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文经济绚丽多彩的一年!|南海向新力报告

旅游资讯 1 0

2024年的南海,承压奋进、克难前行!

这一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攻坚之年。

这一年,是南海的人文经济元年,全区上下积极探索、比学赶超,以人文支点撬动高质量增长。

这一年,有改革突围的昂扬斗志,有全力拼经济的踔厉奋发,有南海雄师的向新而行,更有300多万南海人的奋斗不息。

走过这极不平凡的一年,南海的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24年,南海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工业投资总额突破500亿元。

人文经济点亮城市“繁花”

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是城市发展的双翼。去年,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在南海“新春第一会”上提出,要把人文经济作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突破口,率先在大湾区探索文化与经济交融共兴的实现路径、实践样本。

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照亮了城市发展的新方向。这一年,南海积极探索人文经济新赛道,以人文理念撬动各方面工作,初步形成了人文与经济交融共兴的良好势头。2024年全区全年接待游客数量突破2500万人次,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2%和36%。

这两组数据,验证了南海这一年实践的正确。城市形成于人的聚集。人的集聚,是衡量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

处于拉动内需和消费的关键节点,城市特质对人的吸引力至关重要。无论是苏州、杭州、成都等经济先发城市,还是淄博、哈尔滨、菏泽、天水等网红城市,无不具有个性化的城市魅力。

南海提出大力发展人文经济的出发点,跟这些城市一样——让城市更有魅力,更吸引人。为此,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南海始终以人的需求和感受为落脚点,打造更有人文精神、更现代化的活力之城。

总体实施路径方面,南海规划清晰、步履坚定,提出要深入实施“1123”文化工程,构建“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格局,打造人文艺术与现代产业探访体验之城。其中“1123”指以打造“西樵山文化”核心IP;推进“水上南海”战略;建设湾区演艺新高地和湾区文商旅消费新高地两大高地;打造大地艺术节、“龙超”、“墟游记”三大品牌文化活动。

这一年里,南海注重优化内容供给,涌现出一批现象级文旅IP。比如,广东千古情自去年大年初一开业以来叫好又叫座,迅速成为湾区文旅新地标、旅游目的地,成功演绎“一台演出带火一座城”。开业至今,接待游客超650万人次,营收超4亿元,刷新全国千古情景区开业记录。

再如,西樵山风景区去年成为全市首个免门票的5A景区,具有划时代意义。国庆假期7天,西樵山接待游客近43万人次,比过去三年同期加起来的还要多;全镇旅游收入1019万元,同比增长103%。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到这种模式的成功,表面看亏了门票收入,实际上游客的购买力强了,让全镇文旅实现了“丁财两旺”:免票三个月来,吸引游客124万人次,同比增长189%,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9%。

人文经济理念强调关注人的需求和价值。南海把打造高品质生活、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作为发展人文经济的着力点,丹灶罗行墟的活化就是其中一个鲜活事例。

丹灶通过实施乡创行动计划,引入文产特派员,将沉寂数十年的罗行墟打造成艺术乡创的典范。为期9天的“墟游记”活动累计吸引超2000村民参与、15.3万游客打卡,“墟游记”IP成功出圈,罗行墟变身罗行艺术墟。过程中,村民变身“艺术家”,艺术家变身“新墟民”,大家在互动中得到独特的人文体验。其经验做法入选2024年度全国乡村文化建设典型案例。

2024年,南海还有更多新玩法新成效。有为馆正式投用,开心麻花成功落户,《咏春》《雄狮少年2》等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龙超”系列活动出圈出彩,草莓音乐节、2024英雄联盟职业联赛春季赛总决赛、凤凰传奇跨年音乐会接踵而至……南海的城市魅力越发突出。

今日的南海:大剧场里,好戏连台;大剧场外,乡村即舞台;古镇老街,延续着城市烟火气;现代街区里,跃动着时尚之光……人文经济学点亮了城市“繁花”,让南海更具人文特质,包容性更强。

产业之基筑牢发展底气

人文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范式,不等同于文旅产业或文化活动,而是体现着创新驱动的发展特质。其不仅立足人民立场,彰显文化传承,也注重提升创新驱动效能,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

南海以制造业立区。在任何时候,产业经济都是南海的主旋律。去年以来,南海以人文力量为引擎,锚定“三高四新六集群”战略布局,推动产业发展攀高向新,构建了“固本兴新”的高质量经济形态。

过去一年,南海坚持“三箭齐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推进战新产业培育、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在新型产业的具体布局上,南海去年首次提出重点打造“3+3”新型产业集群,包括信息装备制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安全应急三大新型千亿产业集群,以及现代金融服务、文旅商贸、食品康养三大新型特色产业集群。

徐工建机智能制造中心拥有全国最先进的建筑工程安全机械行业“黑灯”产线。

其中,南海安全应急产业表现亮眼,再度获国家级殊荣,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目前,安全应急产业在南海集聚成势,拥有规上安全应急企业超410家,总产值近600亿元。在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大会的基础上,南海更是首次迎来中国国际安全应急展览会,为行业内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高端平台。

产业发展,需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例,南海密切关注企业需求,提供政策、技术、人才支撑,鼓励企业创新发展。过去一年,南海根据行业特性、按镇街布局,密集举办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接活动。目前,全区超72.4%、共318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踏上智改数转之路,数字化示范车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当前,南海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壮大正形成相辅相成之势,绘制出一幅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生动图景。

凤凰非梧桐不栖,稳固的产业根基为经济社会发展铸就了坚实的后盾。数据显示,2024年,南海招商引资签约额超1100亿,连续第三年跨越千亿大关,瑞浦能源、星源材质等百亿级项目相继落地投产。

产业发展,更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去年9月,全球首条采用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的示范量产线在西樵投产。该生产线利用氨气作为燃料,实现燃烧过程零碳排放,年产量高达150万平方米瓷砖,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00吨,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蒙娜丽莎集团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

产业发展,更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过去一年,南海启动了多轮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聚焦消费者情感、体验等文化价值需求,创新构建了包括主题快闪、汽车服务集市、策展零售等在内的九大消费新场景。丰富的购物体验和较大的优惠力度,使南海在节假日及暑假、岁末年初等节点掀起了一阵阵消费热潮。

不难看出,南海正利用人文力量推动发展逻辑之变、模式之变,让经济活动更多围绕高品质供给、个性化需求、精神文化、环境改善等方面展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改革之笔绘就幸福图景

深化改革一直是南海的工作主线,已连续三年以“新春第一会”的形式召开改革大会。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面深化改革扬帆再启航。人文经济强调以人为本,为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改革大年,稳步向前。一年来,南海以人文经济理念为指导,谋划10个方面重点改革任务,推动改革攻坚走向深入。

其中土地制度改革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人地关系是最为基础的一对关系。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土地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实行承包地“三权”分置,我国数次重大历史转折都源自人地关系的调整。

自2022年获批成为全省首个以县域为实施单元的试点以来,南海就抓住人地关系这一关键核心,除了推动产业发展,还为农用地、生态用地、村庄优化用地预留了充足的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丹灶镇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项目。

三年来,南海累计出台政策80余份,创新推出“三券”制度,以灵活工具箱推动土地腾挪归并。如今,整治片区规模达32万亩,包括6.5万亩建设用地、4.7万亩农用地、22.3万亩生态修复空间,勾勒出“良田比较集中、村庄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健康优美”的图景。

得益于此,大沥黄岐东秀开展城中村改造,打造高质量城市化宜居社区;九江打造三位一体的源林湿地公园;丹灶打造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再现鹭鸟纷飞的“诗和远方”。南海还加速推进“七湖三湾一站一园”建设,带动镇域中心扩规模、强功能、提品质。

人文经济,要求关注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农村经济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南海又把改革的利剑指向庞大的农村集体经济,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难点痛点,促进共同富裕。

为什么是农村?南海农村集体经济体量庞大,共有222个涉农村居、2271个集体经济组织,是民富区强的有力支撑,在农村推动改革极具意义。去年以来,南海推出“分润模式”、强村公司、乡村CEO等“改革十招”,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希望带动村居增收,一起致富。目前全区亿元村居增至51个,距离到2027年全区亿元村居达到70个的目标更近一步。

“亿元村(居)”桂城平东。

其中“分润模式”非常创新。这种模式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出租、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交易农村集体资产,或聘请第三方公司整体运营农村集体资产,扩大集体收入来源,而不再是单纯的收取租金。率先试水的丹灶镇东联社区,每年除了租金收入,还可从项目经营中分成30%的收益,实现集体经济收益最大化。

不少南海乡村还探索成立村办公司,引入职业经理人。西樵镇松塘村就通过这种模式,规划适合的经营模式和业态分布,为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截至2024年10月,该村已累计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20%。

回看南海去年的深化改革之路,尽显改革闯将的本色,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一年来,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区国资监管企业资产规模2500亿元,在2021年基础上翻了一番;深化科创机制改革入选全国年度改革案例;“特色+集团化”办学、集团化办医等民生领域改革亮点纷呈;营商环境改革成效显著;“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化治理体系深入推进。

从破解土地瓶颈,到营商环境改革,再到如今推动村集体进入“共富模式”,南海的改革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而是以人民之“需”切改革之“要”,极富生命力。

时光向前,南海向上。2025年,让我们继续奔跑,大力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建设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俏婷、黄轶彤

标签: 经济 南海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