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新观察:泳池爆改雪场,温州这个村子打开淡季文旅发展新思路

旅游资讯 6 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雷 通讯员 蔡自祥 陈峥

戴好装备、踏上雪板,沿着雪道飞驰而下……这个冬天,滑雪成为越来越多人解锁冰雪乐趣的方式。无需远行,在家门口就能体验“速度与激情”,今年,温州人多了一个新选择:由温州瑞安塘下镇陈岙村打造的小型户外冰雪乐园于近日正式营业。刚过去的元旦,乐园就迎来了一批体验的游客。

特殊的是,这个开在家门口的冰雪乐园,在夏天时还是一座游泳中心。

地处温州大罗山脚下,陈岙村的九龙游泳中心是不少游客夏日游泳嬉水的好去处。这一占地50亩的水上乐园依附村里的陈岙溪而建,通过引入山间溪水打造了长方形、圆形、葫芦形3种形状的天然泳池,自2014年开业后便引得游客纷至沓来。但长期以来,游泳中心一到冬季便基本闲置,如何填补这份旅游空白?今年,陈岙村做出了改变——将其中的长方形和圆形泳池分别改为滑雪场和滑冰场,打造冰雪乐园。

夏天是泳池,冬天变雪场,一处景点的随“季”应变,正为帮助陈岙村摆脱旅游淡季困扰,开辟出一条文旅发展新赛道。

陈岙村打造的户外滑雪场 受访者供图

村民“众筹”爆改泳池

12月底,走进陈岙村的游泳中心,九龙冰雪乐园的画报随处可见。站在3个泳池中间,除右前方葫芦形的泳池仍保留外,右手边约600平方米的圆形泳池内已经形成了一层冰面,转变成了滑冰场,左侧长125米、宽16米的长方形泳池里,由一侧被钢架支起的约12度斜坡开始往下延伸,一条100多米长的滑雪道已初具规模。雪白天地里,两个小小的身影仍在抓紧造雪、压实中。

工作人员正在造雪 记者 陈雷 摄

一座滑冰场、一座滑雪场,别看规模不大,但装备和功能却很齐全。放眼长方形滑雪场,近点的设备存取点,雪圈、雪板、雪鞋等装备已全部到位,另一头的起点处已竖起九龙滑雪的标志,雪道右边设置了魔毯,左边则特意留出一条28秒的雪圈道,方便新手体验冰雪乐趣。“场地有限,这100多米的雪道上我们设置了两块区域,到时候从中间分隔一下,前面滑雪,后面可供小朋友玩些打雪仗、堆雪人等嬉雪活动。”盯着改造进程,陈岙村党支部书记陈众芳说。

雪圈等装备已准备就绪 记者 陈雷 摄

眼前的冰雪乐园,在几个月前还是一处水上天地。改变,源自一次偶然的考察。今年夏天,陈众芳和团队前往金华磐安的盘峰乡考察嬉水项目,现场,一台暂时闲置的小型造雪机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这肯定是造雪机!”一行人讨论起来,询问景区工作人员才得知,当地冬季在山坡上搭建了一座室外滑雪场。“来往的游客怎么样?”陈众芳忍不住问工作人员,得到“还可以”的答案后,一个念头在众人心里活泛开来:陈岙村长期面临冬日旅游淡季空白,周边人也有嬉雪需求,为什么不在村里建个冰雪乐园,打破村文旅“季节限定”局面?

陈众芳默默记下了造雪机上的联系电话,找到了造雪企业,经过多轮实地考察和沟通论证后,他收获了一个好消息:可以造!有新思路,可落地,钱从哪来?陈众芳和造雪企业初步算了算,最少也要500万元的投入。能否和泳池一样,由村民众筹一部分造雪场?

陈众芳立刻召开村集体会议征求意见,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亮出了态度:大力支持。“当时听到这个设想后,我们第一想法就是赶快落实下来,我们村人流量不比磐安少,如果能落地,就算一年只干两个月,也能带来很大收入,大家信心都很足。”68岁的村民戴志礼想起开会时的场景仍十分激动。在浙南户外造雪,诚然面临着气候变化等风险,但企业家出身的戴志礼却认为,“投资有风险”,本就是常态。

在村民的支持下,今年10月,一项由村民占股80%的冰雪项目在陈岙村开造。经过一个多月改造,一座户外冰雪乐园已拔地而起。

工作人员正在抓紧造雪 记者 陈雷 摄

雪场改造运营“看天吃饭”

嬉水天地爆改冰雪乐园,难度较高的是雪场的改造。对身处浙南、海拔只有20多米的陈岙村来说,这项改造占了地利和人和,但却面临着“天时”的未知数。

在建雪场前,陈众芳和造雪团队验证了多处细节:山脚下造冰雪,可以造,但机器不能照搬北方雪场的机器,可用另一型号机器造出较大雪花,防止融化;支持设备运行的变压器村里建泳池时配备了,能节省一大笔开支;为方便后期转换,雪场在泳池上做了“加法”,四周加装防撞垫,底下铺好木方、防滑垫、地毯等材料,加高底层方便排水,后期拆卸后引入山间水便能还原泳池……

“我们论证可行性过程中,当时技术人员提到,这个雪场最怕的是风和雨。”陈众芳说,开建前团队已经做好了风险准备,但饶是如此,当雨真的来临时,团队仍旧痛心。

雪场里仍残留着融化痕迹 记者 陈雷 摄

陈众芳记得很清楚,12月24日,经过1个来月改造,雪场已经铺到了125米处,基本覆盖了整个场地,具备了开业条件。当天下午,开会回来的陈众芳开车回村,路上,雨点落在了车窗上,陈众芳的心里一紧:会不会影响雪场?傍晚5点,回到村的陈众芳第一时间跑到了正在改造的雪场上,雨已经淅淅落下,场上站着不少工作人员和村民,看着好不容易压实的雪有融化迹象,难受的滋味在大家心头蔓延。

雨打在陈众芳身上,但他已经顾不上了,“刚开始想着毛毛雨可以解决,但雨越下越大,这都是钱啊。”陈众芳觉得,钱好像在随着这场雨一起哗啦啦地流走,“站在那很心痛,但又解决不了,这场雨起码损失了5万元。”这场雨仿佛下到了陈众芳的心里,滴答滴答的声音让他夜里都翻来覆去。第二天早上7点就爬起来赶到现场,果不其然,雪场里,三分之二的雪已经融化,“很心痛。”

雪没了,只能重新造。为了保持游客的良好体验,陈众芳说,目前雪场配备两台机器,日常量能铺设200-300平方米,天气条件允许的话,雪场会持续造雪加固雪道,“目前我们厚的地方大概是50公分。”记者从岸上远远看去,眼下,雪场已重新变回雪白。

相比雪场来说,圆形滑冰场的改造要显得简单很多。记者现场看到,一层冰面上,工作人员正手持设备,持续喷色水滴,“我们在池底铺设了冷凝管等‘地冷’设备,能够快速将水化成冰,目前已经铺设了3厘米冰面,我们目标是6厘米。”陈众芳说。

滑冰场正在安装“地冷”设备 受访者供图

改造后的滑冰场 记者 陈雷 摄

“一鱼双吃”填补冬季旅游空白

1个月的雪场改造,雪场上方的桥头常常围着路过的村民和游客,眼见着雪场一点点从无到有,大家有好奇,也有期待。大家开心的不仅是能在家门口体验嬉雪玩冰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冰雪乐园正在填补陈岙村冬季旅游的空白,开辟一条新的增收赛道。

雪场改造时常吸引村民游客围观 记者 陈雷 摄

陈众芳心里有本账,在这之前,游泳中心每年能吸引约7万人的客流量,收益达到300多万元。但夏天一过,村子就进入了旅游淡季。如今泳池改雪场,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场地增加村集体收入,也能带动村里的生意和就业,“预计能带动村里60多个人就业”。最重要的是,等天气暖和,村子只需花费10来天就能将场地还原成泳池,打造“夏玩水、冬嬉雪”的多元旅游业态。

“这两个月天气蛮冷的,加上这个项目在温州来说还比较新鲜,我们很有信心。”戴志礼告诉记者。

这份信心,也来自长三角日益增长的滑雪需求。陈岙村造雪团队圣翔滑雪负责人李宝泉告诉记者,近年来冰雪运动需求增长迅猛。根据《2023-2024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数据,全国滑雪总人次在2023-2024雪季达到2308万,同比增长16.3%。“这几年需求增长地主要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不过珠三角室内滑雪场比较多,长三角的室外滑雪集中在湖州和皖南一带。”从业多年的李宝泉说,陈岙村冰雪乐园的投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周边南方游客的冰雪需求。

目前,九龙冰雪乐园的定位在周边游和亲子游,陈众芳透露,预计景区一天最多能接待约1500名游客,除滑雪装备等准备就绪外,冰雪乐园还和北方专业院校合作,配备了1对1的滑雪教练,“现在项目已经投入了600多万元,我们信心很足,今年气候允许的话,争取把这600多万元赚回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泳池 温州 陈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