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安阳河(王忠银 摄丨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2024年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安阳河上榜,这是我市首个荣获生态环境部命名全国美丽河湖称号的案例,也是迄今为止河南省获评的三个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之一。阅读全文:《安阳河获评生态环境部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安阳融媒
洹河之滨 悠水潺流
——安阳河创建全国美丽河湖侧记
安阳融媒记者 郝亚伟
核心提示:
鸟瞰城市全貌,安阳河似一条磅礴的“玉带”,豪迈地贯穿城市,深切滋养着城市根脉。
近年来,我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环境改善为核心,坚决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铁腕治污、系统修复,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格局,豫北大地尽显人水和谐之美。
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安阳河上榜。这是我市首个获此国家级殊荣的案例,也是河南获评的三个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之一,为北方缺水城市人口密集区河流治理保护提供借鉴。
“三水”统筹 构建河湖治理“大格局”
安阳河水,滔滔东流,泽被两岸。
安阳河,又称洹(huán)河,古称洹水,乃海河流域卫河主要支流。它发源于太行深处,自西向东横贯林州市、龙安区、殷都区、北关区、安阳县及内黄县,全长164公里,是安阳人民的“母亲河”。
资料图(常江虎 摄丨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河水在林州市横水镇潜入地下,于龙安区善应镇涌出,故有“逢横而入,逢善而出”之说。龙安区段的彰武、小南海水库,为联合运用的大(中)型梯级水库,控制流域面积970平方公里,水资源丰沛。位于两库间的南海泉,被誉为安阳市的“生命泉”。“两库一泉”堪称安阳宝贵的“大水缸”。
然而,本世纪初,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安阳河流域变得黯然失色:
网箱养殖肆意扩张,河道养鸭泛滥;部分工业企业污水和餐饮、生活废水直排入河(库),往昔清澈的河面异味弥漫;河流自然岸线遭到侵占破坏,上游彰武水库为轻度富营养化,水质一度恶化为劣Ⅴ类;水生态失衡接踵而至,河流自净能力减弱......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安阳河治理迫在眉睫,一场守护母亲河、重塑生态家园的战役全面打响。攻坚号子响起来,各级各部门动起来,密切协作、合力攻坚。
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分段治理”的原则,制订安阳河集中综合整治等方案,推动河湖面貌提档升级。治理中,安阳秉持“三水统筹”理念,合理调配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这一理念宛如一把精准的钥匙,为安阳河治理开启了全新局面。
全市一年接着一年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安阳河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进入新阶段,全面发力,市委、市政府成立高规格的整治领导小组,制订专项整治方案,以更高水平提升河流安全底色,更高质量修复河流生态本色,更高层次打造河、湖、库景观亮色,为实施美丽河湖建设筑牢安全屏障。
织密“防线” 协同齐抓强推进
找准治理方向,方能铆足干劲,全力奔跑。在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征程中,我市将美丽幸福河湖建设视为城市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福祉改善的关键着力点。
秉持精心规划的前瞻性、精致建设的匠心力、精细管理的严谨性、精彩呈现的感染力,我市探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治理“打法”。
资料图(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为扎实推进安阳河及“两库一泉”的治理工作,我市深入研究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文件,如《安阳河水质提升专项达标方案》《安阳河集中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以及《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依法取缔清理“两库一泉”水产养殖工作实施意见》等。这些文件高瞻远瞩地确立了长远的治理目标,明确了重点任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为整个治理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坚实的制度保障。
在组织架构方面,我市以高规格的标准成立市、县、乡三级指挥部,实行市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村,建立区直部门包村包户、包清理包稳定的“双包”责任制,各级政府“一把手”负责,高位推动安阳河和“两库一泉”治理。
资料图(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为重现安阳河碧水清波,治理紧扣流域水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排污口与雨污管网排查、面源污染防控,以及河道清淤、岸坡植绿、湿地修复、生态缓冲带恢复等重点工程。通过循因控源、扩容增绿、科技监管、内外兼修等举措,奏响以水惠民生、保生态的绿色发展乐章。
为扭转安阳河上游“两库一泉”水质恶化态势,市委、市政府启动综合整治,投入近4亿元,实施清理网箱、取缔养鸭、库区移民、生态修复、立法保护等举措。
改革,如风;改变,如画。
我市实施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业企业、畜禽养殖整治,河道疏浚等90多个治理工程,清理网箱5083个,拆除鸭舍及附属设施6727平方米,整治各类排污口1990余个,关闭“散乱污”企业1670多家,大幅度减少了入河污染物排放量,为安阳河水质改善保驾护航。
同时,在沿河湿地浅滩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逐步恢复河流缓冲带30余公里。实施常态化生态补水,统筹解决安阳河生态基流保障,对“两库一泉”周边1336公顷进行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资料图(王安芹 摄丨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彰武、小南海水库及南海泉每年为我市工农业和生态供水1.8亿立方米,占地表水供水总量60%,是我市一处宝贵水源地,加强管理保护意义重大。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颁布实施《安阳市南海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以人民对水生态的美好追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科学规划等立法原则,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该《条例》让“两库一泉”水资源管理保护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轨道,为生态、供水及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同时,建设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执行水质超标“连日计罚”。在加强“人防”的同时,我市创新“5G+无人机”工作模式,将检察院、公安纳入“河长制”体系,建立AI人工智能分析模型,构筑的立体防控体系,显著提升了监管水平。
修复后的“两库一泉”如碧绿丝绦,于青山间飘拂。
河湖“蝶变” “治”出水清岸绿
枝繁两岸绿,水碧漾清波。
历经十余年持之以恒的治理,一幅“水清、岸洁、景美、河畅”的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
在冬日暖阳倾洒的日子里,漫步至安阳河畔,一幅河畅、水清、景美、人和的和谐生态图景便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眼前。这宜人的景致,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资料图(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看到这盈盈绿水,能唤起心底的乡愁,生活在如此美丽的环境里,尽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真是惬意极了。”家住北关区水木清华小区的市民吴庆莲满是感慨。
“两库一泉”重焕生机,生态流量恢复,生物多样性获保护。南海泉域岸边绿树环绕,河中水草构成“水下森林”。彰武水库春秋季,成群候鸟翩跹。善应镇张先生说:“春夏两季常带家人来,先逛昆玉山,再到南海泉划船,最后岸边吃农家饭,寄情山水享美食,很惬意。”
宜居水环境承载群众幸福愿景,安阳河的“蝶变”与“华丽转身”,离不开每位水环境保护工作者的精心付出与执着守护。
在安阳河的治理征程中,实现了意义深远的“三个转变”。治理理念从高排放、高污染迈向高质量发展;治理策略由边污染边治理转为保护优先、标本兼治;治理范畴从水污染防治拓展到全面水环境保护。这一系列转变,有力推动了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空间”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如今,安阳河治理成果斐然。彰武水库国控断面水质已连续三年稳定保持在Ⅱ类水平,而冯宿桥国控断面水质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曾经的Ⅴ类提升至如今的Ⅱ类。
值得欣喜的是,多鳞白甲鱼、青鳉等安阳河独有的珍稀鱼类,其种类和数量正逐年递增,彰显着水域生态的勃勃生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白鹳、白鹭等再度现身安阳河上空,它们优雅的身姿为这片水域增添了灵动之美。
一河碧水倒映出的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步伐,更是良好生态带给人们的幸福和欢乐。
资料图(纪苍生 摄丨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在这片土地上,除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我市巧妙地将洹河之滨的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洹水公园、珍珠泉等一颗颗璀璨的景观明珠串联起来,精心编织成一条熠熠生辉的人文景观链。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安阳河实现了从单纯“净化”水质的基础治理,到着力“美化”河岸环境的品质提升,再到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的华丽蜕变,完成了全方位的提质升级。
如今,备受瞩目的“洹河夜游”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以其独特的魅力火爆出圈。让市民游客于潜移默化间领略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画卷,深切感受到洹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殷商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