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游客数量增长一倍!这些外国友人在虹口找到了亲人名字→

旅游资讯 5 0

随着中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来华免签国家名单不断扩大,中国游又火了一把。在虹口区内,深受外国人欢迎的人文景点之一就是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截至年底,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访问纪念馆的外国友人数量增长了一倍。

今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还连续上榜“中博热搜榜”。在第三季度百强热门博物馆“专题馆前30”榜单上,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位列第21位,这也是纪念馆自该榜单今年发布以来,连续第三次上榜。

除了走进纪念馆参观访问的普通游客,还有不少带着“使命”、专程而来的游客。他们的目的就是想在犹太广场的难民墙上找寻自己亲友的名字,确认自己牵挂的亲友是否曾在上海避难过。

目前,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内的上海犹太难民墙已镌刻了18578个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藏着犹太难民的故事。今年共有90多位慕名而来的外国人到纪念馆找寻亲友的名字,其中50多人在名单墙上找到了亲友名字。

MatthewWilliams找到了太爷爷PaulLoehnberg的名字

乌拉圭人Alfredo找到朋友Leonora奶奶的名字

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

还分享了

自己亲友和上海的故事

↓↓↓

摩西亲人的故事

近日,来自以色列的摩西·托弗(MosheShem-Tov)在纪念馆名单墙上找到四位亲人的名字。原来,他已故前妻的祖父带着家人曾在上海避难过,名字叫做弗里达·卢宾斯基(FriedaLubianitzky)。

弗里达·卢宾斯基一家曾居住在但泽(今格但斯克)。二战期间,纳粹攻占但泽,弗里达的女儿和外孙不幸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再也没能回来。弗里达只能携两子——沃尔纳(Werner)和霍斯特(Horst)仓皇出逃,来沪避难。

弗里达一家在上海度过了九年时光。战后,弗里达带着儿子、儿媳前往以色列,后又移居到加拿大。摩西说,弗里达的儿子霍斯特常常向他们这些后辈讲述在上海的避难经历,即使过去多年,他遇到中国人时还能用中文打招呼。霍斯特家中还留存着许多与上海有关的史料,包括哥哥沃尔纳的结婚证书。

一对美国夫妇的故事

今年9月,一对来自美国的夫妇桑德拉(Sandra)和保罗·斯托弗(PauStorfer)在难民墙上找到了两人亲人的名字,也分享了他们亲人在上海的故事。

1941年,桑德拉的阿姨苏珊·弗鲁瑟(SusanFlusser)为了逃离纳粹的控制,跟随父亲一同从奥地利维也纳辗转来到上海,与先一步来到上海的母亲和哥哥团聚。苏珊后来在采访中回忆道:“当时和犹太难民生活在一起的中国人民尽管穷苦却很善良,经常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生活物品。”在上海期间,苏珊还学会普通话和上海方言。战后,苏珊一家离开上海,移民美国。

保罗祖父的表亲阿道夫·约瑟夫·斯托弗(AdolfJosefStorfer)也是上海犹太难民,他在上海期间创办了德文刊物《黄报》。《黄报》创刊于1939年5月1日,被认为是当时亚洲编辑得最出色的报纸之一,该报专门登载关于文化的文章、政治新闻和本地消息。

标签: 游客 虹口 弗里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