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忠德
在前不久陕西省西安高新区社会事业服务局发布的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中,一家社火传习所榜上有名。社火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非遗民俗,由于缺乏资金来源、缺少传承人、组织难以为继、长期不年审等原因,被纳入社会组织异常名录,让众多社火爱好者唏嘘不已。(1月13日《工人日报》)
在当今时代,非遗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独特的民族智慧。然而,众多非遗项目正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挑战,传承之路布满荆棘,亟待破局以实现“传”下去且“火”起来的目标。
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像社火这种深受群众喜爱的非遗民俗,由于缺乏资金来源、缺少传承人,只能依靠老人坚守,面临着传承后继无人的困境。而藤编虽然具备一定市场效益,带动了部分人员增收,但其传承人也面临着晋升通道狭窄的问题。非遗传承人的“老龄化”,使得众多宝贵技艺面临失传风险,这不仅是文化传承的损失,更是民族记忆的断层。
造成这种“老龄化”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经济因素是关键。正如社火表演,因不赚钱导致年轻人不愿涉足,“赔钱赚吆喝”的现实让传承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晋升渠道的不畅通,使得年轻一代在非遗领域看不到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难以激发他们投身其中的热情。同时,部分非遗项目自身传承难度大,如东仓鼓乐演唱的工尺谱晦涩难懂,只能靠口授心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年轻血液的注入。
要想让非遗技艺摆脱“老龄化”的困境,顺利“传”下去,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为非遗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其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其次,完善非遗传承人的激励机制,提高其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拓宽晋升渠道,让年轻人看到投身非遗传承的光明未来。此外,加强非遗教育,将非遗知识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孩子们对非遗的兴趣和热爱,为非遗传承储备后备力量。
在让非遗“火”起来方面,要积极探索非遗与市场的结合点,在不破坏非遗本真的前提下,推动其市场化发展。像藤编产业通过与市场接轨,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传承效果。但需注意的是,不能过度市场化,要在保持非遗本真性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创新非遗的呈现形式。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成功的案例。一些地方通过举办非遗展览节,集中展示各类非遗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年轻人的关注;还有一些非遗传承人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教学与作品展示,打破了非遗传承的时空限制。
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关乎民族文化的根脉。我们必须重视并解决“老龄化”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创新的思维和行动,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华光,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代代相传,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展现独特魅力。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