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多业态融合发展 打造文旅“新亮点”

旅游资讯 6 0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着力发挥资源优势,探索“旅游+”发展路子,依托“阿细跳月的故乡”民族文化品牌、可邑小镇及锦屏山风景区24A特色景区等优势资源,推动文、体、农、旅“四个融合”,打响“月亮小镇·遇见西三”乡村旅游名片。弥勒市西三镇先后荣获“全国文体之乡”“云南省旅游名镇”等称号。2023年,全镇旅游总人数达16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2037.5万元。

“旅游+民族文化”融合共生。按照“把乡村变为艺术空间,让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理念,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创新旅游产品、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推动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发挥“乡土专家”优势、引进“文人名家”、打造“实训之家”工作举措,为弥勒市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打造“1+3”定向培育机制,积极挖掘、吸纳、培育彝族阿细非遗传承人,全镇共培育非遗文化传承人55名,师带徒培育后备人才165名。围绕民族歌舞、民族刺绣两大文化载体,构建“一室、两团、四业”发展平台。招引中国文化艺术领域著名诗人海男、叶德庆与西三镇签约文化振兴工程项目,打造文艺人才集聚、文学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村”。依托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农耕文化,植入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体验式、互动式产业带来丰富旅游业态。

“旅游+传统体育”焕发活力。按照有效将传统体育融入旅游业的理念,依托彝族阿细人酷爱传统摔跤、篮球运动的良好氛围,大力实施“体育+”行动,通过完善体育设施、举办体育活动、打造品牌赛事三项举措,使民俗传统体育成为乡村旅游的“火热引爆点”。弥勒西三以集镇为中心,推动构建覆盖“镇、区、村”三级体育场地,其中涵盖斗牛场、摔跤场以及60个村级现代体育场地。植入马帮马场、越野自行车赛道、真人CS及户外拓展训练区等新业态。结合传统节日、民族节庆、周末假日等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甘思咪哚”民族传统体育联赛、阿细跳月民族节等民族体育文化活动,现已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年年有新意”模式。结合祭火节、密枝节、火把节、跳月节等民族节日,着力打造阿细跳月火把节、民族摔跤大赛、阿细斗牛比赛“三大”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品牌,形成旅游品牌影响力。

“旅游+农业产业”共同发展。按照围绕乡村旅游产业业态,着力挖掘农田、农产品、农家资源潜在价值的理念,弥勒西三大力实施乡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行动,开发田园综合体、旅游伴手礼、民宿农家乐等农旅融合业态。按照生态为基、产业联动、文旅农旅融合发展的理念,打造出了溪谷里田园景观、法依哨麦田景观、马缨花山、蚂蚁“嗫嘚崃”谷、戈西密枝林等旅游网红打卡点,让田园变公园、农村变景区。依托“土特产”资源,围绕西三果蔬、佛香、彝族服装及土蜂蜜等农特产品,创立“阿细优品”特色品牌,打造“月亮小镇游礼”系列特色文旅商品,以“旅游+”提升农特产品经济价值。建设“旅居养老+乡村文旅”综合体,大力发展乡村庭院经济、体验经济,打造“春夏·秋冬”民宿品牌;积极招引民宿企业依托老村、老屋打造现实版“有风的小院”,将农民培育成为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实现就业、创业增收。截至目前,全镇共开发农家乐40余家、民宿客栈3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