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阵子,网上特别流行“散装地域”,比如散装江苏,我们作者也写了,散装三门峡、散装平顶山等等,来表示一个地市特别不团结,谁也不服谁。
然而,河南省最团结的一个地市,你知道是哪吗?它就是周口,周口人的团结和亲近,远超其他地市。
仔细看地图,你发现,周口的县城离得既不近,又没有什么共通之处。那周口人的这种蜜汁“老乡感”是怎么来的?
照照| 撰文
01/
周口八个县区,
都像一个县?
记得我高中的时候,许多初中同学各奔东西。
有几个同学分别去了郸城一高、商丘一高或者淮阳一中。当时大家如果想考一个好的大学,只能选择寄宿,因为那些县里学校的升学率名不虚传。
等我长大之后,就发现郑州完全没有这种现象,哪有自己家是巩义的,把孩子送去新郑上学的?有猫饼?
然而周口的县城,都十分亲近。
就像小孩子上高中,都送到临近县城去寄宿,家长们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同学之间也觉得很正常。
无论是郸城的、沈丘的、鹿邑的、扶沟的还是淮阳的,没人觉得你是哪哪的,大家都觉得是邻居,都特别亲。
互相通亲也很正常,我邻居的阿姨,娘家就在郸城。
又比如说,听说临近县城有哪个好医生,治什么病特别好,就会口耳相传。
长大之后,打工的孩子出去打工,上学的出去上学。
县城的不往周口市去,即使是最远的鹿邑,也一股脑往郑州跑。
而天南海北在外地的,一听说你是周口的,哎我也是周口的,然后问你是周口哪里的?
你是淮阳的,我是西华的。哦老乡啊,离得近呢。
其实,一看地图就知道,周口的县与县之间的距离并不算近。
你说近吗,哪个地级市下面的县与县挨得不近?
那为啥安阳市和林州没那么亲?更不用说林州和所有的安阳下辖县了。
所以,为啥周口下面的县都那么亲?甚至于自动屏蔽了地级市周口?
02/
大路修的好,
邻居串门跑
首先,在周口县里的,总觉得互相离得特别近。
但其实地理上的距离并不短。
有个网友说的好,可能因为,周口没有山吧。
豫东真是一片平原,这就造成了,在地理上就会觉得,没有阻隔。
不像是安阳或者信阳,有山地,也有平原,割裂感挺强的。
周口呢,全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就是你从周口这头站着,就能望穿那一头的平。
大江大河?不存在的,基本上只有一条淮河过境,也只是些支流。
老乡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本来连山海也没有,就更可平了。
地理上的不割裂,让修路变得容易。
不像是三门峡,山区卢氏修个路比登天难。
路修的好呢,就造成了文化的相通。
豫东的方言口音都特别相近。周口整个县市口音基本互通,一听就知道。
甚至于商丘也能互通。
不存在特别难懂的地方方言,即使有不懂的,也只是个别词、语句用法的差别。
因此像信阳新县、洛阳洛宁、安阳林州那样方言带来的割裂感,不存在。
方言的贯通是很重要的,这就让外流人口排在河南前几位的周口人,在外面也能无障碍沟通啊兄弟!
03/
向外奔跑的周口人,
学会了抱团
沟通无障碍,造成了什么呢?
就是抱团啊。
周口人口外流特别多,这个不否认,因为穷则生变。守着农业大县没什么盼头。
近900万人口的周口人中,在当地常驻的不足700万,占总人口的20%的周口人在外打拼。
孤身在外难免想找同伴,找老乡。
出去的周口人都特别抱团,都是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反正是周口的,大家都是一家人。
你去全国各地,尤其是广州打出租车,十有八九能碰见周口那边出来的。
你肯定喝过胡辣汤吧?
西华人开的胡辣汤店更成了河南美食的代名词而红遍长城内外,就算不是西华人,也一定会打着西华的名号。
121万项城人中有33万从事防水行业,占据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撑起了中国建筑防水的一片天。
甚至还有一部分项城防水人走出了国门,去海外打洋工。
2015年的数据,在上海码头从事物流行业的沈丘人有20万,这意味着,沈丘人几乎占领了上海滩的码头。
周口人本身有种地域性格,虽然穷,但是仗义,绝对地讲义气,有良心。
周口出真汉子,历年出感动中国人物最多的地方,非周口莫属。
周口优秀驻村基层干部
平是平,亲是亲,但这一切都不包括周口市。
知乎上有个网友说,项城之于周口的关系,相当于汝州之于平顶山。
项城人出了门也从不说自己是周口的。
以此类推,淮阳人更牛逼,从来就没服周口。
有个淮阳小伙伴跟我说,“怎么说呢,我淮阳的有点不认同自己是周口人,因为我觉得淮阳比周口好,淮阳是历史名城,周口原来只是一个叫周家口的小镇。”
淮阳太昊陵
鹿邑,县级市一直来来回回变,离周口太远,自然没什么归属感,当地人坐高铁都去安徽亳州。
其实也怪不得其他县不亲周口。
周口市区人口还没有河南中部一个县级市的市区人口多,怎么带动几个县几百万人。
下次,你碰到一个周口人,请不要自行带入是周口市人,可以直接问他,你是周口哪的啊?
然后你们就可以聊很久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