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福见三明|山海寻踪“风之路”

旅游资讯 2 0

12月16日,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幕式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活动在平潭举办,明溪南山遗址保护与发展中心主任吕家贵应邀参加活动。两周前,明溪南山遗址保护与发展中心、平潭综合试验区遗址公园保护与发展中心、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签订三方战略合作,明溪县南岛语族研究合作基地项目落地。

明溪南山遗址

南岛语系,世界上最为复杂的语系之一,语言种类超过1300种。在深蓝无垠的南太平洋诸多岛屿上,生活着使用南岛语的庞大族群,相关人口达3.8亿,各族群有相似的文化特质,“南岛语族”的概念,具有族群与文化的内涵。

关于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是探索人类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议题。南岛语族祖先从大陆向太平洋地区的迁徙过程被学者誉为“风之路”。明溪南山遗址地处福建内陆。寻踪“风之路”,学者发现,内陆、海岸、岛屿,文化遗存紧密关联、相互辐射,勾勒出强烈的向海探索交流的方向与路线。

让我们从南山遗址出发——

南山遗址——

5点证据牵出学术线索

南山遗址,地处明溪城郊狮子山,沙溪河支流渔塘溪在山脚下静静流淌,沿岸分布着大小不一、自然天成的洞穴。渔塘溪继续向东,进入三元区,流过距今约18万年的万寿岩遗址。

“现有的南山史前人类文化研究,至少提供了5点有力证据,证明南山遗址与史前闽台关系、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有重要关联。”12月9日,明溪南山遗址保护与发展中心主任吕家贵,带着记者实地查看南山遗址1—4号洞穴。

白陶陶片 磨光黑陶陶片

南山遗址自1986年起经历六次考古发掘,获得了丰富的遗址信息。这是中国东南地区一处重要的洞穴和旷野相结合的史前文化遗存,具有地层保存最好、文化内涵丰富、时代跨度大(约5800-3500年前)等特点,揭开了闽西北史前文明新篇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入省级涉台文物名录。

考古发掘表明,南山遗址具有与台湾史前文化同根同源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明辉博士认为,南山遗址为史前闽台关系、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等重大学术热点问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材料。

陶釜

吕家贵介绍:“一是南山遗址出土的5具人骨遗骸,头骨显露额头宽阔,下颌较粗的特征,在福建奇和洞遗址、马祖亮岛人以及泰国、越南等遗址中发现的人骨都具有这一特征,从体质人类学特征上显示出这些古人群的密切关系。二是南山遗址发现的葬式与台湾地区史前墓葬形式相似。三是遗址中的陶器、石器、骨器和其它文化遗物,与台湾地区史前文物存在相似,暗示着二者在距今约4800—4300年的时期存在同一个文化圈层。四是紫云岩画中的同心圆纹图案,与环太平洋沿岸地区,特别是台湾高雄市万头兰山中的孤巴察峨石刻,呈现出了高度的相似性。”

陶豆

南山遗址出土5万余粒碳化稻谷,和大量粟、黍、大豆等碳化谷物。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郭健新博士认为,南山遗址与台湾大坌坑文化南科遗址较为一致,都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地层同时发现粟与水稻遗存。“这是第5点证据。”吕家贵说,大坌坑文化与同时期的平潭壳丘头遗址、富国墩遗址可以共同追溯到长江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表明大坌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受到来自大陆农耕文化的影响。

“长江中下游的稻作农业影响了福建,福建再传到台湾。从时空线索来看,明显有自内陆向海洋扩散的趋势。那么,我们可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南山遗址古人群在数千年生存发展中,有着与海互通、向海迁徙的过程。”吕家贵说。

炭化稻谷

采访中,有学者提出“南山文化”或是“南山类型”的设想,这个设想是否成立?记者前往位于将乐县的东南考古研究基地,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周振宇。

2012年至201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明溪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南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周振宇是这支考古队伍的领队。

东南考古研究基地——

探索闽江流域史前山区文化与南岛语族“源文化”的关联

“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闽江支流金溪蜿蜒向东,于将乐县穿城而过。

初冬的将乐县文博小镇上,东南考古研究基地宁静又忙碌。一年的考古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在平潭的考古人员陆续回到基地,进行室内的修复整理。

位于将乐县的东南考古研究基地 (周志鸿 摄)

这个基地于2013年12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和将乐县政府共同组建,是落户福建的首个国家级考古基地,在基地工作11年的周振宇博士,道出了当初选址将乐的原因:“福建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存在一些缺环,而将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将基地设置在将乐,有利于我们的考古工作立足福建、面向东南、辐射太平洋地区。”

去年,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周振宇在会上汇报了“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取得的进展。自2021年该研究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考古人员在福建平潭启动了西营、壳丘头、东花丘、龟山等遗址的考古,初步构建了东南沿海与岛屿地区距今约8300年至3000年的时空框架和社会结构,为探寻南岛语族起源之谜提供了线索。

水晶刮削器

“在人类演化这个领域,三明具有很重要的资源,如最具代表性的万寿岩遗址,是我国南方地区极其重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周振宇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开展闽江流域专项旧石器考古调查,在三明地区发现大量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人类活动的空白。

其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南工作队、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和将乐县博物馆联合撰写的《福建将乐县龙灯山和井陇山旧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学术论文,刊登在权威期刊《考古》2024年第1期。

石箭镞

在新石器时代考古方面,除了南山遗址外,东南考古研究基地考古人员对将乐县岩仔洞遗址进行了再次发掘,发现房址、墓葬、灰坑、柱洞等重要遗迹,出土石斧、石锛、石箭镞等磨制石器和釜、罐、豆、纺轮等陶器千余件。2019年,岩仔洞遗址成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仔洞遗址距今5300年到4300年,它与南山遗址互为参照,成为完善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的重要遗址。”周振宇介绍。

现有考古研究表明,南岛语族早期人群是一种典型的史前海洋性的文化。那么,这种海洋性的文化,它的源头在哪?

“我们在三明地区开展工作的时候,意识到了这个学术线索。”周振宇告诉记者。漳平奇和洞遗址的发现与研究填补了闽西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宁化盆地的一系列洞穴遗址出土了距今9000—5000年左右的文化遗存,明溪南山遗址和将乐岩仔洞遗址年代则在距今5800—3500年之间……测年及研究结果表明,闽西北地区存在较为丰富的旧、新石器时期过渡及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存。在周振宇看来,南山遗址并非独立的文化个体,可以看作一个横跨闽西北地区的庞大文化体系,西到龙岩、东到浙江、北到闽北,皆可寻见南山文化或是南山类型的分支。这一文化或是类型,填补了闽西北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缺环,也成为论证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又一新据点。

当然,把南山遗址文化上升到南山文化或是南山类型,还需要大量的考古挖掘和科学论证,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有漫长的道路要走。那么,它的意义在哪里?

福建省博物院研究员陈兆善认为,如果南山文化或是南山类型成立,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期闽江流域存在“三足鼎立”的新石器文化:闽江上游沙溪流域的南山文化、闽江上游建溪流域的牛鼻山文化、闽江中下游的昙石山文化。

“尽管福建的史前考古文化可以划分为山区和沿海两大体系,但从目前的工作成果来看,这两大体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关联性则很可能与南岛语族的‘源文化’相关。”周振宇在他的考古报告《山海之间——考古学视野下的南岛语族人群早期文化交流》一文中写道,“现有的研究表明,中国大陆东南区很有可能是南岛语族原乡文化的孕育地,其中,福建和台湾地区尤其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从海洋到福建内陆——

溯源与寻踪,南岛语族的原乡在哪里

沙溪、金溪一路向东,汇入闽江,奔腾入海,融入浩瀚的太平洋。

2017年11月3日,依托东南考古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文物局、三明市政府主办,福建博物院、将乐县政府承办的“中国东南及环太平洋地区史前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将乐县召开,吸引了国内外近140位专家学者参加。大会的主题报告包括区域考古新发现、环太平洋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南岛语族的扩散等,为推动中国东南及环太平洋史前考古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角。

会上,台湾考古研究员陈仲玉作为发掘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介绍了“亮岛人”的发现及研究新进展。在台湾海峡靠近福州连江县的马祖列岛中,面积仅有0.35平方公里的亮岛,因考古发掘出2具“亮岛人”人骨,蜚声国内外学术界。其中2011年9月发现的“亮岛人”1号为男性,经测定为距今8200年;2012年7月发现的“亮岛人”2号为女性,经测定为距今7500年。技术人员从这两具人骨上成功提取到了DNA,发现“亮岛人”1号的线粒体DNA判定为E单倍群,2号的线粒体DNA判定为R9单倍群。陈仲玉认为,E单倍群与R9单倍群,都是现代台湾原住民与东南亚若干岛屿族群共有的遗传血缘,“亮岛人”的母系血源与现在的台湾、菲律宾等地的南岛语族最为接近,可以推断大陆东南沿海一带可能是近1万年以来“原南岛语族”的祖居地之一。

台湾的史前文化从长滨八仙洞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至台北十三行遗址,大约可分为四个阶段,中间两个阶段从大坌坑文化(距今约7000年—4700年之间)到细绳纹陶文化(接续大坌坑文化,发展至距今约2000年),被认为是南岛语族由大陆扩散至海洋的关键时期。

台湾地区的南岛语族从何地来?福建和相邻的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探寻南岛语族文化发源的重要地区。

距南山遗址300多公里外的平潭壳丘头遗址群,是周振宇多年考古研究所在。壳丘头遗址,东距大海约3公里,北距大海不及1公里,距今7500年至3000年,是福建沿海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几十年来,考古人员在壳丘头遗址持续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陶片等,时间由旧石器时代跨越至商周时期。其中,一种名为“石锛”的石器颇为引人注目,这是中国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最早的石器之一,也是先民常用的一种多功能木工工具。专家普遍认为,石锛可用于制作独木舟,这为南岛语族先民出海远航提供了必要条件。考古学界推断,平潭极有可能是南岛语族海上迁徙的第一块踏板。

周振宇介绍考古工作情况 (周志鸿 摄)

202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的学术论文,为南岛语族的起源问题明确了方向。付巧妹团队对奇和洞、昙石山等遗址里面的人骨进行DNA提取捕获,首次通过古基因组数据确认,至少在8400年前,南岛语系人群基因结构的主要祖先群体之一已经在中国东南沿海(福建及其毗邻地区)出现。

“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特征几乎都能在福建史前遗存中找到踪影。”周振宇介绍,从整体上看,福建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时间轨迹呈现由内陆山区向沿海扩散的趋势,其间两个区域间还存在频繁而复杂的文化交流。

“目前几乎不可能确定某个遗址或者文化就是南岛语族的最早源头,我们所有的发现都是其中一个节点,研究南岛语族,既要溯源,也应寻踪。”周振宇道出了南岛语族研究要义。

考古场景模拟 (周志鸿 摄)

每个节点,都可以拼凑和勾勒出历史行踪。今年来,明溪县高度重视南山遗址在南岛语族研究、闽台交流方面的文化影响。“我们主动加强与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合作,推进与闽南师范大学合作共建,与历史地理学院台湾籍师资团队共同推动南岛语族的源起与迁徙、史前南方稻作农业等课题研究。”吕家贵介绍,县里主动走出去、请进来,积极推进“闽台南岛语族文化交流南山国家考古遗址基地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与国内外学术对接,加强闽台合作交流。

山海之间究竟有多少远古文化的血脉?南岛语族起源何处?又是如何一路远航直达海上?仍存在诸多未解之谜。站在明溪南山遗址前向东远眺,渔塘溪缓缓东去,流入沙溪,汇入闽江,融入大海,数千年岁月悠悠,三明这块土地向海探索的步伐,如同奔腾的闽江水,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