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首博看中轴线之美和老北京民俗

旅游攻略 1 0

本周打卡首都博物馆。首博位于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地铁1号线木樨地C1口出向东步行5分钟即达。需在其公众号提前预约,凭身份证/预约二维码进。

首博共有7层,B1的特展“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需要购票观展,其它常规展无需购票。一层为“辉煌中轴”展;二、三层西区为“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陈列”,东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大运河主题书画展”;四层西区为“老北京戏园展”,东区为“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厅”;五层西区为“岁华纪胜——老北京民俗展”,东区为“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厅”;六层东区为“北京古代佛塔文物展”。

首博太大了,我是下午1点45到的,4点45离开,三个小时只够认真看中轴线和民俗展两个展,其它展都是走马观花看了一眼。总体印象是,国博有的展品,首博基本也有,但首博要更接地气。适逢寒假,来看展的大多是一拖一/二拖一/二拖二的。

先说说中轴线之美。2024年7月27日,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决定,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个木槌是宣布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时所用,落槌板由北京市树国槐制成,上有会议主席夏尔玛亲笔签名。

北京中轴线位于城市的核心区域,是由一系列建筑、历史地标、历史街道、桥梁和遗址共同构成的空间综合体。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并在20世纪实现了公共化转变。历经700余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由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和居中道路、国家礼仪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历史建筑群。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自1153年金海陵王迁都燕京(称中都),北京已有870余年的建都史,是元、明、清三代的首都。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呈南北贯通、严谨有序的空间形态,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建设的杰作和典范。下图分别为明代北京中轴线和中轴线上的光绪帝大婚典礼示意。

元代起,北京中轴线上的商业空间不断变化。元大都的万宁桥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附近的钟鼓楼和积水潭一带形成了繁盛的商业区,成为“前朝后市”的“后市”。明清时期正阳门一带成为京城的商业中心,沿街两侧有大量的店铺、传统老字号、戏院、茶楼等。

下图为燕都商榜图,1931年出版,专为游客介绍北京商俗的导览类书籍,收录了当时北平商家店铺门前“幌子”101件。

京剧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徽、汉、昆、梆这些腔声、剧种的基础上形成的。到晚清,京剧在继承与发展中有了其专有的独特剧目,这是京剧成为一个崭新剧种的重要标志之一。首博四层老北京戏园展搭了个戏台子,大屏幕上在放京剧。

民俗展很有意思,按春夏秋冬四季展示了北京的民俗,浓浓的怀旧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没有工艺美术馆的商业氛围,但很齐全又可以安静地欣赏,非常棒。

“百节年为首”,自汉武帝颁布《太初历》始,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就成为了岁首,古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改称“春节”。从古至今,春节一直是我国最盛大、团圆和吉祥喜庆的节日。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

春节前最重要的一个时点是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北方的小年。相传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奏事后,于除夕夜返回民间,天上诸神也随同下界,体察人间善恶,故家家户户于初一日子时(23:00-1:00)焚香接神。在家中中堂/中庭布置天地桌,陈列蜜供、素肴、鲜果等,一家之长携全家老少焚香祭神,而后出门放爆竹。供奉完毕,全家人分食供奉的素饺子庆贺团圆。

小孩儿放鞭炮。

小时候戴的虎头帽,穿的虎头鞋。记得小时候在大集上看到过,都是老太太自己动手做的,弄个小凳子摆个三五双在集上卖。还有一种虎头鞋,是穿连脚裤时穿的,首博没展出。小时候每次看到小孩儿穿我都很羡慕觉得很好看,我妈说我穿连脚裤时也穿,貌似是小孩儿冬天着装的标配。

春节前各类铺子的幌子。

转眼到了夏天,西瓜、粽子、雪糕、凉粉是独属于夏天的。小时候的西瓜非常沙甜,现在虽然四季都可以吃到西瓜,但却完全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还有奶奶的大蒲扇,小时候没有风扇和空调,每晚睡觉前都是奶奶给扇着蒲扇入睡。蛐蛐笼子是男同学的心头好,小时候很多男生都会买上一个蛐蛐笼子,然后去抓蛐蛐放里。还有姥姥的针线簸箩。

老舍先生说,“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冬至日,夜最长、昼最短,阴极之至,阳气始生。过去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全家围坐一起,吃上一顿铜锅涮肉迎接冬至。

北京民俗展浓浓的老北京味儿,虽然有些物件已经被更现代、更科技的替代了,但将物质相对匮乏年代里的美好完美复刻展示出来,对过去不仅是怀念更是尊重。

走出首博,抬头看到一轮将圆月挂在长安商场上空——日月同辉的吉祥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