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经济 不只是“看上去很美”——“洛阳经济获得感”系列报道之三

旅游资讯 3 0

洛阳老君山玉皇顶,白雪皑皑,巍峨壮观。马宪刚 摄

□本报记者 陈学桦 肖遥 王雪娜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隆冬时节,寒风凛冽,白雪皑皑,伏牛山山脊一派银装素裹美景。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9项重点任务之首。“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围绕大力提振消费,会议作出系列部署。

“冷资源”成为“热动能”,万亿元规模的冰雪产业,带动的不仅是经济的增长。我省各地抢抓“冰雪热”机遇,持续丰富冰雪体验、延伸冰雪业态,以多样化产品、高质量服务吸引广大冰雪运动爱好者,助力文体旅融合发展。

冰雪体验:从冬季到四季

“看到朋友圈的大雪,我的DNA又动了。”洛阳女孩王薇薇对滑雪情有独钟。入冬,栾川初雪,让她连声感慨:“‘老君山拍照+伏牛山滑雪’,列入日程。”

网友一句“远赴人间惊鸿宴”,让老君山景区热度持续攀升,红衣白雪、玉树琼花、落雪成诗、美景如画,吸引众多游客赏雪“打卡”。有人在计划,有人在路上,有人在体验中。

日前,栾川伏牛山滑雪场高级道开滑,同时开通夜场滑雪项目,滑雪爱好者在星光与灯光的交织中,尽情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速度与激情。

“伏牛山最高海拔2200多米,我们的超大室外滑雪场有7条雪道,室内滑雪馆四季都能滑雪……”直播间里,伏牛山滑雪场总经理张亚明热情推介。

不只栾川,近年来,奥斯陆滑雪场、伊龙滑雪场、木札岭速龙滑雪场等纷纷开业,部分雪场还开放夜场,打造“滑雪+汉服”“滑雪+研学”等项目,带动冰雪旅游持续升温。洛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洛阳将进一步加大对“冷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力度,打造更多新场景、新业态,激发冬季文旅消费新活力。

冰雪业态:变“看景”为“入景”

为丰富冰雪旅游产品,进一步促进冰雪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冬奥之城·冰雪长城”等12条线路为2024—2025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其中,我省“冬游中原老家河南”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入选,涉及三门峡、洛阳、郑州、焦作等地。

寒冬时节,对于主打山水旅游的景区来说,往往是旅游淡季。而今,一些景区逆势而动,积极打造冰雪旅游新场景,既吸引了游客,又带动了消费。

“冬天泡温泉,别有一番乐趣。”在龙门山下,坐落着一家温泉度假区——凤翔温泉,年过古稀的游客胡竹玲夫妇说,“这里距离洛阳市区近,观赏完龙门石窟泡个温泉放松一下,很不错。”

在温泉度假区户外露天温泉区,中药池、鱼疗池、牛奶池等20多款特色汤池星罗棋布,满足游客不同需求。

“冬日旅游,游客们往往都有更多期待。每年,我们都会联动周边的景区、滑雪场做活动。”凤翔温泉负责人韩溪眼里的“冰雪经济”是个消费链,“在旅游项目上,游客们往往会选择‘滑雪+温泉’,在美食的选择上,喜欢搭配火锅和烤全羊……”

变“看景”为“入景”,去年以来,老君山推出冰雪雾凇季,开展雪景拍摄、冰雪互动游戏等活动;洛水昌谷景区打造大型戏雪乐园,推出雪地摩托、雪地碰碰球等娱乐项目;栾川县叫河镇“冰雪奇缘”于今年元旦期间闪耀亮相,置身其中,游人仿佛误入冰雪童话世界,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让人跃跃欲试;冬日里的天河大峡谷化身成一座璀璨的冰雪王国……冰雪旅游正在成为推动冬季旅游和冰雪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

冰雪产业:迎风口促转型

有了产业支撑,“冰雪经济”不再是“看上去很美”。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冰雪运动为引领,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明确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特色民宿作为冬日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舒适化的住宿体验。”在洛阳市洛龙区,半山民宿负责人介绍,“天气转冷,‘太空舱’成民宿的新宠,独特的住宿体验符合年轻人尝鲜的观念。如今,民宿功能早已不仅限于向游客提供一张床、一间房,而是将餐饮、交通、当地游等串联在一起,成为业态丰富的产业集散地。”

洛阳是旅游城市,当依山傍水的自然资源和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遇上“新雪季”,冰雪经济将释放更多可能。

“冰雪旅游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旅游产品。”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范建华建议,可针对不同人群需求,探索更多新模式、新玩法,打造“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度假”等文旅新业态,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尤其可借鉴“南药北用”的古方思维,把北国冰雪大世界的魅力传输到南方,达到北景南客的营销目的,扩大市场营销力度,创新营销模式,形成全国冰雪经济大市场。

范建华还建议,发展冰雪旅游应走好特色之路,要将中国元素、地方民俗与冰雪元素有机融合,提升冰雪旅游的服务品质和产品丰富度,让游客在享受冰雪乐趣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当地的生活方式和风俗民情,提升北方冬季旅游的美誉度。

记者手记

冰雪经济“热”力无限

□本报记者 王雪娜

冰雪经济,是以冰雪资源为依托,涵盖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制造等多领域的综合性产业体系。特别是在北京冬奥会“奥运效应”助推下,我国“冰雪经济”相关产业不断升温。

从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一句“南方小土豆”拉动了近60亿元的经济收入,到“引客入吉”吉林宠客的态度和细致入微的服务,握住市场的手、抓住了游客的心,再到我省郑州、洛阳、焦作、三门峡等地,围绕冰雪文旅打造冰雪盛宴,吸引游客共赴“冰雪奇缘”……文旅融合成为冬季消费市场一大亮点,各地涌现出一系列“冰雪+”新产品、新场景,丰富了人们的冰雪体验,带动冰雪消费快速增长。

从小众到大众,从竞技到休闲,如今,冰雪不再“高冷”,冰雪产业携手并进,冰雪经济“热”力无限。

编辑:祝萍

标签: 经济 冰雪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