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遇见“诗和远方”,北京上千公园六成“无界”

旅游资讯 7 0
在北京,如果每天逛一个公园,要花近3年时间才能逛遍所有公园——拥有1065个公园的北京,是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

冬日,3年前开放的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登上59米高的观景台,一些摄影爱好者手持相机,定格霞光映照下的城市风光。

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坐落于北京市丰台区东南部,规划面积1.6万亩,现已建成近万亩无界公园。昔日的皇家苑囿,正成为首都南部的生态“绿肺”,也成为群众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生活乐园。“公园就在家门口,美景触手可及,幸福近在咫尺。”丰台区槐房社区居民魏英春说。

图源: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官方服务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南苑森林湿地公园里的一处处民生细节,让“人民城市”更加可感可及。

时光回溯,这片区域曾是村镇工厂、批发市场、物流仓储、出租大院的“大杂烩”。2018年,丰台区利用腾退出的土地规划建设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坚持“留白增绿”,创造优良人居环境。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设方案充分吸纳了周边企业、群众的意见建议。”丰台区园林绿化局局长孔媛媛说,经过多年建设,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成为全龄友好公园,男女老少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心头好”。

环境改造,不仅提升了环境,也留住了乡愁记忆。当年,丰台区槐房村改造,村民整体搬迁上楼,原槐房村村址用于“留白增绿”。“我们村的大槐树成了公园一景,我家房后的那棵也在其中。”原住槐房村的宗媛媛说,每次来遛弯,都要到自家的槐树绕一圈。“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品种多,四季各不同,有看头!”

“建设运营公园过程中,我们注重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孔媛媛说。如今,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千亩槐园里,国槐、洋槐、龙爪槐等各种槐树茁壮生长。

水草丰美、鱼虾成群、水鸟游弋……通过人工造林和生态修复提升,公园内的草地、湿地、溪流等相映成趣,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调查显示,公园建设前观测到鸟类40余种,目前已达117种。

不仅有美丽风光,还有丰富业态。如今,在公园内的“1907穿越小站”,市集快闪、美食节、音乐会、艺术展等应有尽有,讲述百年铁路遗址故事,满足游客观展、游览、休闲等需求。公园推动“园景”向“场景”转变,森林书屋、露营基地、儿童运动专区等也成为独具特色的热门打卡地。

开窗见绿,抬脚进园。近年来,北京加快公园建设,“千园之城”不断扩容,同时加快公园拆栏透绿,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中、送到社区旁。截至目前,北京已建设610个口袋公园,完成161个公园的无界改建,62%的公园实现无界融通,全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

快评卢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明显提升老百姓获得感,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刻。”

从城市休闲公园、口袋公园,到小微绿地、村头片林,再到“拆栏透绿”“无界开放”,北京正不断推进百姓身边增绿、即时享绿。

建设美丽城市,要以服务美好生活为旨归。公园绿地在扮靓城市的同时,也是人民群众休闲游憩、亲近自然的生活空间。去年,我国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越来越多公园在草坪区、空闲地、林下空间等划定开放共享区域,更好地满足了群众搭建帐篷、运动健身等户外活动需求。

目前,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2.69%,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5.29平方米。城市与大自然相融,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家门口就能享有“诗和远方”。

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聚焦群众需求、合理安排生态空间,助力城市增绿、生活添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就这样不断提升。

报道来源:《人民日报》2024.12.12 第2版

人民日报记者 潘俊强

版面责编:殷新宇、郭雪岩、张曾

本期责编:刘莉莉、罗彦、王钰涵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