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于中张家巷
平江路的美,不仅美在平江路上,也美在它众多的支巷中。中张家巷,是这其中独具特色的一条。
这条巷子长300余米,与一般的巷子格局不同,中张家巷的布局为苏州古城中传统的“两路夹一河”,充满着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巷子得名于西侧的张家桥,因仓街有两条张家巷,此巷在南,故原称南张家巷。后因巷子并非在仓街南段,而在中段,后俗呼“中张家巷”。
巷中的中张家巷河历史上曾被填埋,后于2020年完成复挖“重生”,是姑苏古城的首个复挖河道。河上现有四座石桥,由西向东分别为南张家桥、东板桥、中张家桥和虹桥。四座桥或平直或拱起,形式多样,都古朴雅致。桥上时有穿着汉服的游人在此留影,为中张家巷增添了绰约风姿。
中张家巷古建筑众多。市文保单位中张家巷沈宅,现为苏州评弹博物馆。馆内建筑面积不过800多平方,却藏有评弹各类珍贵历史资料多达1.2万余件,各种评弹孤本、脚本几百部。馆前有展牌预告近期演出,闲暇时到馆中的吴苑深处评弹书场听一段琴弦交错,可体会一番老苏州人的趣味。
评弹博物馆往东是全晋会馆。全晋会馆又称山西会馆,初由旅苏晋商于清乾隆三十年集资兴建于阊门外山塘街半塘桥畔,后于清末民初重建于现址。全晋会馆中有一座两层戏楼,戏台由北伸出,三面临空,台顶的穹隆状藻井金碧辉煌、绚丽多彩,且有聚音作用,是苏州现存古典舞台中最为精美的一座。全晋会馆于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中国昆曲博物馆。
全晋会馆东侧有家苏州博物馆文创小铺,地方不大,却是一处古意与惬意兼备的小店。“膏肥黄满”的大闸蟹、“百禄万福”的定胜糕、多巴胺配色的胖宝剑,都是苏博的热门文创。游客们亲手用网子抄一只蟹,在柜台称重、打包;挑一把胖宝剑,来一次沉浸式铸剑流程。整套的苏式生活仪式感,在这里直接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