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跨界养老,能否解锁“银发经济”新密码?

旅游资讯 11 0

随着2023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接近3亿大关,中国正式迈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的门槛。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人口结构的变化,更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性。在众多行业中,酒店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试图通过转型寻找新的增长点。

面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国内多家知名酒店集团纷纷布局养老业务,探索“酒店+养老”的新模式。希尔顿、首旅、绿地、君澜等酒店品牌早已在这一领域迈出步伐,通过推出针对性的老年客群活动和服务,试图在养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例如,希尔顿酒店集团推出了老年同学会套餐、“夕阳红”包价游等,与周边社区、老年大学等合作,为老年游客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与此同时,云南、海南等地的部分酒店和民宿也尝试为银发人群提供候鸟旅居服务,满足他们冬季避寒、夏季避暑的需求。据相关机构测算,国内康养酒店的市场规模有望在2024年达到约1100亿元,显示出养老市场的巨大潜力。

然而,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国内老年人养老康养酒店市场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市场的新需求与酒店的供给之间存在错位,尚未形成有效的共振。目前,市场上的养老酒店更多只是酒店业在淡季或多元化经营方面的尝试,距离真正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麦肯锡发布的《2024中国消费趋势调研》报告显示,老年群体已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银发族作为酒旅市场的新兴力量,其消费潜力和市场价值日益凸显。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达到12万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

然而,想要在这片蓝海中分得一杯羹并不容易。银发群体的需求个性多元且分散,高效连锁化运营难度大。同时,养老服务是体验式服务,良好的环境和持续的服务是决定老人们是否会长期入住的关键。如何在保持高入住率的同时,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对养老型酒店来说是一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酒店业需要深入了解老年人的需求,进行适老化改造,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例如,配套齐全的设施、全年无需排队等候的拎包入住服务、快速的医疗应急响应以及长住价格优惠等,都是老年人选择养老酒店时关注的重点。

酒店业还需要耐得住寂寞,进行长期投入。养老服务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培养的市场,不能急于求成。只有真正“适老”且“懂老”的酒店,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享受到“银发经济”带来的红利。

在当前中国花钱养老观念尚未普及、养老社会支付问题仍未解决的前提下,酒店转型探索养老康养市场更需谨慎。通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进行适老化改造和提供优质服务,酒店业有望在养老市场中找到新的增长点,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养老服务。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深入发展,养老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酒店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也有能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未来,期待更多酒店品牌能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推动中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