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阳县高寨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和生态优势两大资源,在突出典型引领、提高再生能力、创新传承方式、丰富宣传载体等方面发力,擦亮民族文化“名片”,不断夯实文旅融合发展基础。
突出典型引领,让民族文化“有动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力做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新示范项目、提升一批民族传统手工业等“六个一批”专项行动。立足实际,建立民族文化传承人和项目档案库。成功申报蜡染刺绣、苗族舞蹈等6个非遗项目,评选申报最美绣娘和非遗传承人19名。引进2个企业,培树6户种植大户,大力发展林下太子参、黄连等中药材产业1000余亩。积极申报民宗、妇联等各级项目资金32万元扶持非遗合作社3个,创作出围巾、服饰等旅游商品,带动就业60余人,营收30余万元,增强民族文化发展动力。
提高再生能力,让民族文化“有活力”。积极创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寨1个、省级民族团结示范学校2所,通过学校将芦笙歌舞、蜡染刺绣等项目授课内容衔接,增强青少年保护民族文化意识。采取“聘请非遗专家讲+鼓励本地人才带”的方式,加强群众性文艺辅导,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组织创作编排《千年的蒲窝八寨》《薅苞谷的苗阿妹》等文艺节目10余个;近年来,开展非遗技能竞赛及培训10余次,开展非遗文化进村庄、进校园等培训活动20余次,参与人员达500人次,参加展演展示等活动50场次,激发传统民族文化活力。
丰富宣传载体,让民族文化“有引力”。抓住互联网发展红利,充分利用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创建高寨乡记者站腾讯视频号、“神奇高寨·醉美苗乡”抖音号等平台,发布高寨乡文旅宣传视频80余条,获省、市、县各级媒体发布旅游推荐视频30余条,观看和点赞量超过20余万次,推动高寨风车云海、斗牛节、篝火晚会等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出圈,吸引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组建一支20余名摄影爱好者宣传队伍,全方位、多角度拓宽文旅融合发展宣传渠道,发出民族团结进步的好声音。
创新传承方式,让民族文化“有魅力”。持续打造“民族文化+文艺活动”特色品牌,近年来开展芦笙歌舞、风车音乐会、斗牛节等活动10余场次,吸引游客2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100万元,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文艺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同时,先后引进贵州野录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贵州新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云端末遮民宿)在牌坊村投资2000余万元,盘活改造高、中、低端各档次民宿25栋,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预计全年可带动村集体增收5万元,带动了当地农户人均务工增收2万元。
冯成丽 姜骄炜
编辑 罗昌
二审 李中迪
三审 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