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两会|西城区将打造“北中南”三大演艺群落

旅游资讯 1 0

2025年西城区“两会”近日开幕。1月7日,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2025年,西城已对外开放的文物建筑将连点成线,形成不同主题的探访、研学线路。该区还将打造以多元演艺融合为特点的什刹海地区,以京味文化体验为特色的大栅栏地区,以现代与传统演艺共融为亮点的天桥地区“北中南”三大演艺群落。

今年晋江会馆将对外开放

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靳真介绍,2025年,西城区将让更多的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火起来”,持续做好中轴线文化传播。

近年来,西城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取得阶段性成效,沈家本故居、京报馆旧址、福州新馆、金石博物馆等一批活化利用项目陆续对外开放,去年又有歙县会馆、钱业同业公会、梨园公会、护国观音寺4处活化利用项目实现对外开放。2025年,在推动第三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签约落地的基础上,将把已对外开放的项目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根据文物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结合区域特色,打造不同主题的探访、研学线路。

比如在椿树片区,林白水故居、京报馆旧址、福州新馆已陆续开放,且相互之间步行仅需5-10分钟,今年随着晋江会馆(林海音故居)化身林海音文学展示中心对外开放后,椿树片区方圆1公里内将有4处文化新空间,这些位于胡同深处、距离较近且主题鲜明的“小而精”“小而美”文物建筑,将成为Citywalk(城市漫步)、胡同游的重要支撑。

西城区将用好中轴线申遗保护成果,加快核心区央产文物腾退,创建什刹海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深化“博物馆之城”建设,加强类博物馆孵化,建立区域内博物馆联盟,扎实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北京中轴线、大运河等遗产传承和文化传播,编辑出版北京中轴线相关读物,打造中轴线精品旅游线路,持续擦亮“南中轴·夜天桥”等活动品牌,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度和体验感。

构建“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西城“悦读湾”项目刚刚入选2024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典型案例。

2025年,西城区将高标准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构建“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持续提升区级、街道和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优化场馆设施延时开放服务,探索在有条件的文博图场所提供基本配套餐饮服务等,深化“书香西城”建设,加强“悦读湾”分级分类管理,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办好北京景山合唱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在文商旅融合方面,西城区有不少文博图场馆、老字号企业投身文创产品开发,如白塔寺药店让中药与咖啡跨界飘香,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结合镇馆之宝天宫藻井设计的冰箱贴一贴难求。

2025年,西城区将持续在景区、商圈、街区打造更多文化旅游新场景。在什刹海景区,瑞士后海小木屋于去年底开门迎客,今年将开展音乐欣赏、赛事直播等文体活动。在北京坊商圈,去年再现博物馆精彩亮相,科技赋能首展《山海经》;今年初,VR沉浸式剧场、数字元宇宙灯街等项目已开放试运营。

今年,北京坊二期项目将正式亮相,巧克力博物馆这样能“看吃玩”的综合型新业态将进驻,市民游客既能欣赏巧克力制作的展品,也能品尝、购买巧克力商品。在白塔寺街区,东西岔胡同去年有多个北京首店开业,今年将持续引入特色餐饮、文化等业态,把国潮文化、北京胡同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有机结合,满足更多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什刹海、大栅栏、天桥将打造“北中南”三大演艺群落

靳真介绍,西城区现有营业性演出场所49家、文艺表演团体83家。2023年,西城区挂牌8家演艺新空间,其中有6家于2024年入选北京市首批演艺新空间。

2024年底,又有6家新型演出空间挂牌西城区演艺新空间:有文物活化利用典范的北京湖广会馆,有以京剧为特色汇聚多元业态的北京人民剧场,有坐落于大栅栏商业街区的三庆园和广德楼,有集特色阅读空间、演艺空间于一体的宣南剧场,还有开在四合院里融合特色餐饮与演艺的夜莺剧场。下一步,西城区将持续加大培育力度,盘活商圈、办公楼宇、宾馆饭店、公园景区、文化街区等空间资源,逐步实现演艺新空间演出场所类型全覆盖。

2025年,西城区将在此基础上,打造以多元演艺融合为特点的什刹海地区,以京味文化体验为特色的大栅栏地区,以现代与传统演艺共融为亮点的天桥地区“北中南”三大演艺群落。鼓励群落发挥剧场品牌效应、规模效应,提升影响力。

特别是在天桥,要围绕“看音乐剧到天桥”,构建以音乐剧为核心,戏剧、舞剧、儿童剧特色鲜明的演出标签。此外,还将积极引入萨尔茨堡音乐节等优秀表演团体,推动什刹海文化旅游节国际板块持续升级,办好国际芭蕾演出季等品牌活动,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多高品质文化消费选择。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标签: 中南 两会 西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