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1:威海——乌鲁木齐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世上有不绝的风景,而我,正有不老的心情。
——题记
著名记者周轶君曾说过:世界观的匮乏是由于地理知识的匮乏。路走多了,你才能平视世界;无独有偶,我熟悉的一位资深旅者也常把他的一句话挂在嘴边:不走世界,哪来的世界观!更有人如是说:你知道不知道,你不去看世界,世界也懒得看你……自2014年开启户外之旅,已悄然走过10个年头。拥有几年户外经历,也走过不少地方的我,每每细细品咂这些话,总有诸多感怀在心头。走户外不仅仅是游山玩水,看世界亦非从你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去,它更多是在一种阅读大地的行走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盈内心,净化灵魂,当然,也在不知不觉间刷新着你的世界观。
网络自媒体时代让我们有更多机会了解并走进很多以前不曾知晓的东西。想起了网络上的丝路之母耿玉琨老妈妈,为了用画笔描绘丝绸之路的壮丽,她和老伴在七十年代后的40年间,先后28次上丝绸之路考察写生,行程50万公里,走访8个国家238个城市,画了近两万张作品和速写,写下了1200万字的旅行日记……奔波在丝绸之路上的几十年间,他们经历过无数次死亡和惊险,无儿无女的他们,把两万幅画作当做自己的孩子,最大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建一所丝路博物馆,把他们的两万幅作品免费向公众展出,以此让更多人了解丝绸之路的厚重底蕴。特别喜欢看老妈妈的视频,90岁的她满头白发,精神矍铄。慈祥的面容,风趣的语气,乐观豁达的心态,和每次都给予孩子们的人生教诲,总是让人心生敬意和感动。
想起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当初是被一位虽然年老但却冒险般地游历了中国西南许多地区的美国老教授激发,萌生重新认识祖国大地的愿景,于是,带着对中华文化的思索与追寻,开始他的文化苦旅:“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我就这样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我还想起了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名句中的依依惜别和对前路珍重的殷殷祝愿……毋庸置疑,去走才会有发现,才会有灵感和创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看世界。丝绸之路,大漠雪山,阳关古道,当你怀了一腔赤诚的热爱走进那片沉寂荒凉的神秘土地,那片土地也会赐予你很多很多。画作也好,旅行日记抑或是千古佳作也罢,都是走世界的丰硕成果,也是给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我常想,那是怎样的一片土地,为什么走过的人总是不无感慨地用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某种意义上,这也常常激荡起我心中对祖国西部那片土地的向往。
2019年7月,在我跟随户外团队走过伊犁河谷后,新疆,这片神奇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的醉美风景和风土人情中折射出来的多元文化,就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了,以至很多次告诉自己,将来有了机会,我会再去新疆走走、看看。
今年四月,我的职业生涯画上句号,我便彻底成为一个自由人,从未离我远去的自由的身体,自由的心灵和自由的梦想又被满满激活。李银河说,退休生活,才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这话太吻合我的心境了。今年夏季,全国特别是威海的旅游热度好像三伏天的高温一样持续不下,我便静坐家中,看山看海更看那沸腾的城市和拥挤的人流。不扎堆,不盲从,不因为有时间而去消磨时间,是这么多年户外一个约定俗成的准则。黄金时代嘛,一定有适合我走出去的黄金时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十月份,终于等来了一个13天游南疆的路线。新疆,是我愿意花费时间一次次走进去的那个远方,从未涉足的南疆,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土地,更是充满了新奇与魅力。
一切准备就绪,10月12日中午,我们一行近20人乘坐威海至青岛动车,之后换乘地铁到达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这样一所现代化机场,我是第一次来,感觉很大很气派,在里面边走边参观,一路跟随伙伴们来到候机厅。
离起飞尚早,大伙就自行解决晚饭,这一路高铁地铁拖着箱子楼上楼下地跑,还真有点饥肠辘辘了,一碗38元的重庆特色小面,几块牛肉和一小堆花生米点缀着,竟也吃得有滋有味。
晚8点,飞机起飞,经过近五小时的长途飞行,于夜里12点45降落乌鲁木齐地窝铺机场。午夜时分的地窝堡机场灯火通明,一派繁忙。坐机场摆渡车出站时,一转头,瞥见我们乘坐航班的飞行员正探出半个身子擦着驾驶舱的玻璃,旁边一位阿姨便有感而发:看着光鲜亮丽,谁都不容易啊!她的话让周围很多人瞬间有了共鸣,大家默默扭头看去。想起了一句话,成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谁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在拼命活着……
之后取行李,出机场,等候接站车,等到酒店安顿下来已是凌晨三点半了。没有多少倦意,反倒是满怀的兴奋。窗外,夜色中的乌鲁木齐祥和、宁静。
南疆行,我心心念念的南疆行,终于拉开了帷幕。
壹点号 z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