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观察,每到一个季节,就要火一个地方。
冬天这个赛季,河南桑坡村又火到了00后的心坎上。
每个去过桑坡村的人,都要经历一次消费观的洗礼。
上千的羽绒服,不到五百就拿下;
进口样式的雪地靴,两三百块还能再砍价。
为了冬装消费降级,他们不惜跨城购物。
编辑
去过桑坡村的人,肠子都快悔青了,后悔自己当初为啥没早点去。
对上一次年轻人跨城花钱的记忆,还停留在义乌;
如果说义乌让人联想到廉价平替;
那桑坡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冬装大集。
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没有桑坡做不出来的。
去之前以为桑坡只是一个不大的小村子;
到了以后发现,桑坡大的像一个县;
不到一万的人口,光经营服装类的店铺就有两千多家。
只要你到了桑坡,就不难发现,桑坡的商业化高度依赖“奢侈品平替”。
在桑坡购物一条街上,人手大牌包,浑身上下没个logo都融入不进去;
平时不敢逛的各种大牌,在桑坡的集合店里跟白菜一个价格。
随着南有莆田,北有桑坡的名头越来越响;
越来越多的人亲自跑到桑坡去打卡和消费。
想去桑坡的人到底有多疯狂?
有人发出开车16小时的车程,询问互联网家人到底值不值得去;
网友辣评:你有这个毅力干点啥不成?
有人到了桑坡暴走大半天,微信运动步数小三万,不知道还以为去的是迪士尼;
腿脚不好的人甚至找到了当地租赁电动车的地方,钱是非花不可,但脚走不了一点;
“不是奢侈品买不起,而是桑坡更有性价比”;
这句话在桑坡十分有杀伤力,一眼望过去所有店铺都是随地大小牌。
某gg雪地靴两双只需340,某露露同款卫衣只要200多;
某大鹅羽绒服拉到顶配,价格刚上四位数;
而且都是假大牌,彼此之间还整出了鄙视链,还分出高版和低版。
低版便宜但一眼假,高版一眼假但质量能打。
评论区还有网友天真发问,带logo的是不是基本都是假的呀?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本地人直接告诉你,绝对不保真。
就这个亲民的价格,不货比三家还容易买贵了;
有人去趟桑坡能待上三四天,逛完了还不敢说自己能把桑坡买明白;
连夜录了小白进村购物攻略,还劝外地交通不便的朋友,尽量别急着来,找代购买就行;
本地热心大哥还专门整出了地图攻略,实地去了桑坡一看,每家店铺都相似;
来之前看的攻略,基本跟网恋奔现翻车差不多。
有大学生结伴勇闯桑坡村,记录了自己去逛一天到底能花多少钱;
大学生主打一个实在,进每家店认真拍视频,对比不同店家的质量和价格;
晚上住宿直接在村口旅店解决,一晚上也只花了一百多。
也有的人看到店里的名牌鞋,不禁怀疑某正品买鞋app的货源该不会也是这;
正琢磨呢,一转头发现门口堆着同款发货鞋盒;
活着的心彻底死了,这个世界上到底还有什么是真的。
桑坡的再度翻红,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有人被流量裹挟,专门去桑坡做代购,代购回来的东西压根货不对板;
有人跨城千里去购物,但把路费、住宿费,各种杂七杂八加在一起感觉也不太划算;
有人打卡推荐的店铺翻车,怀疑很多货源根本就不是桑坡本地;
评论区有本地人认证,桑坡有了流量以后,有不少从外地运来的货源,专门来购物的外地人根本摸不到门道。
不久前,桑坡还因为假大牌儿侵权话题上了热搜。
但其实对桑坡来说,最开始火起来的根本不是这些假大牌儿,而是本地自产的雪地靴。
桑坡的火也不是今年的事儿,据说某gg雪地靴在国内最大代工厂之前就在这;
导致桑坡一度成了最有实力的雪地靴制作基地;
坊间还流传过“没有一只羊能活着离开桑坡”的梗;
所以每年一到了冬天,全国各地的代购也都会冲到桑坡去抢购雪地靴;
等于是直接去源头拿同厂的皮料,虽说拿的不是正版授权的雪地靴,但也是保质保量好穿的大棉鞋;
许多人最早去桑坡,也是为了用比大牌低十分之一的价格,买到一双便宜好穿质量上接近大牌的鞋而已。
于是雪地靴一度成为了桑坡特产。同事小田的室友老家就在河南焦作,五年前就送过她两双桑坡产的雪地靴;
那会的桑坡雪地靴没顶着大牌logo,又厚实又暖和,一穿好几年都没变形。
说回现在,甭管是桑坡的流量还是桑坡的争议;
桑坡之所以还能吸引到如此多的年轻人,靠的不是什么假大牌,而是自产自销的实用产品;
本质上是当下年轻人的消费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更追求性价比和实用主义。
从去年的消费降级到今年开始反向消费,年轻人早都对名牌这种东西祛魅了。
过去用几个月的工资买一个名牌包的体验,现在想起来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尤其是今年,物欲集体降低。
很多人无法再通过花钱囤货获得情绪上的快乐,转而投身到实用主义的生活方式上去;
连续两年不参加平台大促了,也不会冒险超前消费了,更无法享受预制的精品生活了;
过去一千块一件的衣服,现在能自动切换成五件平替的衣服;
也不舍得跟风买当季流行款了,比起吃喝更愿意在兴趣爱好上花点小钱,精神充实了,能量也就打满了。
威廉詹姆斯写实用主义,是关注具体的生命体验,树立积极健康的习惯,从而跳脱意义危机。
虽说消费在降级,但也不是完全不消费,到了真要花钱的时候,该省省该花花,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一不小心真买贵了。
毕竟花钱已经不是这代人的必修课了;
年轻人早都认清了比恋爱脑还严重的,是油盐不进的购物欲;
也认清了钱袋子才是裁员待业时的最后一丝底气。
认清需求,眼下能抓住的,也只有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