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奔腾润北国

旅游资讯 7 0
从湖北十堰丹江口市上空俯瞰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渺,景色壮美。画面右侧为丹江口水库大坝。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12月8日,秋尽冬来,寒风瑟瑟。清晨7点,在丹江口库区,52岁的汉江清漂队队长肖安山带着6名清漂队员,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7年来,他们年出船800余次、清理垃圾上千吨。在清漂队的持续努力和带动下,汉江(郧阳段)库区库面长期保持干净无漂浮物,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持续贡献力量。

奔流不息,万里清渠连沃野;一脉相承,长河北上润万家。截至10月31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68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26个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近1.14亿。

一水通南北

12月6日,大雪节气。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白浪镇寺沟村85岁的汪新发和老伴坐在院子里边晒太阳,边与记者畅聊当年建设丹江口大坝的场景。

“那可是个光荣的事哩!”汪新发告诉记者,当时,工地上人山人海,晚上火把连成几条龙,乡亲们挑着干粮、带着工具,扎进工地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大家都有用不完的劲儿。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开工,揭开了南水北调的序幕。十万群众靠着肩扛、手推、脚跑,将黄土岭填进了滔滔汉江,创造了大坝巍峨、江湖安澜的壮阔图景。

顺着汪新发目光的方向,两公里外,丹江河从陕西而来,一路向南,穿湖北,过河南,进入丹江口水库。之后,掉头北上,走中原,穿黄河,奔涌向北,送往京津冀豫等省市沿线地区的20多座城市,有力改善了北方地区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承载能力。

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玉泉村的团城湖调节池,885米长的明渠内江水清澈,野鸭嬉戏。这里上接西四环暗涵出口闸,下接团城湖下游京密引水渠,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唯一一段输水明渠。

“甘露台的面积为1600平方米,代表生活在北京1.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北京人民对南来之水的感激。”明渠纪念广场以“饮水思源”为主题,除了南水北调纪念碑,守望林、思源碑、丹水池、地上天河、甘露台等处处流淌着“南水情”。丹水池取意于湖北丹江口水库,水池面积约95平方米,代表每年向北方调水95亿立方米;地上天河雕塑长62米,寓意南水北调工程自构想到建成经历62年。

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历史与未来在这里交汇出永恒的使命——“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清流润万家

12月8日,在十堰市郧阳区青山镇万家坪村附近泗河上游,一艘“加压治藻”船正在开展除藻作业。“采用纯物理方式,通过加压使蓝藻破壁、下沉,让其无法聚集在水面进行光合作用以抑制其生长,减少蓝藻繁殖,保证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操作员肖树峰告诉记者。

青山之间,丹江口水库拥万顷碧水。南水北调中线以此为起点,蜿蜒北上。

曾经,郧阳有三宝——苞谷、红薯、龙须草。其中龙须草是造纸材料,那时漫山遍野都是龙须草。为了保证丹江口水库水质优良,郧阳果断关闭造纸厂,龙须草从此由“宝”沦为“草”。同样,黄姜曾是十堰的“黄金产业”,但由于黄姜加工对水质影响非常大,十堰市果断关停了所有黄姜加工企业。

为保护水质,十堰在招商引资时,严把新进项目绿色准入关口,对有破坏环境、高排放、高能耗风险的坚决做到“五个不招”,不断提升产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统计数据显示,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以来,十堰累计关停并转环保不达标企业561家,拒批不符合环保政策的项目145个,拆除丹江口库区养殖网箱18.2万只,5万多名渔民“洗脚上岸”。

千里调水,水质是关键。

“这台藻‘脸’识别自动监测设备,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藻类AI自动监测设备,且首次用于供水安全保障,它让藻类监测数据的获取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20分钟。”在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关西庄泵站,北京市水务局供水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汤潇告诉记者,运用这些监测设备,水厂能够快速获取藻类的变化数据,并及时调整水厂运行工艺,保障市民饮水安全。

“南水”跨越千里,翻山越岭,如何与北京本地水源融为一体至关重要。北京市水务局供水管理处副处长周政告诉记者,“南水”与本地水源融合的“配方”经过多次调整,由初期两成“南水”、八成本地水到现在的七成“南水”、三成本地水。

10年间,北京喝上“南水”的市民从900万增加到1600万,占北京市常住人口七成以上。

逐绿向未来

12月7日中午,刚过11点,北京市海淀区茶棚西路的“丹江渔村·小院”,70间包房和15张卡座已经满座。

“清蒸翘嘴鲌是餐厅的招牌菜,每天要卖出150多条。”餐厅经理李磊介绍,鱼是每天从湖北十堰丹江口市蒿坪镇寺沟村养殖基地用“专车”运来的,条条鲜活。

水是丹江口库区的生命之源,更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产业之源。

过去的丹江口库区水面,曾有着“百万网箱下汉江”的壮观景象:网连网、箱连箱,船在上面得绕着走。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十堰开始清理库汊网箱养殖。2017年底,全市所有网箱全部上岸拆解。

为了帮助上岸渔民谋出路,当地政府组织渔民到山东、江苏等地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试水“岸上养鱼”,探索产业转型。截至目前,十堰市各类设施渔业养殖基地达到100余家,规模达到湖北省的四分之一,水产品产量恢复到禁捕前水平。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十堰肩负着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大政治责任。作为中国商用车之都,汽车是当地的看家产业。十堰除了守住看得见的碧水蓝天,生产线上,也在加速推进绿色转型。目前,十堰已形成以东风商用车、东风华神、东风小康等企业为主的新能源整车制造格局,累计生产逾2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往全球各地。

一泓碧波三千里,川流不息,润泽北方。沿着调水线行走,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引领下,自然、人文、生态之美,共同呈现出一幅美丽、流淌、行进着的中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