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距石城镇人民政府6.1千米,324省道北侧约2.8千米处,有一个名为“豆峪”的传统古村落。村落所处的山谷名为豆峪沟,这里树木葱茏、鸟语花香,宛如世外桃源。沟内共有4个行政村,豆峪村是进沟第一村,海拔近650米。由于山谷呈南北走向,豆峪村的主要建筑就依山势而建,在东坡、西坡次第展开,村域面积达9.3平方千米。
历史悠久
豆峪村的名字背后,有一段古老的故事。村名中的“窦”字,由来可追溯至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村民们为了纪念这位重信重诺的英雄,便以他的姓氏“窦”来命名村庄。加之村庄坐落在山谷中,四周被巍峨的山峦环抱,形成了一条天然的“峪”,于是就将“窦”“峪”二字结合,有了“窦峪”之名。随着岁月流转,人们觉得“窦”字笔画繁多,不易书写,便巧妙地以同音字“豆”取而代之,于是,“豆峪村”这一名字便应运而生,流传至今。
早在唐代时,这里已有人口聚众而居。那时,村民们多选择在较为开阔的西坡定居,随着时间的推移,村中人口逐渐增多,为了满足生活需求,聚落开始向东坡扩张,形成了如今东坡与西坡并立的独特聚落形态。历经数百年的繁衍生息,豆峪村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今天的规模。村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继续创造着独属于豆峪村的辉煌。
历史上,豆峪村曾是晋冀古商道上的重要节点。那时,无数商贾往来于此,运贩着茶叶和丝绸布匹,在这条古老的商道上留下了无数足迹和故事。为了方便行人休息与交易,许多商贾驿站应运而生,它们或简或繁,共同承载着那段繁荣岁月的历史记忆。如今,这些驿站已不再使用,但它们喧嚣的过往,却深深烙印在豆峪村的历史长河中,成为村民口耳相传的古老故事。
人杰地灵
进入豆峪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雅致的文昌阁。它静静伫立于村口,迎接着每一位来往的人。文昌阁因阁中供奉的文昌帝君而得名,这位帝君在传说中掌管着天下士人的功名与仕途。如今,虽然阁内的神像已不复存在,但供桌、石碑等旧物,依然在静静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从石碑上残存的文字中,能够了解到文昌阁的建造、翻修等经历,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沧桑与变迁。
文昌阁占地约80平方米,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阁顶处屋脊高翘,似有振翅高飞之势。阁庙之下,有一道类似城门的拱券隧道,高约3米,宽2米,长度达10米,供行人车马出入。拱券隧道两侧的石壁历经岁月磨砺,多处凸起处光滑温润。
刘姓是当地的大姓,明代县官刘世本、晚清乡贤刘永亨、民国教育家刘可欲……豆峪村刘氏一族在历史上名人辈出。《平顺县志》载:“刘永亨,字万通,豆峪村人。子中光绪丙子武举,朝考兵部差务公,封都尉。勤俭持家,忠厚待人。”以刘永亨为代表的刘氏一族,以勤俭忠厚的可贵品质传家,赢得了村民的尊敬与爱戴。而这一良好家风,也在漫长的岁月流转中,印刻进豆峪村人的淳朴民风之中。
檐上荒草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自摄)在村西,有一处名为祠堂坡的地方,这里曾是刘家祠堂的旧址。该祠堂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是由当时刘氏一族的族长——刘永亨及其子刘日增所建。刘家祠堂在20世纪40年代毁于战乱,但原祠堂前的青石台阶与《创立刘氏祠记》石碑依然留存,这些遗迹见证了刘氏一族的辉煌与荣耀,亦在提醒着豆峪村民,勿忘家族家风。
刘日增是晚清时期远近闻名的武举人。他的宅院就坐落在文昌阁不远处。
迥然于寻常民居,这处宅院的外侧土墙上,留有一排石制的拴马孔。院落为一进院,面积近300平方米,宽敞明亮,是豆峪村民居建筑中少见的大院。院中东侧的门墙处,有一道弧形的纵长凹痕。据了解,当年刘日增每日练刀回来,在进门后会顺手将大刀靠置于此,日积月累,门墙处的石砖被磨出了痕迹。时过境迁,这道凹痕依旧在记录着刘日增对武术的热爱与追求。
在村子的后山处,建有一座关帝庙。进入庙内,东侧的墙体上彩绘图画记录着关公的事迹与传说。这些彩绘虽然历经风雨侵蚀,色彩却依然斑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观者无不震撼。
文昌阁坐北朝南,地处村口,象征着文化与智慧的传承。武神关帝则在村后镇守,寓意着勇气与力量。一文一武、一前一后,文昌阁与关帝庙在时光荏苒中,共同见证了豆峪村的人杰地灵。
传统民居
村庄西坡的古民居较多,造型古朴雅致,墙面斑驳,有种岁月沉淀的韵味。屋顶的青瓦缝隙处生长着灰草,覆盖了时间的痕迹,每一片瓦都承载着过往的故事。民居的整体造型极为丰富,既有飞檐翘角的灵动,也有马头墙的沉稳,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和对美的追求。
相较之下,东坡的新建瓦房则显得生机勃勃,色彩鲜明。深色的瓦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西坡的古朴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和谐共存。这些新瓦房大多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但在细节处融入了许多传统元素,如窗棂上的雕花、门楣上的石刻,都是对村落传统建筑风格的传承。
村落沿中间的主街向南北延伸,在这条主街之外,东西两侧的聚落群亦各自拥有一条主街,街巷布局规整,宛如一个棋盘。主街贯通了两旁长短不一的巷子,宛如时间的刻度,记录着村庄的变迁。巷中的石阶由青石铺就,给人自然质朴之感。以刘家石板巷为代表的街巷,弯弯曲曲,一步一阶,极有特色。
石板巷两旁是古老的民居院落,这些民居虽修建于明清,但经过后人精心的修缮与保护,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居住状态,展现了古村落的勃勃生机。
来到位于村西的主街,街道开阔平坦,路旁的花草在微风中摇曳,确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景。沿主街前行,街道两旁次第可见古老院落,深宅高楼、屋脊掩映、每一条街巷都有着独特的风景。
这些民居以四合院居多。受山谷地形限制,村庄可用地面积有限,民居多以二层或三层小楼居多,为充分利用土地,房屋依山就势而建,院落占地面积普遍不大,却胜在结构精巧,显得玲珑秀美。建筑之间也几乎不见空地,一屋的房顶紧邻上一层房屋的基座,层层叠叠,极富特色。
民居的樨头(自摄)行至村中的一处代表性院民居——刘秋龙大院,中间的空地上绿草如茵,与古朴的房屋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这处民居采用了一进院落的设计,四屋合围,在满足屋主居住需求的同时,又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感。房屋的樨头造型分外古朴,主题图案各异,有的是龙凤呈祥,寄托着屋主对吉祥顺遂的祈求,也有则呈现了山水花鸟的自然之美。砖雕的小狮子活灵活现,仿佛随时准备跃出石面,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生命力。
刘秋龙大院二层房屋的窗棂上方,小巧的镂空木雕更是匠心独运,传统的吉祥图案,无不透露出屋主对安定生活的向往。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古老的墙壁上,让人在斑驳的光影中,感受到豆峪村悠久历史的独特魅力。
源头活水
在村中有一条百年历史的人造石渠,石壁上依稀可见工匠当年手工凿刻的痕迹。这条古引水渠在北方难得一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清澈的溪水从村北部的古水源地——断圪廊山崖底部流出,沿着这条人工凿刻的石渠缓缓流过村中东西两岸,润泽了世世代代的村民。
来到断圪廊山下,一条由青石铺就的宽阔石阶蜿蜒而上。石阶两旁,山花盛开。行至半山腰处,三块古朴的石碑静静矗立,仿佛是村落忠实的守护者,在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这里涧深水清,迂回曲折,风景如画,果然是一处清净所在。石渠中缓缓流淌的清泉,不仅滋养了村中的土地,也赋予了古老的村落十足的灵性,豆峪村的植被受这源源不断的活水滋养而格外茂密。
除了葱郁的自然景观,豆峪村还以独特的农副产品闻名。这里产出的大红袍花椒香气扑鼻,椒粒大而饱满,每一粒都蕴含着浓郁的麻香;秋天时,柿子挂满枝头,宛若一盏盏小灯笼;核桃更是皮薄肉厚,营养丰富。特别之处在于,方圆几十里,独有此地盛产黑枣。这种黑枣皮薄肉厚,甜而不腻,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较高的营养价值,每年吸引了大量商贩前来采购。年产量达10万余斤的黑枣,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求,还远销京津和东北地区,成为村民们重要的经济来源。
2016年12月,豆峪村以其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淳朴的民风及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成功入选我国第四批传统村落名录。漫步村中,石街小巷错落有致,周围山山环绕,峰峰竞秀,让人顿感心旷神怡。
村中屋舍俨然,鸡犬相闻,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片上,都满是岁月的痕迹。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升起,与远处的山峦、近处的屋舍交织在一起,好似一幅动人的田园风景画在眼前缓缓铺展。
在这里,人们可以真正静下心来,感受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体验古老文明与现代生活的和谐共生。
文字:李霞
编校:和羽楠
网络:吴飞飞
监审:史丽清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