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游记·还礼非洲丨带着袁老的鞋印,走进马达加斯加的稻田

旅游资讯 2 0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农学院,12月13—16日,带着袁隆平院士的鞋印,去的第一站,是杂交水稻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地方——马义奇镇的杂交水稻基地。阳光下,刚播种的杂交水稻在奋力生长。

接着,带着雕塑走进水稻种植示范区的广阔田野,这片希望的田野,每一株水稻都承载着重大的使命。

而后,我又去了塔那那利佛大学农学院,这里有中国-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在他们的基地里,我看到了袁隆平院士的照片挂在墙上,旁边是他生前对杂交水稻事业的寄语。

另外,我有幸与2018年袁隆平院士国际班的毕业生相遇,他的名字叫Aro,如今已是当地农业局的一名得力干将,更是杂交水稻技术在当地推广的“专家”。他激动地分享了自己如何从一名学生成长为杂交水稻的传播者,以及这项技术如何改变了无数农民的生活。

最后,我有幸将这份精神传递给了非洲的青少年们,和他们分享袁隆平院士的精神。当我将袁老的鞋印雕塑展示在他们面前时,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的好奇与敬仰。

我希望,这份精神能像种子一样,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励他们去了解杂交水稻,去守护自己国家的粮食安全。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 见习记者 宋科铖)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