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非遗“点睛”美好生活

旅游资讯 36 0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市民在安阳民俗博物馆学习、体验盘扣制作技艺

非遗“点睛”美好生活

安阳融媒记者 李杉 文/图

12月7日,在安阳民俗博物馆,相州盘扣艺术工作室门前人来人往,有来学艺的,也有来观展的。展示区的一件件盘扣作品精巧别致,令人爱不释手。

盘扣虽小,其制作工艺却较为复杂。通过盘、缝、包、缠等工序,将色彩斑斓的丝线来回穿引、拉实,再配以温润的珠串,一颗颗明丽鲜艳、造型别致的盘扣作品就呈现眼前,吸引着游客尤其是年轻群体前来体验盘扣制作技艺。

王文清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州盘扣制作技艺传承人,长期致力于中华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盘扣艺术创新和研究,在安阳民俗博物馆、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开设有工作室。“博物馆和文旅小镇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我可以专心致志地完成盘扣作品。同时,工作室开在景区里,吸引很多游客学习盘扣技艺,品读非遗之美。”王文清表示,希望更多游客尤其是年轻群体了解盘扣艺术和文化价值,领略传统文化之美,让非遗绽放出新时代的光彩。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非遗进校园则是传承和发展非遗的重要途径。

11月14日,在内黄县马上乡第十一小学,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清木版灯笼画传承人张四清正在给师生们讲解灯笼画的制作过程。色彩鲜艳的灯笼上,一幅幅生动的灯笼画跃然其上,每一笔、每一画都透着匠人的精湛技艺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们纷纷发出由衷的赞叹,与传承人一起体验这一非遗技艺,与古老的文化瑰宝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非遗是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为促进非遗资源活化利用,近年来,我市坚持在功能再生、创意转化、教育传承上下功夫,推动非遗进景区、进街区、进校园,广泛开展民俗展演、非遗体验、节庆旅游系列活动,非遗项目不断融入现代生活、满足当代需求。尤其是我市持续将非遗展示、展演送进大中小学校、社区,让优秀民间艺人进行现场教学,建立非遗阵地、非遗工坊,多渠道培养人才,努力使当地非遗项目后继有人、代代传承。同时,我市加快推进非遗与文旅文创深度融合,引导传承人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开辟文化传承、互动体验新模式、新业态,真正把非遗项目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多彩非遗”扮靓我市文旅市场,“点睛”百姓美好生活。

目前,全市省级非遗阵地达到8个,非遗传承人570多人,非遗保护专家100余名,非遗工坊30个。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开展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申报评审工作,充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名录;持续开展非遗进景区、进街区、进校园活动,适时启动全市非遗市集,以“非遗+文旅”形式推出主题旅游线路,通过互动体验、展示展销让非遗“飞”进百姓家;大力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培育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助力乡村振兴。

标签: 安阳 点睛 王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