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广佛同城的发展下我坐地铁已多次去过佛山,不过只是到佛山市区的禅城,坐地铁直接到顺德大良还是第一次。大良是顺德区府所在地,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古镇。从广州暨南大学走到地铁岗顶站,转两次车到大良钟楼站,全程一个半小时。
我之所以选择大良一日游有两原因,一个原因是2006年5月,大良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全国首个“中华餐饮名镇”,并创立了以大良餐饮业水平为标准的“中华餐饮名镇”申报全国标准,世界美食之都。除了探访顺德美食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母亲是大良人,因此有家乡的情结。虽然之前去过,但都是因工作原因匆匆而过,今天打算好好看看它。
珠三角地处水乡,过去穿越这里的水网需要渡船,如今桥梁铁路已经四通八达了。我乘坐的地铁3号线和7号线是属于广州地铁的,佛山3号线则属于佛山。广州到大良还可以选坐城轨,但班次不如地铁多。坐地铁到大良感觉还在城里转,只不过从一个城区到另一个城区。
出了大良钟楼地铁站就到了大良旧城,如今顺德投资56200万元把它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内有6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其中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晖园),1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西山庙)以及4处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人民礼堂、钟楼、大良罗氏大宗祠、锦岩庙)。
街区内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在步行街商业街中穿行,让我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感受商业文化的气息。这里全是岭南特有的骑楼街,骑楼是楼上居住,楼下开店,在骑楼下逛街购物可避雨防晒,每天早上还可以在茶楼里悠闲品茗,叹(享受)一下“一盅两件”。漫步旧城我在想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会不会改变大良人的慢生活?
金榜上街、莘村大街藏匿于深巷之中,却热闹非凡。造型别致的金榜牛乳文化展示馆使整条街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旧城区也重新焕发活力。我是周二去的,街区游客不算多。但在当地工作的学生告诉,每到节假日,来自广州等地游客会蜂拥而至,把老街挤得水泄不通。
不少大城市的市民在周末都会选择周边游,平时有空也会驱车到周边城镇品尝美食,顺便散散心,比如郑州人爱去开封品尝那里的小吃,何况像顺德大良这样的美食名镇,游客和吃货们更是围个水泄不通。
顺德是粤菜的发源地,大良又称凤城,素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美誉。走进大良老街仿佛走进一座美食城,有人整理出了大良必吃美食清单:顺德鱼生、凤城四杯鸡、均安蒸猪、双皮奶、伦教糕、炒牛奶、大良虫崩䖢、陈村粉……
学生带我来到一家老字号,力劝我一定要品尝大良有名的双皮奶。她告诉我这一带原来是农村,水乡水田水牛,当地人用水牛奶制作出各种奶制品和美食:双皮奶、姜撞奶、牛乳、炒牛奶……于是,我们走进“民信老铺”,点一份双皮奶和一份姜撞奶,果然是甜品中之上品,甘香嫩滑,别具一格。
走在大良的老街上,无不被那些美食所征服,虽然不少特色美食在广州也有,但这里的更地道,你不得不佩服大良人对食物精美制作的追求。但如果你要一一品尝的话非得撑死你,于是我采取吃不了兜着走的办法,买了一些我最喜欢吃的且便于携带的均安鱼饼带回家。
大良历史文化街区虽然商业味很浓,但细心观察还是可以窥见老街的底色。正街是店铺林立的商业街,但狭窄的小巷还是比较原生态的。僻静的小巷留下更多岁月的痕迹,屋檐上的精美木雕似乎向人们诉说着久远的故事。
顺德美食甲天下,舌尖上的大良
趟栊门是一种古老的“防盗门”,如今刷上了新漆,变成红光满面。趟栊门左右开启,既通风又保证了基本的安全,这种门在广州西关也很多。在小巷深处我还发现一小面蚝壳墙,珠三角一带盛产生蚝,在旧时生蚝吃完后遗留下的壳可作建筑材料。在建造房屋时,生蚝壳拌上黄泥、红糖、蒸熟的糯米,一层层堆砌起来,不仅具有隔音效果,而且冬暖夏凉,坚固耐用,据说能抵挡枪炮的攻击。蚝壳墙凹凸不平,阳光斜射在墙面上,极具线条感和雕塑感。
古街莘村保留许多广府特色的青砖老宅,著名实业家、慈善家梁銶琚先生故居已改造成一家名叫“龙桥行走的私厨”的饭店,这里不仅菜品上乘,而且环境优雅。在这里要说一下梁先生,他是顺德杏坛人,香港十大慈善家之一,他在内地多有捐资,兴建顺德“梁銶琚图书馆”、设立清华大学“梁銶琚博士图书基金”、兴建中山大学“梁銶琚礼堂”等。
1994年,梁銶琚与何善衡、何添、利国伟三位香港金融界元老共同捐资1亿港元,成立了“何梁何利基金”,旨在奖励中国内地有杰出成就的学者,以鼓励科技、医学等领域的成就。“何梁何利基金”也被誉为“中国的诺贝尔奖”。
都说广东人什么都敢吃,顺德人也不例外,学生向我推荐癞蛤蟆粥。这粥敢吃吗?作为广东人没什么不敢吃的,走!癞蛤蟆学名叫蟾蜍,这蟾蜍粥在大良老街是没有的,它藏在一片僻静的拆迁住宅区里。在这家“地主婆靓粥”餐馆里我们品尝了蟾蜍粥,如果不去想象癞蛤蟆的样子,其实它跟田鸡粥差不多,只是味道更鲜美。
学生告诉我没去过顺峰山不算来过顺德,于是我们就到顺峰山公园转了一圈。学生每天都来这里打太极拳,我想打完拳之后再去吃几碗蟾蜍粥,她会不会神清气爽,健步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