光弥漫,恍入安宁旧梦,正遂了古人唤“万安”之愿。

桥南村位于洛阳桥畔,背山面海,因洛阳桥的交通往来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自桥南古街向东北直行,就见一道长桥跃霞光、跨江海。洛阳桥上,行人成群漫步闲谈;舟形桥墩旁,渔船三两依偎停泊。“这条路就是以前的官道,古代人去福州甚至到江西、浙江大都要经过这里。”泉州洛江区万安街道宣传委员石柏钦介绍。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建成于宋嘉祐四年十二月(1059年),位于洛阳江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

未建桥时,作为跨洛阳江最窄处,这里原设古渡口,唐时就有旅人往来,只是海况复杂,过江凶险异常。据清代乾隆《泉州府志》记载:“每岁遇飓风大作,沉舟被溺而死者无算,因名渡口为‘万安渡’以祷之。”

至宋朝,泉州港声名更盛,帆樯林立,商贾云集。万安渡在涨海声中,迎来了万国商,却也常闻风浪阻断航运或舟船遇难的消息。构筑要道,畅通商道,造桥成为当时的人心所向。

前有李宠“甃石作浮桥”,后有泉州开元寺僧人宗已和郡人王实、卢锡又“倡为石桥”,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多位有识之士接续为渡口筹建桥梁,但屡遭挫折。直至宋嘉祐三年(1058年),蔡襄到任泉州太守,积极攻克资金、技术、人力等现实问题,并于次年最终建成。

建成后,“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传闻,当地民众为感念蔡襄功绩,在村中为他立了座“蔡襄祠”。主殿内,两块石碑左右分立,上刻蔡襄“合乐燕饮而落之”的《万安桥记》。《桥记》仅153个字,扼要记明了建造时间、规划、耗资、作用及主建人员。

“靡金钱一千四百万,求诸施者”,造桥耗资数目可谓天文数字,是在官方引导下,由民间筹资所得。此外,以《桥记》所载的浮图义波、宗善为代表的僧侣群体,甚至未载其名的在泉蕃客都贡献颇丰。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洛江区志愿讲解员曹强告诉记者,除捐资外,当时还有众多渡口两岸的民众自发参与建造。“洛阳桥这样艰巨工程的成功,最根本的还是由于不少桥工巨匠的贡献,不能把它只归功于蔡襄……参加工程的劳动人民,胼手胝足,倾沥血汗,虽然《桥记》不载其名,但其功德巍巍,与桥共存,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抹杀的。”盛赞洛阳桥为“福建桥梁的状元”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曾如此评述。

作为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洛阳桥与安平桥、顺济桥等共同连通了便捷的沿海交通干线,在泉州水陆复合运输网络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交通保障。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洛阳桥作为泉州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被列为遗产点之一。

技艺精湛天下奇

漫步在洛阳桥上,放眼望去,洛阳江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桥身的石板经过岁月的洗礼显得古朴而沉稳,桥两岸郁郁葱葱的红树林与古桥相映成趣。行至桥中亭,一座古朴的闽南传统红砖建筑映入眼帘,门上方、屋檐下挂着一块匾额,上书“海内第一桥”。

《中国古代桥梁》一书中,称洛阳桥为“桥梁的代表”,《泉州府志》卷七十五则称之为“海内第一桥”。洛阳桥作为中国首座跨海简支梁式石桥,以其精湛的营建技艺、丰富的历史内涵和超群的艺术价值,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与赵州桥、广济桥、卢沟桥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古桥”。

于江海交汇之处建桥,必须要有坚实牢靠的墩台基础。洛阳桥建造时桥工因势利导、就地制宜,在江底沿着桥梁的中线抛置石块,并向两侧展开一定宽度,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矮石堤,作为桥墩的基址,接着在矮石堤上建造桥墩,这就是现代的“筏形基础”桥基。

横跨江底的石堤中间有着很多缝隙并不牢固,在海浪的冲击下,石块很容易被海水冲散,从而导致石堤发生坍塌。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的工匠提出了“种蛎固基”法,就是在石堤附近的海面上散置牡蛎。

“牡蛎吸附在岩礁上,与依托物体紧密黏附在一起,并且牡蛎繁殖能力非常强,而且无孔不入,可以把分散的石块胶结成一体。牡蛎形成填补石块缝隙的黏合剂,能够经受住海浪的冲击,从而使整条石堤达到相当坚固的程度。”曹强介绍。

行走在洛阳桥上低头细看,会发现桥面由一根根石板呈纵向排布,为整块条石。据介绍,桥面的条石最长可达11米,重达10余吨。宋朝时,泉州所建桥梁多数为梁架式石桥,石构建筑虽然坚固耐用,但质地沉重,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这么重的条石,在古代没有起重机、吊机等机械的情况下,是如何架设到桥基上的呢?古人自有智慧。”曹强说。

明代王慎中《泉州府万安桥记》碑记载:“凿石伐木,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牵。”蔡襄与工匠集思广益,想出一个“浮运法”,即利用大潮潮水上涨到最高位时,架桥的工人们将石块搬运至木排上,借用涨潮的浮力,把数吨重的石梁托举架设到桥墩上。退潮时,随着水位慢慢降低,船上的石梁就架在两边桥墩上了。

利用“浮运架梁”技术,洛阳桥上300多块巨大的石板逐一架设,洛阳桥渐渐显出奇伟的雄姿。

桥梁专家茅以升在《桥名谈往》中称誉洛阳桥:“这种基础,就是近代桥梁的‘筏形基础’,但在国外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所用桥梁的‘浮运法’,就是今日还很通行。福建自洛阳桥兴建成功,泉漳两地相继修成‘十大名桥’,为桥梁技术开辟了新纪元,致有‘闽中桥梁甲天下’之誉。”

洛阳桥首创的梁式石桥建造成功经验,令宋代泉州掀起了史无前例的“造桥热”,开启了宋元时期泉州三个世纪的造桥运动,史称“郡境之桥,以十百丈者不可胜纪”。宋元时期,泉州著名的安平桥、石笋桥、苏埭桥、顺济桥、盘光桥等数十座桥梁相继建成。

千年古桥迎新韵

洛阳桥桥中亭有数方石碑。碑刻大多是记载洛阳桥在宋代始建后,历代修缮的历史。

走过千年风雨沧桑,洛阳桥先后历经17次修缮,最近一次修桥是在1993年至1996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600多万元,对其实施保护性修缮,恢复古桥旧貌,并一直延续至今。

2011年,时年83岁的泉州籍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踏上洛阳桥,写下40行诗《洛阳桥》。“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洛阳桥》中这两句诗文,如今就“写”在桥南古街洛江侨批馆(泉州侨批馆洛江分馆)的院墙上。这栋建于民国时期的番仔楼于去年10月修缮完毕,是当地对传统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的重要尝试。

洛阳桥畔的桥南古街,是泉州活化遗产社区的一个重要试点。古街上,像洛江侨批馆这样焕新升级的老房子,还有余庆楼、南洋楼等4处,另外还有16栋传统建筑正处于保护修缮或活化利用进程中。

尽可能“原汁原味”展现遗产的历史风貌,是洛阳桥及其周边区域保护的基本原则。

“历史文化遗产,不应像古董一样供起来,而是要充分挖掘其承载的城市历史和文化记忆,让它们‘活’在当下。”石柏钦说,老建筑保护做得好,不单单是不改变原状,更要关注如何活化利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满足多元化需求。

“原汁原味”展现遗产风貌虽然增加了设计和施工难度,但换个角度思考——其能带来的文保价值和经营价值,会慢慢显现,且难以估量。这正是在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发展中寻找平衡点,实现“文旅共赢”。

时间,是洛阳桥的朋友,让它浸染时光的味道,成为一个记忆符号。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近年来泉州着力构建“智慧洛阳桥”,结合前沿科技推进全息投影楼体秀、AR全景沉浸式体验、语音导览等智慧旅游项目落地,提升文化遗产数字化利用水平,并且举办了百余场主题文化节、艺术展演、音乐节等活动,令洛阳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成为当地的旅游网红点。

不久前,总投资80亿元的洛阳湾世遗文创小镇项目签约落地,项目策划以千年洛阳桥为文化核心,以滨海商港文化为主题,通过古桥、老街的修缮和文化演绎,再现千年海丝商港的繁华盛景,并计划引入多元业态,打造集城市休闲、文旅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业内人士认为,以文化为魂,辅以全新的诠释手法,用文化自信打动人、感染人、吸引人,或将是洛阳桥的又一出圈之道。

“站如东西塔,卧如洛阳桥。”这句泉州人最熟悉的谚语,透露出当地人对洛阳桥的偏爱。在加速对洛阳桥和古街区保护修缮的同时,泉州已做好了后续品牌、渠道和内容方面的规划,用创新表达方式,讲好洛阳桥故事。

向海

一桥飞跨 万古安澜

□刘益清

这里,一条江,一座桥,一个古镇。

这里,江是洛阳江,桥名洛阳桥,镇曰洛阳镇。

这里,不是中原河南之洛阳,而是位于祖国东南边陲,海丝起点泉州。

何以取名洛阳,因为这里的先民,大多来自河洛故地。在遥远异乡取一个故土的地名,凝聚了泉州先民浓浓的乡愁。

而从这里出发,漂过泉州湾,过台湾海峡,近则可抵宝岛,远则北通东洋,南接南海和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

自古以来,洛阳江的潮水,见证万国船来,商贾喧哗,见证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延伸到世界上有海水的每个地方,更见证一个个朝代的兴衰荣辱……

但在蔡襄造桥前,位于江海交汇处的洛阳江古渡,曾经风浪险恶,往来舟楫常遭海潮吞没。据清代乾隆《泉州府志》记载:“每岁遇飓风大作,沉舟被溺而死者无算。”邑人为祈平安,以此地所建渡口,名为“万安渡”。

唐代,泉州港为全国四大贸易港之一。至两宋,泉州港声名更盛,帆樯林立,中外商贾云集。万安渡的涨海声中,迎来了万国商,却也常闻风浪阻断航运或致舟船遇难的噩耗。在洛阳江上营建一座桥,连接南北要道,畅通商道,乃时势所趋、众望所归!

蔡襄之前,曾有李宠“甃石作浮桥”,又有泉州开元寺僧人宗已和郡人王实、卢锡又“倡为石桥”,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起,多位有识之士接续为渡口筹建桥梁,但屡遭挫折。直至嘉祐三年(1058年),蔡襄到任泉州太守,积极攻克资金、技术、人力等现实问题,洛阳江上建桥的梦想,最终变成现实。

桥成,远近士农工商,皆欣喜之极。正如史料所载:“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

自从蔡襄营造了洛阳桥,这里便成了中世纪的一座文化地标。世界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每一块石条,都镌刻着中国人的智慧与荣光,每一个桥墩,都撑起中国人的思想脊梁,每一寸石板,都指引着行人回家,或前往实现事业功名的远方!

蔡襄身后,不知多少名人与凡人,轻轻踏过洛阳桥面。

理学大师朱熹,23岁经过洛阳桥,前往同安担任主簿。

状元王十朋从北边来,跨过洛阳桥,到泉州任知州。

大旅行家马可·波罗,从洛阳桥进入泉州这座他眼中的光明城,又从洛阳桥下游不远的后渚港,登船返回故乡威尼斯。

元朝的汪大渊,也一定从洛阳桥出发,于1330年和1337年,两度跟着泉州的庞大船队,游历亚非几十个国家,写下《岛夷志略》。

明代抗倭英雄俞大猷,一生中无数次过洛阳桥而北上南下,直至把浙、闽、粤的倭寇彻底剿灭,才回归故乡洛江。

郑成功一生中多次纵马踏过洛阳桥,最后挥师东渡,收复了被荷兰人侵占38年的宝岛台湾。

明代泉州首富、晋江商人李五,奉献巨资,对洛阳桥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增修加固。

民国传奇高僧、全才的艺术家弘一大师,1928年冬第一次遇见泉州,遇见洛阳桥,从此与一座海丝古城相伴14年,并终老于斯,1942年他写下“悲欣交集”,安详归尘,舍利埋于洛阳桥背对的清源山。

永春籍诗人余光中,半生漂泊海外,耄耋之年回到故乡泉州,最迫切的心愿,就是用颤巍巍的步履,从南向北,又自北而南,丈量洛阳桥的长度,诗人写道:

最后是我,晚归的诗翁

一千零六十步,叠叠重重

想叠上母亲、父亲的脚印

叠上泉州人千年的跫音

但桥上的七亭九塔,桥下

的石墩,墩上累累的牡蛎

怎认得我呢,一个浪子

少小离家,回首已耄耆……

整首诗四十行,每一行诗句,都浓缩了诗人的乡愁,凝聚着游子血比水浓的深情。

洛阳桥成,万古安澜的梦想,照进现实,从此,当地民众和南来北往的客商,渡洛阳江如履平地,再无风涛惊覆之忧。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好啊!近千年来,洛阳桥作为福建沿海南北交通要道的重要节点,不仅成就无数旅人通达远方的梦想,也极大促进了货畅其流、互通有无的市场愿景。

洛阳桥的建成,有效积累了人类在江海间造桥的经验,“筏形基础”“种蛎固基”“浮运架梁”等技艺,此后屡屡应用于安平桥、顺济桥、宁海桥、江东桥等沿海石桥的建造实践中,沉淀着闽人智慧的结晶,成就福建桥梁大省的建设传奇。

洛阳桥的成功建造,极大鼓舞了福建人的造桥信心与激情。宋元之际,福建沿海持续掀起造桥热潮。

龙江桥,曾用名海口桥、龙江古石桥、螺江桥,福州福清市境内的一座桥梁,位于龙江(螺文江)水道之上,是福清境内最长的一座古代石梁桥,也是福建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宋代石梁桥。

宋政和三年(1113年),龙江桥开工建设;宋宣和六年(1124年),龙江桥建成,初名螺江桥;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螺江桥更名为“龙江桥”;2010年,龙江桥进行全面修葺、加固。

安平桥,曾用名五里桥、西桥、安海桥,是泉州市境内连接晋江市和南安市的一座桥梁,世界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安平桥横卧晋江与南安之间的安海湾上,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安平桥竣工投入使用。该桥“以栏楯为周防,绳直砥平,左右若一,隐然玉路,俨然金堤,雄丽坚密,工侔鬼神”,桥墩因应不同水深,别具匠心地采取三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建造形式——水较浅、水流缓慢的水域中采用长方形石墩;较深处则改用单边尖半船形石墩;水最深、水流湍急处采用双头尖形墩。

1237至1241年,漳州人在位于九龙江北溪(柳营江)水道之上,历经4年时间,建造了闽南另一名桥——虎渡桥,也叫龙江桥,俗称江东桥,这是世界最大最重构件的石梁桥,古称“三省通衢”“八闽重镇”,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曾是闽粤、闽湘公路必经之路。

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在木兰溪入海口,连接莆田南北洋平原的宁海湾上,莆田人建成兴化府古代最具知名度的宁海桥。宁海桥继承宋代福建桥式的石墩石梁桥,全长225.7米,宽5.8米,有船形墩14座,高10米15孔,桥面用75块长13米、厚1.2米的巨石敷设。两旁扶栏、望柱头上刻有姿态不一的石雕。桥中段两侧置方形小佛塔两座。桥南北原有高约3米的明代石雕武士像四尊,今只存两尊。宁海古桥横架于木兰溪上,不仅仅是兴化平原上的一处重要交通管钥,它还是一座无字碑,见证了一段不容磨灭的建筑跟人文历史,既方便了交通,更促进了两岸的文化发达和经济繁荣。1961年5月,宁海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宁海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桥飞跨,天堑变通途,怒涛化安澜。中国是多山多河多海域的国度,山河交错,江海相连,地形十分复杂,欲畅交通,必须造桥。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漫漫历程中,中国人学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针对具体地形地貌,掌握了各种各样的造桥工艺和技巧,如梁式石桥、拱桥、贯木廊桥、独木桥、悬索桥等既实用又具审美功能的桥梁,几千年来,全国所建桥梁达万座以上,是世界第一桥梁大国。

桥之通,不仅带来物流通,还使人心相通。一桥飞架,令生活在不同地理空间的人,打破自然的阻隔,交往更便捷更频繁,相互间的了解理解也更深刻,感情的纽带联得更加紧密。

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视角,桥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显然颇为直接。飞越杭州湾的跨海大桥,雄卧于零丁洋上的港珠澳大桥,英国横跨泰晤士河的伦敦塔桥,美国旧金山越过金门海峡的金门桥,都是旷世奇观。那一道道桥影,使此岸通往彼岸从偶然变成必然,使人类生活空间从局限一隅到趋于无限,使心灵的高蹈摆脱地理限制,飞向自由之境……

位于洛阳桥中亭的海内第一桥展示馆

“万古安澜”宋代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