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旅游成为大众消费的热门方式,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但当前的文化旅游产业存在产品同质化、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质态,它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路径有所不同,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典型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其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培育新质生产力,可以使文化旅游产业在产品开发、产品升级、产品营销、产品服务等方面实现创新,进而有效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重要性探讨
培育新质生产力,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等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首先,提升旅游体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可以实现文化旅游的创新,为旅客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使其深刻理解文化元素的内涵,促使文化与游客生活产生更多互动。而绿色科技可打造出更加生态、环保的旅游环境,提高旅客的舒适度与体验感。如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电,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采用雨水收集和废水处理系统,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广电动观光车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方式,可减少碳排放;使用环保建材和节能设备,则可降低能源消耗。
其次,引领文化旅游产业从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逐步转向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深度体验游、休闲度假游等新型旅游。这种转变不仅能够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还能显著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附加值,使其更具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培育新质生产力,还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例如,通过科技手段,可以将文化旅游与教育、健康、体育等产业相结合,形成跨界融合的新业态。
最后,有效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在各行各业激烈竞争的今天,培育新质生产力,可有效提高文化旅游企业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助力其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创新路径
要想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就必须了解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营销推广、文旅企业管理、产品创新、旅游交通出行、产业协同等方面。
在文化旅游产品的营销推广方面,可以借助相关官方网站、自媒体达人分享及众多的短视频、直播平台等,利用大数据搜集信息,分析游客偏好,将文化旅游项目进行精准推送,从而实现精准营销,提升营销转化率。例如,可利用一站式旅游网络平台向受众展示旅游景区的特色项目、美食、优惠活动等,吸引顾客;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客服,搜集游客常见的问题进行答疑,快速解决游客问题。
在文旅企业的管理方面,可运用数字化管理系统降低文旅企业的投资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例如,采用智能订票系统让游客轻松获取景区信息;使用智能客房管理简化入住和退房流程,减少人力开支;运用智能交通系统为游客规划更优线路,提供多种交通选项,节省时间,提升旅行体验等。
在产品创新方面,可以开发科技融合型产品、绿色生态型产品及文化创意型产品等,满足游客多样化产品需求。例如,将VR技术用于打造沉浸式的历史场景,重现历史文化故事,让游客获得沉浸式的中国文化体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导游系统,根据游客的兴趣、时间和位置,使用不同的语音,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讲解。
在服务升级方面,可以在景区、酒店等场所广泛设置智能服务终端,提供在线预订、智能导览、电子支付等一站式服务,提升游客整体体验,并在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环节贯彻环保理念,提供环保交通工具,推行绿色餐饮,为游客提供绿色、舒适的旅游服务。
在产业协同方面,文旅产业可以和体育产业合作,开发体育旅游项目,如马拉松赛事旅游等,引导游客在参赛的同时感受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此外,文旅企业、科技企业、金融机构等还可以组成产业联盟,让不同的企业进行资源共享,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具体而言,科技企业可以提供技术支持,金融机构可以提供资金保障,文旅企业则可以负责项目运营等。
前景展望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文化旅游产业将积极拓展自我发展空间,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文旅+”模式。例如,“文旅+科技”的模式可催生数字文旅新业态,“文旅+农业”可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文旅+体育”可助力推出体育旅游新产品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体验,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形成新的行业增长点。其次,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新质生产力将为文化旅游的创意与内容创作带来新工具。例如,AI大模型可快速生成视频、文案等,降低创作成本、提高效率,推动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游客对新鲜、独特体验的需求。
再次,培育新质生产力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在其推动下,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旅游方式,如发展低碳旅游交通、建设绿色酒店等,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最后,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文化旅游将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各国人民间的交流将进一步加深,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传播。(史先华 张涛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