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送王船”:合作保护非遗的典范

旅游资讯 8 0

作者:耿羽 陈耕(分别系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厦门市闽南文化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送王船”民俗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共同的文化遗产。2020年,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国家联合申报成功的首个项目。中马“送王船”是国际合作保护非遗的典范案例,是推动世界海洋文化发展的成功探索和实践。2024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双方持续以“送王船”为纽带,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明互鉴。

“送王船”习俗呈现了人类与海洋的持续性关系,是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文化事项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送王船习俗由海而生、向海而去,形成于15-16世纪的福建沿海地区,又称“祭王船”“烧王船”“贡王”等。福建沿海许多民众信奉“代天巡狩”的王爷,王爷受上天委派定期赴人间各地巡查,保境安民、济困解危、护航庇佑、扬善除恶,民众时常在海边举行迎王爷、送王爷的王船仪式。“送王船”的仪式流程包括卜选、造船、竖灯篙、请王、祀王、王醮、游境、普度、送王等,表达了民众祈求航海平安、幸福吉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增强了航海人克服海上困难的信心,展现了航海人敢拼会赢和勇于开拓的精神面貌。“送王船”由当地相关社区的宫庙或祠堂在季风时节组织举办,有的每年举办一次,有的三四年举办一次,也有的十几年举办一次。

民俗文化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送王船”与其他文化元素有机关联并相互促进,它集合了神明信仰、阵头表演、戏曲表演、民间文学、祭品祭器、民间建筑艺术等多种文化元素,仅阵头表演,一次活动往往就有蜈蚣阁、舞龙队、舞狮队、宋江阵、潮汕英歌舞队等20多个阵头。“送王船”习俗在2005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在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送王船”习俗展现了中马两国人民历史悠久的文化渊源,是中华文化在海丝共建国家传播交融的生动例证。文化习俗漂洋过海,往往既体现祖地文化根脉,又通过“在地化”吸收当地特色融入当地环境。17-20世纪,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送王船”民俗逐步传播到东南亚地区。福建沿海民众离家迁徙闯荡时,往往会进行“分炉”或“分香”,即携带家乡宫庙香炉中的一小袋香灰,作为海上漂泊时的护身符。平安到达目的地后,他们将香灰供奉起来,等条件成熟时,同乡民众一起筹建宫庙,在异国他乡供奉原乡的神祇,这些宫庙承载着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也成为凝聚团结当地华人的媒介,更成为连接各国各地区民众友好交往的纽带。

“送王船”民俗随着移民来到东南亚,在当地被称为“王舡巡游”或“王船祭”。以马来西亚马六甲地区为例,当地华人信奉祭祀朱、温、池、李、白“五府王爷”,这些王爷庙宇多是华人移民所建,如池王爷勇全殿的祖庙是厦门翔安马巷池王宫元威殿。各庙宇由华人移民和峇峇娘惹参与管理,每年元宵节都会联合举行五位王爷的绕境游行,并不定期开展“送王船”活动。马六甲最早的“送王船”可追溯至19世纪50年代,其“送王船”仪式甚至建造王船的技艺,都与福建相关民俗非常相似,一脉相承。

马来西亚的砂拉越、槟城、柔佛州,乃至印度尼西亚的峇眼亚庇镇等地,也都热衷于开展送王船活动。除了华人移民、峇峇娘惹,许多马来裔、印度裔民众乃至外国游客也都参与到迎送活动队伍中,“送王船”民俗在异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被各个族群所认同和喜爱,体现了民心相通和文化融合。因为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受众基础,“王舡巡境”于2013年被列入马来西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马联合申遗,共同推进着非遗文化的社区参与和活态实践,是跨国文化保护的成功范本。联合申遗是中马两国人民在友好交往过程中水到渠成的成果,同时证明了“社区民间推动,城市为主实施,政府联合主导”模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2015年,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与马来西亚侨生(峇峇娘惹)公会结为友好协会,中方在参访马来西亚期间,获知当地勇全殿是马来西亚“王舡巡境”的传习单位,并发现两地“送王船”的仪式实践如出一辙,同属一脉,又已分别被列入中马两国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由此,双方萌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联合申报的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高度重视“社区参与”的必要性,非遗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社区成员激发非遗传承活力,非遗又进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2016-2019年,中马双方多次组织相关宫庙、宗祠等社区代表,参加对方的“送王船”活动,交流传承经验,共商保护策略。马来西亚勇全殿派人员到中国祖庙进香,并先后与厦门吕厝华藏庵、漳州旧桥进发宫签订友好宫庙协议。联合申遗,不仅是对既有文化的静态展示,更是在交流互动过程中丰富着彼此的文化内涵。在中马两国官方大力支持和民间组织积极配合下,2020年中马联合申遗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高度评价,“该项目被列入名录,将成为各国人民对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担跨境保护责任的范例”。

联合申遗成功,并非一劳永逸的终点,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中马送王船协同保护工作组”制定了《中国-马来西亚送王船联合保护行动纲要》,协同两国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进一步推进该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并将双方联合保护行动和各项保护措施落实到位。中马以“送王船”为纽带,继续巩固并拓展社区参与机制,推动双方相关代表性社区以及宫庙、宗祠、班社等群体共建结对保护工作网络,完善双方数字化建档并搭建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平台,加强“送王船”传承交流中心、“送王船”展示馆等传习基础设施,推动双方师徒相互授艺,支持王船制作、纸扎、彩绘等相关非遗技艺传承人的互动交流。

中马以“送王船”为范例,继续扩大非遗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加强“青草药”“珠绣”“锡雕”“保生大帝”“福德(拿督公)”等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经验交流,同时,培育闽南-南洋文旅融合新业态,推动在厦门建立“峇峇娘惹文化之窗”,传播传统服饰“卡峇雅”、传统诗歌“班顿”、传统歌谣吟诵艺术“咚当撒央”等马方非遗项目,同时依托马六甲闽南书院,带动闽南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让双方非遗保护实践融入本地可持续旅游的新场景、新业态。

从共同“申遗”递进到共同“履约”,中马两国持续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交流对话。2024年12月,中马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履约报告》。“送王船”联合申遗和保护,构建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民心相通平台,为两国非遗保护、民间合作、文化交流、经贸往来作出积极贡献,呈现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之光。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05日 13版)

标签: 马六甲 阵头 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