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曙月、昭明夕照、栖林烟雨……福鼎的千年古寺都有一个共同点

旅游攻略 7 0

宋代的沈括写过一本《梦溪笔谈》,其中有载这么一段:“度支员外郎宋迪是高手,最善画平远山水画,其得意的山水画作品有八幅,谓之八景”。此后,历代各地文人骚客仿“八景”风雅,纷纷包装出本地的八景版本。各地的“八景”基本代表了一方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地处闽东的福鼎也有“桐城八景”的说法,下面这幅山水画就是其中一景,名为“莲峰曙月”(也作莲花曙月):莲峰山天色微亮,月朗星稀,山头上的资国寺如莲中蓬蕊,清晨的寂静祥和中,法钟鸣声悠悠,梵音阵阵……此情此景也是别有意境。

自古以来,闽东民间佛教信仰氛围浓厚,福鼎如资国寺这样的千年古刹就有数座。桐城八景中所描绘的昭明夕照、栖林烟雨等也都和古寺有关。只不过要实景体验这些情景除了要选对时间前往外,可能还要稍微费点体力,因为这些寺庙多半都在山间甚至山顶上。

民国时期与当下的资国寺对比

不止是福鼎,人们印象中很多全国很多有名的寺庙道场都和名山紧密相关,比如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弥勒佛的道场梵净山等等。寺庙多建在山上,这是为什么呢?

寺庙建在山上的主要目的是登高远望,出家人好环境中修行,一是对佛、菩萨的尊敬;二他们认为比较方便迎接佛和菩萨们降临;三是寺庙建在山上远离世俗,会比较清静,利于静修;另外,还能使广大信士登入空门,引其入胜,有开阔思想的作用。

在佛教的诞生地古印度,包括佛陀在内的比丘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远离世俗的山间丛林中修行的;每年雨季,他们甚至完全在丛林中度过所谓的“歇夏”期。因此,佛教寺庙就有了另一别称叫做“丛林”,把寺庙道场建在林木相伴的山间也是佛教的传统。

一般真正修行的寺庙,会建立在藏风聚气的山腰。中国古人兴土木比较注重风水,人们认为,类似山腰这种地脉运行中聚集生气的地方更有利于修行。当然,地气好的地方并不一定只存在于山中,在平原地区也可以找到,所以也并非所有寺庙都建在山里。

将寺庙建在高处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考验信众的虔诚度。真心向佛的善男信女们并不在乎山高路远,历经一番辛苦拜佛祈愿恰恰表明自己的心诚,有道是“心诚则灵”嘛!

当下是全民旅游时代,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很多寺庙也连同所在的青山绿水一起成为了旅游景区的一部分。寺院本身是解放心灵的场所,而旅游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舒缓放松身心的方式,如果能在旅游过程中爬爬山、体验体验佛教文化,对于长期生活在节奏快、压力大都市人群来说,也确实是一种健康有益的事情。


标签: 夕照 福鼎 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