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金山麦秆画亲手制作一幅有上海寓意的“白玉兰”;
跟随青浦非遗大师一起体验练塘糕团的制作技艺;
将练塘茭白叶“变废为宝”化成灵动的小鱼。
为了让市民朋友深入体验农耕文化,此次“耕读传家,以文赋能”迎春展展会期间,将举办三场不同主题的特色活动。
这不仅是一次传统技艺的学习,更是一次走入农耕历史的过程,发现那些被遗忘的传统之美。
活动一:制作金山麦秆画“白玉兰”想象一下,用自然馈赠的麦秆,亲手打造一幅象征着上海精神的“白玉兰”,是多么有意义。
麦秆画,这项古老的艺术形式,起源于隋朝,兴盛于唐宋,流行于明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民间剪贴画的一种,更是一种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于一体的独特技艺。
而金山麦秆画,则以其线条和拉毛为主的独创技艺而闻名,利用麦秆天然的纹理和光泽,通过熨烫、染色、选材用色、运刀切贴等复杂工序,追求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
本次活动邀请到上海市金山区非遗项目——“麦秆画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熊国瑞老师来到现场,带领大家一同感受金山麦秆画的魅力。
课程中,大家将利用麦秆的特性,加工处理出一张A4纸大小的麦秆片,再经过刻、拼贴、镂刻等工序制作出一幅精美的上海市花“白玉兰”。每一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正如每个人心中的那朵“白玉兰”,既有着城市的繁华,又不失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课程体验时间:
2024年12月28日 下午13:00-15:00
课程体验地点:
上海市松江区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南路6弄69号)
云间第一展厅VIP室(四楼)
交通:地铁9号线 醉白池站
招募人数:15人
课程老师:
熊国瑞,上海市金山区非遗项目“麦秆画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活动二:体验非遗练塘糕团制作技艺练塘糕团,作为上海青浦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江南水乡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杨勤峰的曾祖父当年挑着担走街串巷卖糕点,到今天他经营农庄,不变的是那份流传百年的老味道。练塘糕团中最典型的代表便是焋糕,其制作技艺传承千年,蕴含着古人先进的烹饪智慧。
现场,杨家焋糕制作的第四代传人杨勤峰老师将来到现场,市民朋友可以跟随他的脚步,学习如何将大米和糯米混合,经过筛、装模等一系列复杂而精妙的过程,最终制成那香甜软糯的焋糕。
在2025年即将到来之际,品尝一块练塘糕团,不仅能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更象征着对新年美好生活的盼望。
课程体验时间:
2024年12月29日 下午13:00-15:00
课程体验地点:
课程老师:
杨勤峰,杨家焋糕制作的第四代传人
活动三:练塘茭白叶编结小鱼一把老虎钳、一把剪刀、几缕钢丝、一束茭白叶......谁能想到,用这些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就能编制出造型精美的扇子、杯垫、葫芦和小动物挂件等等,而这正是一项源自青浦区的传统技艺——茭白叶编结,这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创新的表达。
茭白叶编结技艺融合了竹编织、柳条编织、席草编织、蔺草编织、稻草编织等多种传统工艺的精髓。
本次活动中邀请到了积累近30年手工编结经验的沈萍老师,作为该技艺的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将在现场带领大家制作一条栩栩如生的小鱼,象征着丰收和富足,更寓意着生活的灵动与自由。
新年伊始,何不给自己一个机会,用双手创造一份独特的纪念品呢?
课程体验时间:
2025年1月1日 下午13:00-15:00
课程体验地点:
课程老师:
沈萍,练塘茭白叶编结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每一项技艺都是岁月沉淀的智慧结晶,只有亲身参与,才能真正理解这些传统技艺背后的文化价值。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用双手触摸历史的温度,用心聆听文化的回响。
期待大家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