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薇 编辑/赵乾坤)
提起迪拜,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还是闪耀着金光的世界奇观?我的第一次迪拜之行,确实见识到了这些,但最深刻的印象,却远超预期。让我震惊的是,这座城市,竟然已经崛起为一个真正的“体育之都”。
迪拜不仅依靠其卓越的基础设施、得天独厚的经济条件和地理优势,吸引了包括迪拜网球公开赛(2025年郑钦文即将参赛)、迪拜DP世界巡回锦标赛等在内的多项顶级国际赛事,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赛事经济的传统局限,将“全民健身”与体育、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健身经济”奇迹。在这里,体育不再只是比赛和娱乐的符号,而是与市民生活、商业发展密切相连的核心动力。
在迪拜的这段时间,我参与了“迪拜健身挑战赛”(Dubai Fitness Challenge, DFC)的诸多项目,我发现,无论是在奢华的健身俱乐部,还是街头的跑步道,甚至在豪华购物中心的楼顶,随处可见人们挥洒汗水、追求健康。这座城市让人深刻体会到,体育已经渗透进了每个人的日常,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而这股力量,正推动着迪拜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沙漠骑行 观察者网
库卓湖畔的沙漠“骑迹”
砂砾绵延,稀疏的旱地植物,为浓郁的黄点缀了黯淡零星的绿,朝阳温柔的辉光洒落,朦胧而瑰丽,带着异域的情调。抵达迪拜的第二日,我体验了DFC骑行挑战项目,它位于迪拜的马蒙沙漠自然保护区(Al Marmoom Desert Conservation Reserve),这是一片占据迪拜10%面积的广袤沙漠,天然植被稀缺,荒漠莽莽,沙石飞扬,很有特色。
库卓自行车赛道蜿蜒穿行于广袤的沙海之中。这条世界最长的单向沙漠骑行道,全长约86公里,犹如一条巨龙,横亘在无垠的沙漠上。沿途的景色壮丽无比,沙丘起伏,天空澄澈,野生动物的身影时隐时现,仿佛进入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然而,我们只骑行了其中的17公里——紧紧围绕着沙漠保护区内的人工湖泊群库卓湖。
湖上的火烈鸟群观察者网
这让我们的行程轻松了不少。每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一转弯就能看到美丽的湖泊。那成群的天鹅与火烈鸟,本是湖中生灵,此时却变成了沙漠中的精灵,在黄色的沙海中播撒着湿润、清凉与活力。
这份盎然的沙漠生机,自然引得游人纷至沓来。我发现许多迪拜人在附近露营、野餐,享受这份来自沙漠绿洲的惬意。波光粼粼、青草茵茵、飞鸟游鱼、游人嬉戏,这对于久行于黄沙、汗水浸透了衣衫的骑行者而言,就如同一捧久旱的甘霖,是最好的奖赏。惊喜还远不止这些。
停放自行车时,发现了专门为残障人士设置的车位;扔垃圾时,看到了提供给露营者的木炭回收箱;回头时,小猫一闪而过,抬头间,苍鹭划过天际;还有疲累之际,端起一杯浓浓的咖啡,尝一颗甜甜的椰枣,在风与鸟鸣声中,静静地听领队讲述沙漠挑战者的故事……惊喜连连。
我们的领队史密斯先生,是一位极限运动的爱好者,曾经完成过许多极限挑战,包括在2018年连续30天跑完了30场马拉松。他告诉我们,在这片沙漠中,他们团队曾组织过一场50公里挑战。挑战者们在日落时分出发,在沙漠中以跑步或者骑行的方式行进50公里,最后在日出时分完成挑战。漆黑的夜、万籁俱寂,所有的噪声都被砂砾吸收,如同一层无形的屏障,将纷扰喧嚣隔绝在外。无垠的沙海,看不到任何边界,一条笔直的公路,通向远方的未知。你的目标,只有眼前,只有当下迈出的一步、踩下的踏板,只有战胜这一刻的自我。
枷锁尽去,即是绝对的自由。
在这种自由中,每一刻都是抉择,是对身体的锤炼、对心灵的拷问,是修行,也是升华。目前完成挑战的有一二百人,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是其中之一,也暗暗决定,有朝一日要再回此处,在朝阳在沙海中升起的时刻,抵达一段旅程的终点。
结束骑行的时候,我得知作为迪拜乡村地区发展项目“Saih Al Salam风景路线”的一部分,到2028年前,这条骑行公路将被扩建,延长将近100公里。届时,将有超过百万的游客,有机会与迪拜本地居民一道,获得不一样的沙漠骑行体验。
这又是一个惊喜!
听领队讲故事。观察者网
哈塔山间的过往与新生
说到迪拜的乡村美景、自然风光,就不得不提到距离迪拜市区130公里,位于阿联酋、阿曼两国交界处的哈塔。2016年,迪拜酋长国宣布投资13亿迪拉姆(约26亿人民币),把山城哈塔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胜地。2021年,哈塔总体发展规划颁布,聚焦健康、文旅、运动和可持续发展,更加系统地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开发。
哈塔,作为迪拜酋长国最古老的定居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从青铜时代早期开始,这片土地就吸引了人类的足迹,至今仍有大量考古遗迹伫立其中,成为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上的一颗明珠。然而,哈塔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这里坐拥稀有的山地淡水生态系统,水源丰沛、土壤肥沃,生物多样性丰富,天然适宜农业发展。迪拜政府已在此区域建设了多个水库,为当地居民和农业提供稳定的水源,助力可持续发展。而这片山水交织、历史悠久的土地,正因其独特的地形与人文资源,成为了发展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理想之地。
路上的Jabal al Yamh墓葬群遗址标识牌观察者网
在这样的背景下,迪拜的雄心壮志逐渐显现。以位于河谷的哈塔小镇为核心,迪拜正在打造一个集吃、喝、玩、乐、住、行为一体的高端旅游复合体。这里不仅是探索历史与自然的宝地,也是感受现代奢华与便利的理想目的地。哈塔,正在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成为文化与旅游交织的热土。
我在哈塔参与的第一个DFC项目,是7公里的哈塔徒步。
哈塔的徒步线路目前仍在开发阶段,许多设施尚在建设中。但令人称道的是,尽管未完全成型,这条线路的规划和指引已做得相当出色。徒步路线被精心划分为不同的段落和难度等级,每一段都清晰标注了长度、落差和适宜人群,让登山者无论经验丰富还是新手,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线。
一路上的指引既实用又人性化:标识清晰、指向明确,出现的频率也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迷失方向。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指示牌的设计别具一格,造型和图例既简洁又富有美感,透露出一种精致的设计感,仿佛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一路行来,哈塔的景致悄然变化,随处可见这些近年新栽种的树木。一个不起眼的标牌上写着“氧气计划”,它的目标雄心勃勃——在哈塔地区种植十万棵本地树种,涵盖枣树、灌木、伞刺合金欢和棕榈等品种。目前,已有5.1万棵树木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这不仅仅是景观的提升,更是环境的复苏和重生。
或许是正在举办DFC的缘故,或许是这些努力已经换来了不错的成果,我在路上遇到了许多外国游客,还在山顶巧遇了一个中国家庭,并在下山时,与他们同行了一段。
与在哈塔遇到的第一批中国朋友告别后,我们驱车前往了水上项目的体验地哈塔水坝(Hatta Dam)。
岩壁苍凉,碧波清秀,在陌生的风景中,那湖面撑着伞盖的游船,水中争抢食物的锦鲤,耳际微凉水润的风,和不断传来的、孩子无拘无束的嬉闹声,又让我感到了丝丝的熟悉。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
我和周围的水上客一样,玩的是常设项目皮艇和甜甜圈船,讲究一个不紧不慢、逍遥自在。不需要什么专业门槛,服务人员、安全措施、消费场所全都配备齐全,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哈塔景区地图 哈塔旅游局官网
然而,哈塔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世纪90年代,哈塔水坝的建立一度使其成为专业运动员的独享天地,普通人几乎无法触及。直到2016年,一笔13亿迪拉姆的投资改变了这一切。
在这片曾经属于少数人的公开水域,如今每一个普通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运动资源,甚至可以免费参与健身比赛。这种转变背后,蕴藏着巨大的社会意义。要知道,能够让更多人共享运动资源,打破壁垒,降低门槛,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政策的支持、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文化理念的更新。
在迪拜街头跑向未来
我返程前的最后一天,为期30天的迪拜健身挑战赛迎来了最后的高潮。
我抵达现场时,夜色仍然深沉。起点处位于阿联酋塔附近,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这场“迪拜跑”的参与者,无论是参赛人,还是工作人员、志愿者,都是忙忙碌碌,步履匆匆。
迪拜跑起点——未来博物馆 DFC
没有广播,也没有开跑的指令枪声,在迪拜的市中心,这条久负盛名的谢赫扎耶德路(Sheikh Zayed Road)上,来自世界各国的近28万名挑战者,不分男女,无论老幼,无所谓专业还是业余,都加入了这场健身的狂欢。
没有人为获得名次而来,奔跑本身就是胜利。所有人穿着相同款式的绿衫,没有高低贵贱,没有是非对错,只有奔跑中最纯粹的快乐。抱着孩子的父母,推着轮椅的儿女,他们穿过一座座或古老、或新潮,代表着迪拜城每一个侧面的地标建筑,向着遥远、泛着柔和金光的天际线,迈出脚步,挥洒汗水,如同踏着当下,跑进了未来里。
拖着烟火尾迹的滑翔伞划过天际。道路两旁的各国街头艺人们,齐声奏响了各自拿手的乐器,为挑战者们喝彩呐喊。
我从补给站接过一瓶水,喝上一口,揣进怀里,继续朝前跑。又是一轮红日升起。
2024年的迪拜健身挑战赛,共有将近274万人参与。如此庞大数量的参与者,承载的主体远不止几项旗舰赛事。遍布迪拜市区乡村的免费30×30健身村、社区中心和街道郊野,才是挑战赛真正的“主场”。在这些场所举办的免费健身活动、课程和讲座中,百万人携老挈幼,其乐融融。他们一起锤炼身体,磨砺精神,在激情与温馨中洗练,在宁静与思考中沉淀,在对自我的挑战中,更了解自我,也更了解彼此。
“迪拜跑”现场 观察者网
DFC的30X30目标,只是一个引子。以此为契机,倡导健康生活的理念,在让更多人加入健身队伍的同时,打通文体旅产业,发展“健身经济”,则是长远之策。2017年,阿联酋领导人发起了一项新倡议,强调了体育在创造一个“快乐和有凝聚力的社会”中的作用。2023年6月,阿联酋《国家体育战略2031》获得通过,其中的17项举措,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将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增加到人口的70%以上。
全民健身的风吹到了迪拜,也吹来了八方的旅人。
我亦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