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统筹 应芳娟 执笔 李凤姣 李蜀晗 陈青霞
建筑是岁月的痕迹,是凝固的历史,也是现代文明同历史对话的窗口。浙江古建保护历经四十载春秋,从理论探索到落地实践,从浙江经验到中国经验,以“大鹏冲天”之势,以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逐步成长为中国古建保护的蓝天一柱,以百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呵护着全国十分之一的文物古迹。值此浙江古建保护发展40周年之际,浙江古建人将继续秉承“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理念,砥砺前行,构筑历史文物保护新图景。
回眸 四十载温情守护
十年一大步,一步一台阶。浙江古建用40年的时间回答了文物保护与传承的时代命题。
第一个十年,浙江古建保护的发轫之时,面临着人才短缺、技术匮乏等挑战,众多文物建筑亟待抢救。古建维修技术中心(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前身)应运而生,开启浙江古建保护新篇章。而后,国家文物局派遣专家驻地指导,联合院校培育人才,显著提升浙江文物保护的专业水平。
第二个十年,浙江孜孜以求,形成古建保护的浙江经验,将视野扩展至全国乃至世界。在总结兰溪诸葛村、长乐村古建保护经验的同时,积极参与国家文物保护事务。
第三个十年,是多元拓展、首创相融的十年,浙江积极投入实践创新、参与文物震灾抢救工作,逐步成为全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坚力量。
第四个十年,浙江积极推动“拯救老屋”“老屋复兴”项目,采取“先试先行”策略,充分展示浙江别具一格的乡土文化。
深耕 文物保护脉搏不息
如何循着历史的脉络,找寻文明的根源,绘就文化保护的新画卷?浙江古建始终坚持将科学研究作为古建保护实践的核心准则,系统谋划科研向实践的转化融合,助推行业标准化建设与精准管理,为古建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目前,浙江省已完成千余项文化遗产相关的设计任务以及多项科研、标准的研究编制工作,为全国古建保护提供行业引领和浙江示范。
“聚焦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博资源活化转化,抓住战略机遇,不断挖掘专业潜力,继续推动传承创新,抓重大、做引领、树标杆。”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林亮表示,要着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持续深化“东坡行旅”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助力产业矩阵拓展和文化IP品牌建设,推进文旅综合体、影视作品、数字文化应用、元宇宙场景等打造。在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持续开展多样态实践,创新延展农商文旅融合产业化协同,打通从“拯救老屋”到乡村、历史城镇街区老屋全面复兴的共富之路。
求新 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从优化石质文物、文物建筑、遗址等勘察、修复技术,到搭建文物建筑基因库、数字化应用平台。浙江古建保护持续强化技术投入与研发,助推技术革新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寻求文物保护的创新突破。
在浙江古建保护40年研讨会上,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依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全国古建保护的深厚积累和东南大学的学术科研视角,浙江古建将积极探索解决东南地区高温高湿等复杂环境下文物保护难题的有效途径,以科技赋能与全产业链建构,实现多方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浙江古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探索文物保护的新领域和新方法,为高水平建设文化强省而倾注心力,坚定走向浙江古建保护事业的下一个辉煌四十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