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城市书房全天开放,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成为文化旅游新热点,才艺课程随心报名……府谷县公共文化服务回应群众的文化新期待、新需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点”,引领文化新风尚。
近年来,府谷县持续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文化选择越来越多元,对文化服务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软硬兼施——丰富优质文化内容
一到周末或节假日,不少府谷人选择打卡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在文化“慢生活”中享受幸福时光。
这是府谷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积极拓展文化传播渠道,提高文化覆盖面,深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着力夯实文化阵地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全面提档升级。
该县持续完善文化场馆设施,优化空间布局,建成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同时,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建成府谷大剧院、工人文化宫、体育馆和荣河博物馆、自然资源博物馆、红色文化博物馆、折家将历史文化展馆,满足群众多元化文化需求。
此外,建立健全优质服务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全县建成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72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涌现出“中国乡村振兴示范镇”府谷镇,“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黄甫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木瓜村、段寨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新民村等文化振兴典型镇村。
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方面,该县建成28个图书阅读点、3个城市书房、300余处文化广场,初步实现图书“通借通还”、文化活动“区域共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同时,提高图书服务供给和品质,扩大服务有效覆盖范围,引入社会力量,捐赠60万元购置图书,目前总藏书量达50万册。把阅读空间建设作为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提供优质文化供给的重要举措,根据群众阅读需求,优化空间布局,打造随地可见的新型阅读空间。
府谷县创新机制,健全公益性文化机构基本服务项目,扩大免费开放范围,规范公共文化机构标识标牌、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礼仪、开放时间和年报制度,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
着眼特色文化服务开发和推广,根据地域特色、群众喜好,全县建成黄河文化主题图书馆、黄河水利图书馆、红色家风馆等特色“馆中馆”和二人台展馆、府谷艺术展馆等特色展馆,开展艺术普及和讲座、培训、展演等,满足群众特色文化需求。
该县还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推动诗词、微电影、特色民歌、二人台等文艺精品创作,创造出既具有历史底蕴又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产品,形成具有府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链”。
保护传承——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咚咚锵、咚咚锵……”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节奏,学生们精神抖擞,扭动腰部,彩绸翩舞……时而奋力跳跃,时而穿插变化,火红的腰鼓在老高川学校操场舞动起来,充分展示出学生健康活泼的精神风貌。
非遗是时间的“种子”,需要根植土壤、开枝散叶。近年来,府谷县秉持“保护为先、传承为本”的理念,创新保护传承方式,让非遗贴近群众、融入生活,推动非遗活态传承,提高非遗保护水平。
该县完善保护体系,夯实传承基础,定期开展非遗项目挖掘保护、宣传引导工作,全面掌握本地非遗资源种类、数量、保护现状,加大申报认定力度,推动非遗传播走深走实。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8项、县级项目27项,形成三级非遗名录体系。
为了留住非遗根脉,该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和数据库,确保非遗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度。完成视频录像带35盘90多个小时、数码照片7500多张、录音资料70个小时、文字资料8万多字,印制府谷《非遗图典》,确定代表性传承人92人。
同时,把人才作为非遗传承的源头活水,持续加强传播阵地建设,打造非遗传习所及传承基地7处。发挥县文化领域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的带动作用,对秧歌、编织、二人台等多个非遗项目进行展示展演和培训。
在非遗传承发展中,府谷县深度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依托节会活动,打响非遗品牌,创新推行“非遗+节会”活动形式,促进非遗传播,在地方大型活动现场组织非遗展示展演,让群众近距离体验非遗魅力。建立完善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联动机制,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府谷县编排的原创现代二人台剧《魂铸二人台》荣获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单项奖。“《魂铸二人台》对丰富发展府谷二人台非遗艺术,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府谷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导演贺琳说。该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传播和传承方式上,通过网络、展演等方式让非遗走向更广阔的舞台,麻镇“说唱府谷”走上央视舞台,“陕北民歌展”府谷专场亮相首都北京。
文旅融合——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位于府谷县西北部的庙沟门镇沙梁村,复原了曾经的古镇街道、院落,成为该县旅游打卡热门地。为了提升旅游魅力,庙沟门镇深挖文化资源,按照“修旧如旧、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修缮古镇街道、院落,新建仿古长廊、西口古道、娱乐广场等项目,沙梁村组建民俗文艺表演队,自编自导自演节目26个,定期举办原生态民俗表演、集会等文化活动,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多样的文旅致富产业,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古镇重新焕发生机。
府谷县深入挖掘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成功打造“黄河风情游”“历史文化游”“乡村休闲游”三大旅游精品线路,围绕“西口风情、黄河风景、长城风光、塞上古城”全域旅游,盘活乡村文化资源,在沿黄乡镇打造枣林营地、白云山渡口、黄河入陕第一湾、鸡鸣闻三省、莲花辿等特色打卡点,全面补齐文旅融合服务短板,提升整体公共基础设施水平,近年来实现乡镇旅游收入3000万元。
墙头是府谷县远近闻名的农旅融合、农民共富乡村振兴样板村。该村以一年一度的西瓜节为媒,把二人台器乐演奏、陕北民歌等节目“嫁接”到活动现场,把非遗技艺展示与农特产品销售相结合,彰显墙头西瓜品牌魅力的同时,丰富了周边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府谷县做好“文旅+”文章,开发利用农业、农事、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推动特色产业与乡村休闲旅游深度融合,培育乡村游、生态游、研学游、农事体验游等农旅融合产业,每年举办品牌活动,以农产品为媒、以民为本、以富为旨,将益农助农、文旅促农贯穿其中。
府谷县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开发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乡村文化艺术节、农民书画展等活动,让乡村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展示。“府谷县将进一步打响乡村特色文旅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文旅智慧和力量。”府谷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局长赵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