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公共服务是推动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广大游客切身利益。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形成主体多元、保障有力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各地不断提升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水平,优化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公共交通服务,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稳步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丰富贴心细心服务 旅途更温暖
常态化开展旅游志愿服务、持续升级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实施旅游厕所质量提升工程、提升入境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持续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给游客带来更多美好出游体验。
“一袭橙马甲,一颗火热心,一抹志愿橙,一道好风景。”这是对“微笑扬州”旅游志愿服务的贴切形容。从最初的几十人到如今的5000多名注册志愿者,从最初的旅游咨询到如今的攻略推荐、文明旅游宣传等“一站式”服务……每个节假日,在高铁站、瘦西湖、个园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处处可见“小橙子们”的身影。
“今年,‘微笑扬州’旅游志愿服务全面升级,在原有60个固定服务点的基础上,在文汇阁等10个新晋网红打卡点增设固定服务点,并额外设置流动服务点。”江苏省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还在志愿服务点举办国潮非遗市集等体验活动,组织志愿者为游客带来扬州木偶戏、扬州清曲、扬州古筝等非遗技艺展演,促进传统文化传播。”
除了志愿服务温暖人心,各地还持续升级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让旅途更有温度。北京在景区、商业区周边18座地铁站增设25处寄存柜,杭州在地铁站试点推行“轻松游”行李自助寄存服务,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感、便利度;在浙江,颜值高、环境优的“兰心公厕”成为景区的一大亮点,甚至成为热门打卡点……这些便利设施与贴心服务不仅让旅途更便利、更舒心,也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这个夏天开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China Travel”成为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热门话题,见证着中国旅游吸引力的增强。而这种现象也得益于外国游客来华旅游便利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增加文旅场景外卡POS机、外币兑换点支付设备布设,开展刷卡、移动支付以及现金使用环境建设,并推行购票、中英文导向标识、双语咨询和广播报站、网约车出行等入境游客交通便利措施,不断提升外国游客来华旅游便利化水平。
完善交通运输服务 出行更便捷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持续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打造一批旅游公路、旅游驿站,不断优化旅游交通运输服务,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出行服务体验。
12月1日,石家庄百公里环城绿道开通。这条环城绿道沿滹沱河和环城水系而建,串联起沿线16座景观公园,为市民游客提供了骑行、徒步、慢跑的绿色空间。“目前,河北省共建成风景道绿道7500余公里、旅游交通引导标识4497块、高速公路旅游功能服务区45座,构筑起高效便捷的旅游路网,让游客出游更加舒适便捷。”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10月,历时7年建设,总里程达1.3万公里的山西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形成连通山西省11市113个县(市、区)的全域旅游公路网,将976个旅游景区景点串珠成链,有效解决了景点分布广泛、交通不便等问题。
在浙江,300余座省级旅游驿站坐落在城市大道、山野乡间、景区入口,不仅成为游客休憩的公共空间,还可以提供导引咨询、商品购物、文化演出、非遗体验等服务,横向拓展了服务边界,纵深呈现了在地文化。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已建成的绿道和沿海、环太湖等旅游风景道,浙江已形成文旅融合、交旅融合、农旅融合、体旅融合等多元旅游驿站类型,旅游驿站在串联目的地风景、提供优质服务、展示地方文化形象、拉动区域经济和带动就业增收等方面的作用愈加彰显。
眼下正值冬季,便捷的交通网络成为连接游客与冰雪世界的欢乐桥梁,助力冰雪经济繁荣发展。
“从北京直飞长白山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出机场后可免费乘坐景区大巴,半个小时就能到酒店,开启畅滑时刻。”滑雪爱好者周慧敏对滑雪场的便利交通赞不绝口。
随着2024—2025年冰雪季的到来,新疆阿勒泰地区的航线数量已增至22条;北京延庆开通首条“双层巴士”滑雪接驳线路;吉林公交集团推出4条滑雪旅游专线……开通滑雪接驳线路、加密直飞航班等多元措施,让滑雪爱好者们能够轻松抵达目的地。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生活更美好
推动阅读、非遗展示、艺术表演等文化服务融入旅游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鼓励村晚、村超、群众歌咏等文化体育活动进景区;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当前,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更加深入,给游客带来文旅融合新体验。
“你好,文学之树,沈雁冰有多少个笔名?”在数字体验厅,不少家长和小朋友站在“对话文学之树”项目前大声提问,体验智慧服务的魅力;举办红色经典短剧演出、诗歌朗诵会、儿童文学创作谈等文化活动,让小读者们爱上阅读……依托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和文化活动,浙江文学馆不仅成为亲子家庭读书休闲的好去处,也成为外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近年来,南京市金陵图书馆实施推广“跟图书馆员,读‘红色之城’”文旅融合志愿服务项目,图书馆馆员、志愿者带领青少年走进南京的文学地标和红色景点,学唱红色歌曲、了解红色故事、诵读红色经典。金陵图书馆有关负责人说:“今年,志愿者陆续走进社区、景区、学校等场所,通过参观讲解、诗词朗诵、讲座分享等形式,引领广大青少年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熟悉文博场馆,在实地体验中学习与成长。”
据统计,全国现有公共图书馆3246个、文化馆3516个、博物馆6833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万余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万余个,这些场所正在成为培育主客共享的美好旅游生活的新空间。
与此同时,各地旅游服务中心等旅游公共服务场所纷纷融入非遗展示、艺术表演等文化服务,丰富游客体验。走进福州市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清新福建”旅游体验馆、福建数字文旅体验馆等为游客构筑了具有旅游吸引力的文旅服务综合体;崂山大河东游客服务中心南侧设置崂山文化展示中心,通过AI写诗、虚拟武术、道乐演奏等多元体验,展示崂山文化魅力……
此外,全国各地村晚、广场舞等活力四射,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清脆的锣鼓敲起来,悦耳的歌曲唱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开展“四季村晚”活动,一台台农民自编自导的村晚,展现了新农村人的幸福生活,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晒”出了乡村文化和好物好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带动当地的乡村旅游发展。
如今,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明显扩大,服务效能不断增强,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未来,优质高效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将继续为游客带来更美好的出游体验,也将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报记者 黄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