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登上阅江楼,远眺南京长江大桥时,脑海里突然迸发出“楚天极目“的壮阔心境,黄鹤楼与武汉长江大桥顿时“错”入眼帘。
难怪有人说,武汉与南京是两座非常相像的滨江城市。
但究竟哪里像呢?
或许,这一刻的风光就定格了它们的相似之处吧。
当然,我并非有意比较。一开始我并不知道登上阅江楼是可以远眺南京长江大桥的。直到航拍器的空中视角,告诉了我这么一个事实——同是江南名楼,同是中国桥梁里程碑的所在。
巧的是,周边都有一座电视塔,塔下同样也有湾湾河道。多种相似的场景让我恍惚觉得武汉与南京可以梦幻联动一下。
这里需要澄清的是:这里只是局部的地理结构相似、建筑碰巧类同,源于我当登阅江楼的心境感慨。实际上两座城市概括差异大。
那么现在,我们正式进入今天的主题分享——南京阅江楼。
有人说,阅江楼是假的。同样,也有人说黄鹤楼是假的。
什么是假?什么是真?面对已经存世了数百年的建筑文物,我们是感到可喜可敬的。尤其是那些木构,更值得我们加倍心思为保护它们。
但木构的存世太少,也太难。很多时候,因为气候、战争、人为以及社会建设等诸多原因,导致我们国家的木构文物十分稀少。但幸运的是,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从未因为建筑的倒塌、毁灭、消失而有所断层,历史、艺术和文明始终在流淌着、传承着,这其中就有一部分原因源于后来的载体——即修旧如旧、原址重建等。
简而言之,建筑虽然不是最初的,但文化从未消失。有时候,我们需要文字的海量记载,也需要建筑的具象载体。
阅江楼(地处狮子山之巅)作为一座2001年竣工完成的仿古楼宇,却是600多年前朱元璋想建最终未建成的。尽管,它当时只完成了地基,但这个地基就是一种载体。
黄鹤楼(位于蛇山之巅)作为在1985年重建的仿古建筑群,它拥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文化沉淀,从三国吴黄武二年开始,就早早地就出现历史的长河中。所以,当今天的人们登黄鹤楼时,总能联想许多,从战火三国到繁荣唐代,从无数军令到无尽的诗词歌赋与名人大家,人们总能痛快地畅聊一番。
那么,登阅江楼呢?
历史没有真相,历史总能给予我们无限猜想。我们在遥想太祖皇帝当年几番畅想又踟蹰之情的时候,也忍不住争论不休。
他究竟为何要建阅江楼?
传闻说是“纪念龙湾之战”。
明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亲撰《阅江楼记》,并下令在狮子山(当时还叫卢龙山)之巅打地基。传闻这是为了纪念龙湾之战而建。1360年朱元璋在卢龙山率军8万,打垮陈友谅的40万大军,奠定了大明基业。为纪念这一胜利,朱元璋赐名卢龙山为狮子山,并下诏在山顶建阅江楼。只是事与愿违。
但此说法并非定论。
又为何中途停建了呢?是朝中大臣极力阻止还是当时国家经济实力不允许?更多说法在争论不休中愈发令人着迷,也颇显得阅江楼有几分神秘色彩。某一瞬间,大明历史犹如画卷呈现眼前。
朱元璋未完成的远眺长江之蓝图,直到600年后才得以实现。其间,阅江楼的历史简历是空白的。它几乎只有朱元璋和宋濂二人所留下的《阅江楼记》。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
朱元璋若如愿建成阅江楼,以他的兴致(否则也不会写下《阅江楼记》,并邀大臣一起写》肯定会留下流芳千古的诗词歌赋。当时的文人墨客也必然纷纷登楼远眺,后来总去栖霞山游赏的乾隆皇帝肯定也少不了打卡此处,繁荣的文艺景象实在生动。
但更鲜活地,还是今天的我们!登阅江楼,浩瀚的大江风光一览无余,高楼之下,城头变换大王旗, 世间万物依自己的规律运行,今日风景更胜当年。
阅江楼的三楼悬挂着一幅《郑和下西洋》瓷画,这幅瓷画高12.8米、宽8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景德镇瓷画。
当我仰着脖子看到它的第一眼时,脑海里不由地浮现出了黄鹤楼一楼大厅的那幅《白云黄鹤》,此画作也为瓷画,高9米,宽6米。
从航拍到登楼远眺,这两座建筑总是无意进行梦幻联动,使我感到有趣。只是当天的阅江楼之行稍有急促,否则我的感触可能会更多些。
后来(当天晚上),在夜游长江时,看着远处的阅江楼华灯初上,感受着近处的南京长江大桥的宏大气势,让我再一次察觉到武汉与南京之间的“相似”。
不过,武汉夹江是繁华之处,南京的市中心是以老城辐射。由于阅江楼的地理位置颇远,很多人不会第一时间想到这里或安排这里。
当然了,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它有太多锦绣景点景区值得人们去游览、去打卡。
阅江楼更像是本地人才会去探寻的小众景点,就像我自己会经常去探索武汉的一些小众、冷门景点,它们或地理位置偏远、或缺乏宣传而鲜为人知等。
对了,在临近游记的尾声,不得不提一下阅江楼景区内的“镇楼之宝”——目前国内最大的整块汉白玉碑。高3.1米,宽4.8米,重15吨,是从北京房山开采出来的。
这块汉白玉碑的正面刻着是正是朱元璋的《阅江楼记》,背面刻的则是当时的台阁大臣宋濂所写的《阅江楼记》。
面朝其正面,再一次感受一下朱元璋当时的心情吧!
“朕闻三皇五帝下及唐宋,皆华夏之君,建都中土…..乃于洪武七年甲寅春,命工因山为台,构楼以覆山首,名曰阅江楼….今楼成矣,碧瓦朱楹,檐牙摩空而入雾,朱帘风飞而霞卷,彤扉开而彩盈。正值天宇澄霁,忽闻雷声隐隐,亟倚雕栏而俯视,则有飞鸟雨云翅幕于下。斯楼之高,岂不壮哉!”
冷知识:朱元璋虽然纵然想建,却终究不能建了,他为了能给自己圆回来,后来又写了一篇《又阅江楼记》。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