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的大,不在于它的街道、建筑和规模,而在于它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昭通古城是昭通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核心展示区,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历史建筑,还有浓厚的市井气息,是了解昭通传统生活方式的最佳地点。
站在古城过街楼的十字街口,北边,是“云南王”龙云斥巨资修建的云兴街;南边,是著名文物收藏家、考古学家张希鲁的衣胞之地怀远街;西边,是国学大师姜亮夫故居的所在地陡街;东边则是巩固街。
(一)
毡匠街,即现在的巩固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叶,昭通城内的手工业相当发达,衍生出一系列反映民生的街巷,毡匠街便是典型代表之一。民生是人文关注的核心。毡匠街等特别具有行业特征的街巷名称集中反映了昭通繁荣的经济社会面貌,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
技艺没有捷径。擀毡,这一工艺有上千年的历史。过去,擀毡匠备受人们尊重。那时,生活艰苦,人们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冬天,为了保暖防湿,每家每户都会将积攒下来的羊毛擀制成毡子、毡褂、毡帽、毡衫等羊毛制品。天长日久,擀毡技艺不断改进,羊毛制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喜欢,擀毡匠这一职业也就应运而生。
毡匠街,东面连着古城的东城门抚镇门,街尾与云兴街并排连接陡街。据自幼生活于古城的老人周益明回忆,那时家家户户都是青砖灰瓦木结构的四合院,主院及两个侧院住着六七户人家。有的院子里栽种着蜡梅,一到开花的季节就红艳艳的一片,让人看了满心欢喜;有的院里栽种着万年青,树大根深,枝繁叶茂。街坊邻居一见面就笑脸相迎,聊聊家长里短,饱含着浓浓的人情味。院子里,错落有致的灰瓦屋顶上空,掠过的鸽哨让人心生宁静;落雨了,院子清新、幽静,雨敲打着屋顶的灰瓦片发出“滴滴答答”的声响;煤油灯映衬下的夜晚更显得柔和,黑暗包裹着灯光,包裹着人情,此时,人心无需物质维系。
寒冬腊月,梅花盛开,人坐在火塘边,门外飘着雪花。
天地无期,白雪又来,室内围炉暖,屋外花雪恋。屋檐静,炊烟宁,一片雪花寻千里。
这些记忆被封存在周益明的心里,每一次回味的时候,都是他对自己“美道”的一次迭代。这段时光,让人怀念,让人追忆,周益明害怕这段美好的时光被岁月偷走,便时常与老伙伴或孙辈们念叨,试图将其留存在记忆中。
在冬日暖阳下,独自漫步在曾经的毡匠街,一排排中西结合的房屋让人赏心悦目,偶尔混杂着一套青砖灰瓦木结构的四合院,初看显突兀,再看忆往昔。稍作打听,每一块青石板、每一栋建筑、每一座城门,都会散落一地的故事。俊朗瘦削的少年,丁香一般的姑娘,还有那些陪着古城一起经历风霜的老人们,他们坐在门口亲昵地拉着家常,或在厨房中为忙碌了一天的家人张罗着饭菜,转瞬间,小巷里弥漫着烟火气。
(二)
曾经的毡匠街为何后来要改叫巩固街呢?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毡匠街上的居民大多在北门附近的巩固合作社工作。同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保暖御寒的物品多样化后,大家不再过多依赖羊毛制品,擀毡匠便越来越少。
因为一条街上的居民大多在巩固合作社工作,久而久之,口口相传,毡匠街便成了巩固街。
这个说法来自曾在毡匠街上租房居住的赤脚医生高礼全和生于古城长于古城的老人周益明。今年75岁的高礼全,是一名郎中,年轻时常常奔走于村村寨寨,于20世纪90年代落脚毡匠街,一停便是10余载,后因2007年旧城改造搬离毡匠街,在老家北闸生活几年后,今年再次回到毡匠街。看着熟悉的街巷和熟悉的街坊邻居,老人沧桑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遇见高礼全,是在毡匠街的一家装裱店里。当时,装裱伙计正在为他装裱照片,他耐心地在一旁等候。生活虽然磨平了他的棱角,但并未磨去他对生活的热情。照片上,他站在杨柳依依的河边,动作自然、神态从容,尽管岁月将一条条皱纹刻在他的脸上,但他依旧神采奕奕,风采不减当年。拿着装裱好的照片,高礼全迫不及待地回到小屋,只为尽快拿给老伙伴周益明瞅瞅,听听他的赞美之词。
周益明,这位生于斯长于斯的耄耋老人,散发出一种温文尔雅的气质。下巴上那把被岁月浸染的银白色胡须在阳光下闪着光,那深邃的目光透出智慧的光芒。
“可以,不错。”周益明应和着高礼全的问话,两人饶有兴致地说着有关照片的话题。“你要把它挂在哪个位置?”“这面墙嘛!”说罢,两人立即行动,高礼全随即站上木椅,左手稳着钉子,右手拿着钉锤使劲敲,周益明则站在旁边扶着椅子,嘴里不停地念叨:“小心,小心!”两位老人的友谊,如同宁静的湖水,虽然平静却深邃。
家住东菜园的周益明记得,小时候,古城墙还在,他常常和哥哥姐姐跑到城墙下玩耍,去辕门口爬上钟鼓楼眺望远方,去云兴街吃一碗特色风味小吃木瓜凉粉,去陡街看看橱窗里的西洋玩意儿,去毡匠街欣赏擀毡匠的手艺。
周益明说,1950年后,昭通的古城墙被拆除,城区向四周发展。古城墙被拆除后,其基址被扩建为几条街道,包括今天的朝阳街、建设南街、建设北街等。那时,济川门是4道城门中最气派的一道,下有3个城门洞,中间那个稍大一些,两边的要小一些。城门与城门之间,均设有炮楼,分别为东炮楼、西炮楼、南炮楼、北炮楼。城墙之外,除了北面,其他几面均有护城河……
如今,从街头走到巷尾,再从巷尾走到街头,短短的300米小巷,一砖一瓦、一人一物,诉说着岁月的沉淀,流淌着时光的雅致。
(三)
毡匠街是一条烟火气和书卷气并存的街巷。
毡匠街上有一个“朱提古城书画打卡点”,门牌号是75号。走过狭长的过道,只见阳光从天空中倾泻下来,洒落在院内那棵竹子上,斑斑点点。院子虽是砖混结构,但保留了传统的四合院风格。从小就生活在这里的贺金楠,对这栋老宅有着深厚的情感,旧城改造的时候,她对老宅进行了修缮,退休后常常组织绢画爱好者在老宅学习探讨。
贺金楠酷爱传统文化,多年来,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国画,得到多位全国著名画家的悉心指导,经技法考核合格,结业于清华美院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级研修班。孜孜以学、潜心钻研和不懈实践让贺金楠展现出了很高的艺术造诣,她的画作构图新颖、设色雅致、气韵生动、意境深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她的介绍下,我们参观了老宅里的作品。展览室里,一幅工笔牡丹画作以细腻、精细的笔触将牡丹花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从画作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贺金楠用心描绘每一片花瓣的纹理,每一条叶脉的走向、每一抹色彩的变化都活灵活现,仿佛能散发出阵阵芬芳。转过身,一幅鸵鸟蛋画作映入眼帘,该画栩栩如生,算得上绘画藏品中难得的佳品……
这些年,贺金楠一直潜心研习新材料新水墨国画,将我国非遗项目的火针刺绣、家传的雕版篆刻画、传统水墨画进行“三结合”,为昭通乃至全省书画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贺金楠眼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为了让传统绘画技艺得到传承,退休后的贺金楠创办了“沉香阁书画院”,对外招收爱好书画的小学生。
贺金楠告诉我们,她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源自对祖辈雕刻绘画技艺的传承,她是第五代传承人。五代传承人中,在雕刻绘画方面最有造诣的莫过于第三代传承人张振鑫,他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昭通的一位小有名气的金石篆刻家。
说起张振鑫,昭通老一辈书画家无人不知。张振鑫从小耳濡目染、刻苦钻研,不但继承了先辈的金石篆刻技艺,还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使得他的篆刻作品生动鲜活。他篆刻了很多雷锋勉句、时代警言等内容,歌颂了新时代、新风尚,使人们在欣赏他的篆刻作品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可惜他英年早逝,金刀铁笔伴随他走完了短暂的一生。
贺金楠特别关注毡匠街上书画界的名人。在毡匠街中段的牛角巷(又称由学巷)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画家汪世炎,在上段有专攻版画的大家陈光强,还有一位袁姓老漆匠……细数下来,曾经的毡匠街也是书画艺术的发源地,有着它独特的一面。
再往贺金楠家老宅楼上走便到了天台,站在天台面向东北角,阳光如金色丝带般洒落在正前方的抚镇门阁楼上,增添了几分梦幻与浪漫,让人不禁陶醉其中;那些被尘埃覆盖的旧物,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昭通老街给无数昭通人以及在昭通逗留过、工作过、生活过的外地人留下无尽的思念、美好的回忆、骄傲的资本和刻骨铭心的感动。
(四)
在极具烟火气的毡匠街上为何会出现一批拥有如此书卷气的人物呢?
对此,贺金楠有自己的理解,她说:“艺术源于生活。”毡匠街,顾名思义是一条一群擀毡人集中谋生的街道。那时的擀毡人为了让毡制品更好卖,想方设法地在毡制品上下功夫,如在毡制品上画画,使其更好看,久而久之便衍生出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如画匠、漆匠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为四方而来的学子服务,如雕刻匠等。在巩固街中段,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牛角巷,走进巷子还能看到一栋老建筑的大门,大门上方左右两边各有“牛角”,因而叫作“牛角巷”。贺金楠更喜欢称之为“由学巷”,因为这条巷道通往黉(文)庙,通往当时的昭通地区三中。过去,昭通周边学子大多在这里参加中考或高考等重要的学业考试,与文化有关的行业也便应运而生。
对于毡匠街而言,黉(文)庙造就了它的书卷气;对于黉(文)庙而言,毡匠街造就了它的烟火气。
从中段的牛角巷回到毡匠街上,一座破旧的典型的木板壁四合院出现在眼前。走进院落,天井下,一位老者靠坐在木椅上,眯缝着双眼,手中的收音机让他安静地享受生活,不管是从大门进来的人,还是天空中洒下的阳光,抑或是屋内锅碗瓢盆的声响,仿佛都与他无关,他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感受着古城留给他的柔软时光。
站在街中央,身边的快递小哥、外卖小哥风驰电掣般地呼啸而过,不远处的共享电动车管理员卖力地维护着这条街上的“小黄车”,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太阳下山后的寒冷,才能面对生活的艰辛。如今的毡匠街上,艺术空间和生活场所多了起来,可以欣赏游览,也可以吃喝住宿,当然还可以什么都不做地走过。街巷里飘动的声音,不仅有昭通方言、普通话,还有其他方言,甚至还有其他国家的语言。这让居住在这条街上的人们越来越觉得,自己所生活的这座城市老而弥新,它是内敛的,也是开放的,实在是可爱得很。
古城里、市井处、喧嚣中,是人生景象、书卷人生,亦是岁月悠悠、人间烟火。(唐龙泉飞 杨 明 谭光吉 莫 娟 毛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