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冰雪热经济,看四川如何发力冰雪“万亿赛道”

旅游资讯 8 0

后冬奥时代,中国的冰雪旅游持续走热,推动多地冬季旅游华丽转身,从淡季转为旺季。“冷冰雪”被赋予新的活力,成为点燃“热经济”的强劲引擎之一。

以四川为代表的南方省份,近年来深耕“冰雪赛道”,涌现出一大批独具特色的冰雪消费场景与服务,赋能文体旅商等多个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悄然改变着中国的“冰雪版图”。

12月7日,为进一步推动四川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优质产业资源,一场以“赏蜀山冰雪•享攀西暖阳”为主题的2024四川省冬季旅游启动仪式在“童话世界”——阿坝州九寨沟风景区举行,也同时拉开了“冬游四川消费季”的序幕。

这场高能级、高关注的文旅盛会,汇聚起四川重要的政府决策者、全国冰雪产业的领军者以及包括四川非遗宣传推广大使李子柒、凉山籍歌手海来阿木、甘孜文旅局长刘洪在内的文旅名人为四川文旅助力。

活动现场,“冬游四川”新产品、新线路、新玩法逐一“解锁”,涵盖重点滑雪场、特色温泉、重点旅游度假区等7大类优质冬季旅游产品以及17项文旅主题活动。

九寨沟景区树正群海一角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谢陶 摄

与此同时,四川还以“真金白银”的政策激活消费潜力,重磅发放“冬游四川”文旅消费大礼包——拟投入资金共计1.5亿元;联动全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推出10万张免费门票。

其覆盖的消费场景之广,其“宠粉”的力度之大,折射出四川这一“南方冰雪旅游首选地”发力冰雪经济“万亿赛道”的决心与诚意。

独特资源禀赋:全川拥有近50个冰雪观光旅游景区

四川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是全球低纬度冰雪观光旅游资源最富集、中国南方最适宜冰雪运动旅游的地区。近年,在北方冰雪旅游爆火的同时,拥有独特资源禀赋及“暖雪”优势的四川,迅速成为了大众喜爱,尤其是南方游客喜爱的赏雪、玩雪、滑雪“胜地”。

美团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东、四川、黑龙江是冰雪运动搜索热度最高的五大地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初的雪季,四川共拥有冰雪观光旅游景区47个、滑雪场17家、旱雪场5家、冰场12家。其中有5个冰雪运动项目获评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分别是成都西岭雪山滑雪场、阿坝州九鼎山国际高山滑雪场、绵阳九皇山滑雪场、广元曾家山滑雪场和四姑娘山。

阿坝州九鼎山国际高山滑雪场 图片来源:太子岭滑雪场公众号

正是凭借独特的自然及人文优势,四川近年加速打造了一大批冰雪观光旅游场景。从四川版图来看,主要分布于川西北高原、川东北的秦巴山区,以及环成都片区海拔较高的西岭雪山、瓦屋山、王岗坪等地。这些独特的资源禀赋,为四川发力“冰雪赛道”提供了足够的底气与差异化竞争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四川还大力推动成都、乐山、阿坝、广元、达州等地作为主要节点入选文旅部“2023—2024全国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

“近年来,四川多措并举,持续打造‘赏蜀山冰雪·享攀西暖阳’冬季旅游主题品牌,推出系列‘冬游四川’优惠政策和产品线路,促进冰雪旅游、温泉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合业态转型升级,切实推动四川冬季旅游热起来、旺起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目前四川冰雪游基本都与休闲游相结合。四川温泉资源丰富,这两年‘赏雪+温泉’业态做得不错。可以说,在四川,冰雪游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旅游元素,未来会继续往融合与创新方向发展,”谈及四川冰雪旅游的发展趋势,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周伟指出。

西岭雪山 图片来源:微博@西岭雪山景区

以西岭雪山为例,作为成都市的冰雪旅游名片,拥有全国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称号,年均雪季长达5个月,是南方滑雪爱好者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记者观察到,近年西岭雪山景区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多元联动的原则,充分利用西岭雪山“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大熊猫国家公园”和5364米成都平原最高海拔唯一性的独特优势,构建起“旅游+度假+运动+教育+康养”的全新消费场景。

无论是星空音乐会、山间营地还是公路集市,这些活动都打破了季节限制,极大丰富了西岭雪山的夏季旅游产品,改变了人们对“滑雪胜地只能冬季旅游”的固有印象。

引领消费趋势:从“冬季火爆”向“四季长青”转变

《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2024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超过3.85亿人次,预计今年冰雪季,这一数据有望突破5亿人次。

刚过去的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更是推动各地因地制宜深耕“冰雪+”,持续激发冰雪消费的活力与潜力,让万亿冰雪市场“燃起来”。

在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看来,“我国目前正处于由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冰雪相关消费处于上升期,属于消费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关注到,在“冰雪热”之下,拥有独特资源禀赋的四川,瞄准前沿的消费趋势,不断拓展着“冰雪消费场景”的边界,推动多个景区及项目从“冬季火爆”向“四季长青”转变。

达古冰川景区 图片来源:达古冰川公众号

无论是接待量突破百万大关的毕棚沟景区、在2023冬季实现收入、人次双增长,达到历史最高峰值的达古冰川景区、还是创建起“全时、全域、全景”产品体系的西岭雪山景区,以及每年吸引大量攀冰爱好者和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四姑娘山攀冰节,这些重点景区及项目无疑是四川“冰雪版图”不断向着纵深化、融合化发展的集中缩影。

四川冰雪产业加速发展,其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场景层次也更加丰富,成为了全国冰雪消费重要的“风向标”之一。其中,旱雪运动更是独树一帜。

以目前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旱雪场——新都尖锋四季旱雪场为例,不仅能为国际国内专业冰雪队伍提供反季节冰雪训练,还承接了全国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气垫大跳台青年锦标赛等赛事,知名运动员谷爱凌、苏翊鸣等多次来到此封闭训练。

一名运动员在成都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训练 图片来源:新华社

尖锋四季滑雪场负责人张林霞介绍,滑雪初学者把这个几乎全年无休的四季滑雪场比喻为“驾校”,在真正“上冰”之前,以青少年为主的爱好者们通常会选择来此练习。“旱雪正逐步成为四川冰雪运动的一大地域特色,使滑雪运动逐步从小众化向大众化延伸。”

谈及如何才能实现从“冬季火爆”向“四季长青”转变,世界研学旅游组织执行主席、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杨振之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各地在发展冰雪经济时还要注重与其他活动融合互动发展,强化冰雪旅游和体育赛事、文化节庆及美食的结合,注重观光旅游和深度体验的融合发展,延长冰雪旅游产业链。”

作为资深业者,杨振之深度参与了四川新晋冰雪游胜地——王岗坪风景区的打造。在他看来,目前有很多雪场打造融合性的冰雪旅游产品,提供面向不同人群的“滑雪+度假”产品。“唯有真正提升服务的精细化、标准化程度,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和消费环境,才能持续引领消费趋势。”

景区大坪实景拍摄 图片来源:王岗坪景区公众号赋能产业升级:不断延伸冰雪产业链条

2023年我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为89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万亿元。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时期体育决策咨询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王雪莉分析指出,“冰雪经济既包含冰雪装备等制造业,也包括冰雪旅游等服务业和融合性业态,同时还有冰雪文化的传承。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的全产业链发展,有利于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目前已形成15类冰雪装备器材产品体系,基本实现了从头到脚、从个人到场地、从竞技竞赛到大众运动的全产业链冰雪装备器材。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约300家增长到2023年的900家左右。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佘伟珍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冰雪装备器材领域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21家。同时,吉林、黑龙江、河北、福建、山东、广东等地,已经形成冰雪场地设施装备、竞赛装备、大众运动装备、竞技竞赛服装、冰雪休闲装备等产业集群。”

瓦屋山景区 游客体验玩雪的无穷乐趣 图片来源:瓦屋山景区公众号

显然,不断延伸冰雪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链韧性与活力,是未来四川冰雪经济持续火的关键所在。

记者观察到,近年来四川通过培育引进冰雪产业龙头企业、加快企业融资渠道等方式,冰雪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从运动服饰到专业装备、运动培训,从冰雪旅游到研学体验、休闲度假,四川的冰雪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为赋能消费,实现产业升级转型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2022年,世界冰壶巡回赛(WCT)亚太总部就正式入驻了成都新都区,表示将利用其全球影响力和深厚的冰雪运动资源优势,以成都为中心,在中国和亚太地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汇聚更加优质的冰雪产业链资源。

与此同时,聚焦做大做强冰雪产业链,丰富多元业态,四川近年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

四川先后出台的《四川省冬季旅游发展愿景暨四川省发展冬季旅游三年行动计划》《四川省冰雪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提出大力培育发展融滑雪、登山、徒步、自驾、露营、非遗体验、冰雪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现代冰雪旅游产品体系。

与此同时,四川持续办好冰雪和温泉旅游节、全民健身冰雪季等活动,并支持有条件的市(州)开展冰雪旅游消费季、攀冰节等主题活动。

为推动冰雪旅游产业链升级发展,四川也在金融、财税等政策层面,为经营主体提供支持。

以雅安市为例,当地明确,包括滑雪在内的体旅融合发展项目,单个项目投资额达200万元以上的,经主管部门确认后,将给予符合条件的经营企业一次性奖补1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标签: 四川 冰雪 冷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