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走进河南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湖水清湛,水天一色,一群候鸟时而在湖面悠游嬉戏,时而展翅翱翔。
随着黄河故道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栖息于民权县黄河故道湿地的鸟类已从原来的几十种增加到现在的184种。
历史上黄河决口改道北徙,在民权留下了长52.4公里的黄河故道和连绵的沙荒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代代民权人风餐露宿,在100多平方公里的沙丘上培育了10余万亩的申甘人工林带,被誉为“河南塞罕坝”。民权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补偿之策,不仅让沙荒盐碱地变良田,更是以申甘人工林带为核心,以鲲鹏湖、秋水湖、龙泽湖组成的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打造了“黄河故道生态走廊”,涵养着万千物种,再现了群鸟与碧波共舞的生态美景。
近年来,民权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探索生态补偿新机制、新方法,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书写了一份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的“生态答卷”。
登上民权黄河故道的大堤,看“故道小江南”任庄村风景如画,乡村旅游项目让该村实现了生态、经济“双丰收”。像任庄村这样的“国家森林乡村”,民权县已建成24个,数量居全省前列。
“宜居、宜业、宜养、宜学、宜游,归根结底是‘宜人’。”民权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景义介绍,该县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做文章,突出生态与功能并重、颜值与气质并存、精细与智慧并进,打通一批断头路,完善一批绿地公园,擦亮城市地标、塑造城市精神。
一直以来,民权县大力开展生态补偿修复工作,聚焦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林长+公安局长”“林长+检察长”等工作机制,全县林木蓄积量达到64万立方米,为生态平衡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该县开展“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共治,对域内古宋河等入河排污口进行溯源整治,大沙河戚店断面出境水质月达标率达到100%,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生机。
如今,“民权蓝”时常刷屏朋友圈,映射出民权大气治理工作的成果,也实现了企业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转变。
“在生态环境部门支持下,我们积极开展有机废气提标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待项目投运后,可将生产中各装置产生的废气经预处理后,送至RTO系统、CO系统或吸附系统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入驻民权高新区的河南松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飞说。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1万余亩林下食用菌种植、2万余亩葡萄种植等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居民增收致富。
实践者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民权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建立长效生态补偿机制,激发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民权县委书记王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