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地处黄河流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相传,尧的农官后稷善种谷物,教民稼穑,被奉为“农神”。而后稷教民稼穑之地,就在运城市稷山县。走进“农神故里”稷山,看看这里如何做足历史文章,擦亮文旅金字招牌。
后稷农神形象经历漫长演变
根据《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后稷,姓姬,名弃,传说是周的始祖,也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始祖。后稷的母亲是有邰氏女,名姜嫄,为帝喾之妃。传说,姜嫄在郊野践巨人足迹而怀孕生下他,以为不吉,先弃之不管,后见其不死,复又抱回抚养,因此起名为“弃”。弃在儿时,就喜种五谷麻菽,长大后,精于农耕。如果说神农氏“尝百草”发明了农业,后稷则推动了农业种植的发展,培育了黍、稷等作物,被尧舜封为农官,使“天下得其利”。
后稷作为农神的形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多阶段演变过程。这一形象的演变,反映出黄河流域远古人类对农耕的依赖和对农神的崇拜。中国神话大多以部族神话为主体,具有地域性和部族的差异性,有各自不同的产生区域和传承范围,后稷则是周未取代商以前的周民族的部族神。《生民》开篇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著名历史学家齐思和先生认为:“周人以稷为始祖,以稷为谷神,以社稷为国家的象征,可见周民族与稷关系的密切。稷是谷名,而周人以为始祖,稷大概是周人的图腾。按古书的记载,稷盛产于西北,周本是西北民族。稷的艺植,可能是始于周民族。”
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被证实
2023年3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一处夏时期遗址考古成果。考古人员在运城稷山东渠遗址发现了大量农业遗存,结合稷山一带“后稷”传说,可能恰是“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的考古学实证。
东渠遗址位于运城市稷山县东渠村北。2021年、2022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先后两次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房址2座、陶窑2座、灰沟1条、灰坑43座,发现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玉器、蚌器等。其中以陶器居多,还发现少量的彩绘陶片。石器有石刀、石铲、石箭镞、石锛等,同时发现大量的石料及石器加工残件。骨器以骨镞为主,包括少量骨铲、骨针、骨簪等。此外,还发现玉钺及残铜刀各一件。
尤为重要的是,除人工制品外,还发现有丰富的动植物遗存,已浮选出炭化植物种子25万粒,仅H46中的一份样品便浮选出粟14050粒。经初步研究,东渠遗址农作物炭化种子有粟、黍、水稻、大豆等,以粟为主。此外,还发现大量的动物骨骼,经初步鉴定有牛、猪、羊等。从出土遗物看,东渠遗址时代为夏时期,性质属东下冯文化。出土大量的动植物遗存表明,东渠先民已掌握了较发达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以种植粟为主,兼营畜牧业的混合农业生产体系。
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崔俊俊介绍,东渠遗址的发掘填补了临汾盆地西部夏文化研究的空白,从遗址规模和出土的陶盉、陶爵、玉钺、铜刀、彩绘陶等遗物来看,应是该区域一处核心聚落。以高领花边双鋬鬲为代表的一类遗存,显示出夏时期晋南地区复杂多样的文化面貌,对展现夏朝历史、研究夏时期晋南地区的文化格局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文化引领擦亮金字招牌
作为后稷故里,稷山县全力做好“后稷”文章。近年来,稷山县坚持推动后稷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推进一二三产绿色循环融合发展,迈出了全方位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建成了国家板枣公园、汾河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板枣生产系统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在高速路口、一级路口建成“丰”字和“稷”字标识,处处彰显后稷文化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稷山后稷农耕文化园还入选了第十批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稷山后稷农耕文化园以稷王庙、后稷农耕文化展览馆和稷山国家板枣公园为载体,展示中国农耕文化起源。稷王庙是我国历代朝拜农耕始祖后稷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式庙宇,其木刻、石雕、玻璃堪称古建“三绝”,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后稷农耕文化展览馆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集中展示了农耕始祖后稷的身世和地位、后稷对中国农业文明的伟大贡献等。稷山国家板枣公园内有全国唯一的“千年万株”板枣古树群,建有“十国大使纪念园”,园区获批为“国家板枣公园”,是山西省唯一的林木专类公园。
如今,文化引领和文化自信,让“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文化名城描绘美好蓝图
每逢假期,稷山国家板枣公园内的“稷山号”旅游观光轨道火车总是游客云集;“童话农夫总动员”亲子乐园总是排起长队;姚村“枣乡人家”明清院小吃街,也吸引了许多食客前来观光旅游、品尝地方名吃。
近年来,稷山县聚焦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做深做细做活文旅融合发展文章。总投资1250万元的稷峰镇苑曲村“汾水人家”文旅综合体项目及姚村“枣乡人家”文旅项目,采取政府引导、农旅融合、市场主导、群众受益的模式,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丰富了文化旅游产业业态,打造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名片;持续推进大佛文化园配套建设工程,重点推进文旅综合体项目,推进圣王山景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城西旅游集聚区,建设汾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精品文化旅游带。
下一步,稷山县将继续发挥丰富的后稷农耕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特优农产品和现代农业,全力加快农文旅融合,为赋能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