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园里的宣南往事

旅游攻略 4 0

▌高申

前不久,作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长椿寺修缮完毕,向京城民众敞开庙门。就在长椿寺进行修缮的过程中,其南侧的那片城市绿地也得到升级改造,终以“长椿苑公园”的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长椿苑公园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它把寺庙文化、会馆文化、庙会文化、历史名园等元素融为一体,彰显此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全浙会馆旧址

大悲阁旧址

都土地庙旧址

全浙会馆馆史辉煌

在长椿苑公园的核心区域,是昔日的全浙会馆旧址。按照《北京会馆资料集成》的统计,在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区内,曾先后出现过五十所浙江省会馆。其中包括全省范围的会馆四所,还有祠堂二所(越中先贤祠、浙江乡祠暨真武庙),义园十处(金华义园、全浙广谊园、绍兴义地等)。

位于下斜街的这座全浙会馆,是清康熙年间设立的。根据一些学者的看法:它的前身,最早或可以追溯到古刹崇国寺。

有关这座崇国寺的记载,学者们大都参考元代《析津志辑佚·寺观》中的记载:“崇国寺,在大悲阁北,亦肇于有唐”。据一些研究者的说法,该寺于唐代始建时,其初名为金阁寺。另有学者认为,这座寺庙应与中国佛教密宗的创始人、素有“开元三大士”之称的不空和尚有一定的关系。依照清代《顺天府志》中所载:“唐为金阁寺,辽时改名崇国。”易名的原因,恐怕是与辽代该寺由密宗改为别的佛教宗派相关。而其被改的宗派,多半是律宗或华严宗。

其实,在元代《析津志辑佚》中,只提到崇国寺位于“大悲阁北”,并没有讲清楚其具体位置。崇国寺在金元时期灰飞烟灭。根据元代危素所撰《隆安选公传戒碑》中的记载:元师伐金,金中都城内之悯忠、崇国二寺已俱为兵毁。由是,元世祖忽必烈下旨,赐地另建崇国寺,这便是北崇国寺。在昔日宣南的崇国寺内出家为僧的定演大法师,被忽必烈钦定为北崇国寺首任住持。

多年之后,北崇国寺被更名为大隆善寺。到了明成化八年(1472年),大隆善寺又被赐名为“大隆善护国寺”,民间简称为“护国寺”。

明万历年间,崇国寺早已不在,而万历帝的驸马爷冉兴让在庙址的区域内建造了“月季园”。月季园的北侧是万历帝圣母李太后出资建造的长椿寺。自明万历年间至清康熙年间,这座寺庙被称作“京内第一名刹”,其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到了清初,月季园的主人已踪迹全无。新的主人是顺治至康熙朝名臣、保和殿大学士加户部尚书、太子太师李霨。而他所建造的私家园囿,名曰“李园”。此后,园子又归了居京官员、文学家赵吉士。

赵吉士住进李园后,对其进行了一番修整。这座园子的名称,也被改为“寄园”。那时的寄园景观甚美,加之赵吉士喜好交友,故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到来。康熙十六年(1677年)七夕,赵吉士邀请在京文友雅集寄园,参与者达270人之多,后汇成《寄园诗集》。在寄园居住时,赵吉士以诗文和考据自娱,在此著有《寄园寄所寄》十二卷、《万青阁全集》八卷等,还纂修了《徽州府志》十八卷。这寄园究竟有多美?根据赵吉士好友、清初著名诗人查慎行的描绘:“萦成曲磴叠成冈,高着楼台短着墙。花气清如初过雨,树阴浓爱未经霜。熟游不受园丁拒,放眼从惊客路长。亦有东篱归不得,四年京洛共重阳。”由此可见,园内假山嵯峨,楼台高阁耸立,树叶浓荫掩映,鲜花粉墙衬托,确实是宣南一胜。

只可惜,赵吉士的园居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由于他是由安徽籍改入浙江杭州,儿子参与科考又占用浙江名额,结果被人上奏弹劾。赵吉士自感有愧于浙人,便将寄园捐作全浙会馆。但赵吉士毕竟是个治世能臣,文采亦佳。后辈的浙江士人们,便在会馆中建“敬贤堂”祀之。

改作全浙会馆之后,此地拥有61.2亩的面积,453间房舍。会馆主体,有主院、跨院各三进,院内有紫藤精舍、戏台、假山等景物。除了主体部分,全浙会馆辖域内,还包括浙寺和妙光阁。全浙会馆总共有不动产23处,所以下斜街的全浙会馆只作为办公之用。部分承担着办公职能的,还有位于南横东街的全浙会馆。

到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时任监察御史的钱能训在全浙会馆内设立了浙学堂。这也算是清末新政“废科举、办新学”的举措之一。在北伐战争基本结束的1928年8月,北平各界代表千余人在全浙会馆内,为新闻界先驱邵飘萍与林白水举行追悼会。追悼大会所使用的,是全浙会馆的大堂。在厅堂中心位置两侧,悬有一副挽联“以身殉报,一样飘萍身世;为国捐躯,千秋白水文章”。

全浙会馆一直保留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此后,由于宣武医院的修建、长椿街的扩展等原因,才使原有建筑逐渐消失。

都土地庙庙市繁盛

就在昔日全浙会馆南侧,曾坐落着京内规模最大的一座土地庙。根据一些史料所述:这座土地庙的前身,是金、元、明时期的“老君堂”。到了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进行扩修,并于寺内立“明神宗老君堂都土地庙御制碑”。及至清代,“老君堂”改称都土地庙。在侯仁之先生主编的《北京宣南历史地图集》中,此地被标注为都土地庙(老君堂)。

根据史料记载,都土地庙内共有土地九亩,庙宇大殿分三层,最后一层便是主殿老君堂。在殿宇之内,供奉着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关帝君、岳飞、土地爷、土地奶奶、神童等。此外,还有“明神宗老君堂都土地庙御制碑”一通,古槐树九株,水井一口。

由于都土地庙的等级较高、规模较大,尤其是得到皇家认可,所以香火繁盛,香客众多。早在元代时,这里便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庙会。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此地于1930年代后逐渐转为纯商业性的庙市。

都土地庙的庙市,于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日开市,是旧时京城五大庙市之一。特别是每年正月十三,尤为热闹,是京城春节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庙市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土地庙被拆除后,庙市也随之消失。

明清时期,都土地庙庙市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少有珍宝古董、名人字画这些上层社会所喜欢的物件,多是平民百姓生活必需的锅碗瓢盆、藤竹木制家具,还有农民需要的中小农具、种子苗木,手工艺人需要的工具、原料等。在这些物品中,有一种商品数量特别多,那就是鸡毛掸子。老北京人打扫卫生,多喜欢用鸡毛掸子。庙市上的鸡毛掸子,短者尺余,高者丈余,各式各样,深受百姓喜爱。当然,更令老市民难忘的,是这里售卖了数百年的鲜花。

以都土地庙为核心的整条下斜街上,售卖鲜花的历史,或比崇文门外花市还要久远。下斜街一带的花市,最早出现于元代。到了明清时期,这里的花市更加繁荣,有着“好花真冠南北城”的说法。

下斜街的花市,就在土地庙山门外,与庙会同期。那时候,自下斜街南行,一直走到右安门外数里,便是京郊著名的花乡“丰台十八村”。每到都土地庙开庙时,丰台十八村的花农们,就会肩挑车载各式鲜花,到庙会上售卖。于是,便留下了这样的歌谣“下斜街畔日逢三,花翁卖花香满篮;花卖匆匆出城去,白盐黄酒一肩担”。

如今,都土地庙建筑与庙会,都已经成为老北京民间记忆的一部分。都土地庙,也在长椿苑公园的组成区域之中。

在原都土地庙旧址南侧,如今矗立着一座历史遗迹的标志碑。此碑高约一米左右,一面写着“唐大悲阁故址”字样,另一面则是对此故址的介绍:“大悲阁始建于唐,辽开泰年间(公元11世纪初)重修,赐名圣恩寺。故址在今下斜街南口外偏东。其附近为辽金时期重要街市,几经兴废,至二十世纪初,已全部无存。” 介绍文字边,还雕刻有千手观音造像。

圣恩寺的名字,也出现在《北京宣南历史地图集》中,但其位置,却标注在广安门内大街路北。推测一下,从广安门内大街路北,一直到如今的标志碑所在地,这圣恩寺的规模,并不算太大。这盛唐时代幽州城内的三层高阁,供奉的是观世音造像。给高阁题写“大悲之阁”匾额的,据说是隋唐时期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虞世南。

此外,根据记载,辽开泰年间,某日,幽州城区天降骤雨,辽圣宗耶律隆绪“飞驾来临”,在寺中避雨。当他见到电闪雷鸣、风疾雨骤的景色后,顿生感慨,遂赐名“圣恩寺”,并重修寺庙。在此之前,辽太宗就曾到过大悲阁,并迁白衣观音像于木叶山,尊为家神。而辽代佛教的兴盛,据说就是从辽太宗自大悲阁迁观音像开始的。本版图片为高申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