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婧宜
周末,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的文化创意产业街区迎来了显著的人流高峰,旅游巴士与私家车纷至沓来,涌入这座隐匿于翠绿山峦与清澈溪流怀抱中的小型村落,他们的共同目的地是探访乡村博物馆。
2022年,一把“梭”成为一把钥匙,溪口村开启了打造博物馆群的大门。随着这家国内唯一一个以纺梭为主题的乡村博物馆开馆,当地一次次“张榜招贤”,全球招募乡村博物馆合伙人,将溪口村打造成为“乡村博物馆第一村”。如今,溪口村聚集了“一村八馆”,乡村博物馆集群格局初现。
这两年,当地又出台“乡村博物馆+”黄金10条政策,与高校合作,参与制定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地方标准……现在,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山区小村正逐步集聚起越来越多的人气和产业活力。
溪口村一景 百丈镇供图
一把梭开启乡村博物馆大门
自杭州市中心启程,沿着杭长高速一路向西北,就到了百丈镇溪口村。进入溪口村的主干道,一眼就能看到设计感拉满的“传梭博物馆”。
走进传梭博物馆,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行引发无数来访者思考的填空题——“____如梭,一往无前。”大家常说“岁月如梭”,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见过梭。
从织布机上的辅助工具,到印刻乡愁的文化遗存,1500平方米的展馆内陈列着馆长郑芬兰从世界各地“寻宝”来的2.3万多把梭子。这些不同材质、产地、名字的梭,拼凑成一段段故事,把这些故事连起来,就是郑芬兰20余年的“寻梭之旅”。
郑芬兰是浙江省土布纺织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着母亲学习土布纺织技艺的她,长大后便带着这份手艺来到杭州创业,创建“小巷三寻”品牌,并于2019年起在溪口村筹办博物馆,由此也打开了当地妇女致富谋生的新思路。
传梭博物馆所在的这座建筑前身,本是当地的一座废弃厂房。溪口村农文旅负责人陈科文介绍,毛竹作为当地最重要的生态资源,早年是当地人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支柱,曾经村里最多的就是一次性竹筷作坊。这些作坊有的是家庭作坊,有的租用村里的厂房,有的是自己搭建简易工棚。为了运输方便,它们大多沿主干道而建,与周边农房相连,噪声加上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污染问题让村民苦不堪言。
传梭博物馆 百丈镇供图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村里竹筷作坊接连关停,山清水秀的乡村风光回来了,但生计仍需解决。百丈镇党委政府通过改造废弃厂房、盘活闲置民居资源……,很快引得凤来栖。
昔日的废弃厂房,变成为了一座承载着满满故事和记忆的空间。“这些梭凝结着传统织布工艺的智慧,也承载着乡村文化与乡土记忆。”郑芬兰说。
2022年5月26日,郑芬兰和她的2.3万多把梭子在溪口村安了“家”,溪口村第一家乡村博物馆“传梭博物馆”应运而生。展馆的每个部分,都可见展陈的精心之处,山水画镜、如意算盘、心跳之墙、希望之门……通过各种创新陈列的方式,将梭子装饰成了一处处艺术装置,构建了一个个可观、可赏、可打卡的美学空间。
“一直以为村子里的博物馆主要就是展示展示以前的农具,没想到这么丰富!”“这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差啊。”博物馆内,几位访客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各式各样的梭子,听着讲解员讲的故事,连连感叹。
随着“文博热”的升温及政策的有力支持,百丈也找到了方向——打造“村博”文化IP。溪口村凭借坐落在高速口附近的优越地理位置,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理想基地。这两年,曾经主干道两旁的闲置厂房和农房,摇身一变成为充满艺术气息与文化底蕴的文化地标。杭州农历博物馆、蔡志忠文化馆、清廉博物馆、鑫藏修青瓷艺术馆、玩竹博物馆等拔地而起,“一村八馆”的文化空间格局初步形成。
美美与共的乡村博物馆群
10月,杭州农历博物馆被评定为浙江省五星级乡村博物馆。这是溪口村的第二家乡村博物馆,也是国内第一座以农历为主题的乡村博物馆。在这里,你会发现原来农历可以被听到、看到、嗅到,也可以用美感、香感、音感、智感和幻感这五种去感知。
杭州农历博物馆 百丈镇供图
“古人以不同颜色的瓷器来表现春夏秋冬;用模拟风雨雷电声音的古琴,将时令气候弹奏出来;把花朵制作成熏香,将四季的味道留存下来……二十四节气是可听可感的。”杭州农历博物馆内,馆长张放正给前来参观的学生讲解节气文化。作为一座以农历为主题的乡村博物馆,杭州农历博物馆通过吉祥节庆、文创体验等单元,集中展示中国传统历法的文化魅力。
百丈镇文化管家周红丽介绍,溪口村的乡村博物馆采用了“小而精”的建设模式,尽管数量众多,但各馆均各具特色。通过精选的展陈藏品和各“村博”主理人的创新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传梭博物馆执行馆长付梦帆告诉记者,传梭博物馆在文化展示的基础上,开辟了的研学体验空间和地域文创开发销售空间,同时在周边打造了集吃、住一体的配套建设,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蔡志忠文化馆更侧重于文创产业的深度挖掘。馆内二层,工作人员正为下一场直播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宋继中介绍,“蔡志忠老师授权了我们开发一批文创产品,我们线上线下同步售卖,今年以来销售额已经突破1500万元。”
蔡志忠文化馆工作人员正在直播 记者 孙婧宜 摄
尽管各馆特色各异,但亦不乏共性。走进已建成的6家乡村博物馆,不难发现百丈镇与溪口村的独特印记。“每个村落都拥有其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而百丈作为毛竹之乡,在博物馆各个角落里都能找到一些竹元素,并且每座博物馆都不可或缺地展示了与百丈镇紧密相连的历史与文化故事。”周红丽说。
随着“乡村博物馆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各乡村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部分博物馆甚至自发性地形成了研学旅游线路。蔡志忠文化馆馆长宋继中在此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假期来我们研学的孩子太多,展厅都塞不下,所以萌生了和传梭博物馆合作的想法,一起接待,也给孩子们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
优质的“乡村博物馆”资源为当地带来了持续增长的客流量。据统计,截至10月底,村博集群已为百丈镇带动旅游收入超800万元。今年1-10月百丈镇累计接待游客26.7万人次,同比增长7.14%。过夜游客9.74万人次,同比增长21.72%。“村博旅”已是百丈溪口村的乡村文旅新名片。
与此同时,百丈各乡村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也遍地开花。比如,传梭博物馆与双枪科技等上市企业通过跨界融合,推出的合作款筷子礼盒年销售额超100万元;农历博物馆推出的“二十四节气中国画团扇系列”,获评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十佳文创产品。“后续百丈各个文化场馆还将继续着力开发文创产品,以市场化运作赋能,使之成为‘村博’产业的重要引擎。”百丈镇相关负责人说。
“多向奔赴”的乡村振兴之路
乡村博物馆建起来不难,但想活态发展,为农村、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需要做好后半篇文章。溪口村给出的答案是乡村博物馆实现“自我造血”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和乡村产业发展,实现村民、博物馆、政府的“多向奔赴”。
采访过程中,清廉博物馆的一位“守门”大爷给记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彼时,他手持清扫工具,在博物馆的各个区域穿梭忙碌。注意到我们的到来,大爷主动上前询问:“怎么样,清爽吧?”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他难掩得意。这不仅是源于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更是对自己能够为家乡文化建设贡献力量的自豪。
“村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产业的繁荣,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创业平台,许多村民像大爷一样在家门口实现了自我价值。在蔡志忠文化馆,村民可以在这里获得后勤或仓库管理岗位的工作机会,每月有四五千元的工资。传梭博物馆的竹编、笋壳类手工文创产品制作,也为村里中老年妇女在家增收提供了增收渠道。
不少青年人才也看到了商机,纷纷返乡创业就业。“90后”小伙白云晖早年一直在外从事销售行业。百丈锚定“村博”建设目标后,他发现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便萌生了回乡干餐饮的想法。
博物馆里的竹元素 记者 孙婧宜 摄
在与白云晖的深入交流中,他不断阐述着自己对于家乡未来发展潜力的见解,着重讨论了在他看来家乡在哪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以及他个人能在其中提供哪些助力。2023年,白云晖创办的“山竹半溪”烧烤基地正式开业。“以前村内缺乏就业机会,我们只能出去打工,没办法顾及家庭。现在,家乡发展机遇越来越多,返乡既能照顾家人,又能实现经济上的富足,何乐而不为呢。”白云晖感慨。
守门大爷和白云晖是所有溪口乡亲的缩影。记者与许多当地村民打过照面,他们中有博物馆的“守门人”、有普通参观者、有返乡青年……尽管各自的社会角色不同,年龄段不同,但均展现出一个显著的共性——对家乡发展的极度关心和对家乡未来的热切期盼。在溪口,打造“乡村博物馆第一村”不仅仅是政府和干部的事儿,每位乡亲,或是在外游子,都怀揣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责任,想要为它的未来发展添砖加瓦。
这一刻,博物馆已超越了单纯建筑物的范畴,而是一个凝聚着村庄所有村民心血与汗水的另一个“家园”。
记者手记
溪口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村落。当村里竹筷作坊接连关停,如何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百丈需要一条发展出路。
从地理位置看,百丈镇位于良渚文化大走廊西端,文化底蕴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又毗邻余杭径山与湖州安吉两大旅游热点区域,发展乡村文旅成为不二之选。然而,这一路径的实施面临挑战。面对周边旅游高地的竞争压力,百丈镇需探索差异化发展战略,构建具有鲜明百丈特色的文旅品牌形象。
短短两年时间,溪口村从默默无闻的山区小村摇身一变成“乡村博物馆第一村”,如此成功的转型得益于其独特的发展策略和多方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的大力扶持、博物馆的创新求变、乡亲们的积极参与。
当前,乡村博物馆如同璀璨明珠,点缀在溪口村的绿水青山之间。这些“明珠”正释放出璀璨光芒,不仅照亮了乡村的文化之路,更为乡村振兴铺设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新路径。
成功的案例或许难以直接复制,但其背后的发展逻辑与策略却极具启示意义——每个乡村都蕴藏着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与发展潜力。相较于照搬照抄他人发展模式,深入挖掘、利用自身特色资源差异化发展显然更为可取。过程中,可以借助外力、凝聚内力,内外联动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