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意味着2025年,我们将迎来第一个“非遗版”春节。
长治,底蕴深厚,历史悠久,非遗项目数量居全省前列。其中,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08项。过“非遗年”,长治妥妥的!
话不多说
今天先跟着小编
提前体验一下长治的“非遗年”
[撒花][撒花][撒花]
省级非遗——襄垣花馍
俗话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襄垣花馍技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许多民间艺人的继承和发扬。在襄垣,过年蒸花馍是传统民俗之一。
花馍,亦称“捏面花”,是用面捏成的工艺品。其制作工艺有搓、捻、剪、按、卷等十多道工序,使用的工具包括剪刀、筷子、梳子、竹签等。由于技法独特,因此特别考验制作者的手上功夫。不同的花馍有不同的寓意:寿桃盘寓意福寿绵长;莲花馍寓意花开富贵;抓钱手寓意来年通过勤劳的双手能够多挣钱,创造红火的日子;枣山馍寓意着节节登高、早日出头……精美的花馍不仅象征着吉祥如意,也寄予着人们深厚而美好的情感,为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
省级非遗——沁源剪纸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沁源剪纸属于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沁源剪纸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传统农耕民俗文化的特色,被称为“剪刻”。可分为单色剪纸和多层彩色堆剪工艺剪纸两种形式,具有北方剪纸的淳朴深厚和南方剪纸的秀丽纤细的特点。它是千百年来沁源人民农耕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生存状态的形象描述,也是沁河儿女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的艺术倾吐,更是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画廊里的一枝乡土之花。
省级非遗——武乡顶灯
武乡顶灯是一种古朴而奇特的民间社火形式,2006年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逢年节,顶灯表演者要剃光头发,并在脸部和后脑勺上勾画出脸谱,并头顶碗灯,表演时脖颈以上的部位要求纹丝不动,与头顶的顶灯连为一体。
武乡顶灯所用的道具是日常吃饭用的碗,里面装上沙土、中间插上蜡烛,再把彩色的纸剪出图案来粘贴到碗上,表演时舞者头顶点燃灯碗,双臂在两侧上下摆动,或手插腰间双肩摆动,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形式自由、节奏明快、粗犷刚劲。武乡顶灯具有独有的化妆形式,表演者无论正对或背对观众时,都会露出一幅或威武、或狰狞、或诙谐的面孔。这种表演形式深受群众喜爱。
国家级非遗——潞城晃杠
晃杠表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治市潞城区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晃杠是一种以展示绑扎工艺为主的社火节目。其制作方式为在高三尺、宽二尺、长三尺的长方体箱内装入配重物,外裹彩布,中间竖一根一丈多高的支撑木杆,杆上绑扎悬挂花环圆镜,由下向上一层层依次收缩,顶端插一根硕大的鸡毛掸子。木箱前后横装两根弹性很好的木杠,表演时装饰物呈整体上下起伏抖动,铃铛作响、彩带飞舞、镜光四射,令人眼花缭乱。
国家级非遗——壶关迓鼓
壶关迓鼓,叫“大迓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上党地区颇有影响。
作为一种将鼓乐演奏和舞蹈表演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壶关迓鼓以其韵律多变的锣鼓曲牌,罕见丰富的舞蹈表演,古典另类的着装模式,独特多变的奇异阵法,形成了其非同一般的艺术特征和表演风格,在众多鼓乐形式中可谓独树一帜。它是上党地区打击乐的缩影,更是山西民间鼓乐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国家级非遗——沁源秧歌
沁源秧歌是一种汉族戏曲剧种,在沁源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歌舞小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沁源秧歌产生于晚明时期,兴盛于清代。如今,每逢春节,都会在街头巷尾表演。它主要是反映劳动群众的生产劳动、阶级压迫、社会时政、婚姻爱情,在表现这些内容时,或悲或喜,或叙或感,十分细腻,真切而感人。其基本步伐是秧歌步,也叫十字步或秧歌十字步,这种步伐常常根据歌舞形式及内容不同而有所变换,演出者手持纸扇或腰挂腰鼓边唱边舞。
国家级非遗——平顺独辕四景车赛会
独辕四景车赛会是形成于长治市平顺县并广泛流行于平顺及周边区县独具特色又影响较大的社火活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独辕四景车赛会集音乐、杂技、器乐、表演、绘画等艺术形式为一体,内容丰富、表现多样。赛会的主角“四景车”是民间神话传说中九天玄女的车鸾座驾。所谓“四景”,并不是车本身的四种景致,而是车本身结构有四处巧妙的设计:一是一根独木辕套两头大健牛;二是用一根牛角杆和三个木犋环环相套承驾辕头;三是第二节的主木构架,不用卯不开榫直立在底平板上,用麻绳上下捆扎紧固;四是第二节主木构架上端和第三节主木构架下端相接点,不用卯不开榫,而是四条麻绳上下捆扎固定。赛会期间,十里八乡的百姓、慕名而来的游客,都会涌入,一睹这座巨型“移动式宫殿”的风采。
国家级非遗——沁州三弦书
沁州三弦书,是山西省的传统说唱艺术。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沁州三弦书早期演出时由一人说唱,同时自行以三弦、摔板和小铙伴奏。后来发展出一人为主、多人分行当辅助说唱的群口演出形式,演唱时登台的众人分持三弦、二把和反二把、笛子、四弦、二胡等乐器,边唱边奏。其中承担主要说唱表演任务的人除弹三弦外,还需手打小铙、腿绑摔板。沁州三弦书的唱腔属于板腔体,由“月调”和“平调”两部分组成。沁州三弦书流传至今,影响广泛,是研究历史、学术、艺 术、语言、科技、民俗、人文等的绝佳载体。
省级非遗——沁县元王高跷
高跷秧歌是一项来自劳动人民长期艺术实践并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它集歌、舞、戏等于一体,蕴含着大量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审美情趣、历史信息等。在长治,沁县郭村镇元王村的高跷秧歌颇具代表性,入选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王高跷锣鼓点快,节奏紧,能跳桌子、跳板凳、还能下大叉,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扮相有“三国人物”及戏剧人物。踩法有走八字、穿插队、剪子股、蛇脱皮、正步踩、倒步踩、跳板凳、跳桌子、下八叉、过双桥、骑象等。这种高跷形式对民间舞蹈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国家级非遗——打铁花
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民间传统的烟火,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技术在长治地区得到了传承与发扬。
打铁花表演时,在一处空旷场地搭出六米高的双层花棚,棚上密布新鲜柳枝,上面绑满烟花鞭炮和起货等,棚中间竖立一根六米高的老杆,使花棚总高度达到十米以上。旁边设一熔炉化铁汁,十余名表演者轮番用花棒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到棚上,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铁花又点燃烟花鞭炮,再配上“龙穿花”的表演,场景蔚为壮观,呈现出惊险刺激、喜庆热闹的特点。
国家级非遗——上党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是一种传统民间音乐形式,因演出时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故名八音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上党八音会融合宫廷、庙堂、戏曲和民歌小调四大音乐元素,演奏方式是文场、武场吹打轮番、互为激励、相呼相应、配合默契;演奏内容雅俗共赏、朝野喜闻、歌戏互补;演奏音乐高亢悲壮、激越豪放、热烈火爆、荡气回肠,是珍稀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市级非遗——上党耍牙
“耍牙”与戏曲表演中的变脸、喷火、梢子功、翎子功、水袖功等一样堪称绝技,视觉感极强。它作为上党梆子的代表性绝活,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是上党地区著名的上党梆子社“乐意十万班”首创的。2016年12月,耍牙技艺被列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耍牙”的表现形态非常之狰狞,演员根据剧情变化在口内含獠牙后,要让它动起来、念出来、唱出来,主要技艺是上下翻转,牙随梆子节拍边打边唱,看似容易,练时实难,它所表现的是青面獠牙之形象。它的主要特征就是演员在剧中表现大战受伤后呲牙咧嘴,用青面獠牙之狰狞面目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国家级非遗——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表演形式上,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同时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等多种戏曲声腔,俗称“昆梆罗卷黄”。其音调高亢激昂,旋律优美动听,具有粗犷、健康的农民艺术特色。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上党梆子在众多的地方戏曲中独树一帜,成为山西乃至全国戏曲界的一颗璀璨明珠。
国家级非遗——长子鼓书
长子鼓书是一门说唱相间、以唱为主、且采用长子地区一带方音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是山西省的传统说唱艺术,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子鼓书通常以单人敲击书鼓和简板并自拉二胡伴奏的演出居多,后来也出现有双人或多人分持不同伴奏乐器配合说唱的演出情形。唱腔为板腔体,主要板式有流水板、数板、垛板、悲板等;伴奏乐器除书鼓、简板和二胡外,还有采用竹板、板胡、低胡等的情形。长子鼓书是中国重要曲种之一,有百戏之母之说,艺术价值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