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盐池 瑞盐天成

旅游资讯 1 0

作者:沈子友(心系远山)

运城盐池,瑞盐天成:漫游晋陕大峡谷(29)

10000年前,中条山北麓发生断裂,一个狭长的凹型盆地在山前形成。经过漫长的自然蒸发沉淀,一个独具特色的盐湖——运城盐池应运而生。

10000年后的今天,我慕名而来,一睹这一人间奇观。

运城盐池,北靠运城市区,南依中条山,海拔320米,比运城城区低45米,比西边的黄河低14米,是运城盆地中的盆地。湖区平均水深1一2米,呈东西狭长状,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3一5公里,总面积达132平方公里,是山西最大的湖泊。

从运城到盐池很方便。

9月25日一早,我从市内火车站乘33路公交车,出运城市区不远就到了。

公交车站就在湖中心的广场边。广扬中央一块标志性巨石,上书“盐池”两个大字,郭沫若题。绕行广场四周,广阔的湖面一眼望不到边。如非亲眼所见,难以置信这里竟是一片盐色的世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一一舜帝《南风歌》

盐产、盐运。运城因盐而名,因盐而兴,是国内唯一因盐而名的城市。盐池,已有5000年的盐业开发史。古代先民在这里采盐、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历史上所产的“河东盐”行销数省,誉满全国,为经济发展、国家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盐庙,自古以来,围绕盐池的开发,产生了灿烂的盐文化。盐池周边的禁墙、渠堰、垦畦、留下了数不清的名胜古迹。自盐池广场返回至北岸,便看到宏伟壮观的盐神庙。

盐神庙,以盐立庙。始建于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是一座以崇拜自然神为主的神庙,是礼赞、崇拜大自然的神殿,是河东盐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全国唯一的盐庙。

三大殿,庙内的主体建筑,唐代宗李豫赐河东盐池为“宝应灵庆池”,祀封池神为“灵庆公”,在池畔卧云岗上敕建祀立庙,列入国家祭祀。

池神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庙内殿宇巍峨,古碑林立,反映了古往今来,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海光楼,是面向盐池神庙的山门楼阁。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现为在原址重建。登高望远,百里盐池,尽收眼底。

盐博馆,在池神庙的一侧,为一栋城楼式建筑。宏伟壮观,气势不凡。

河东盐池博物馆,以盐池、盐庙为依托,展出以“盐文化”为核心的文物、雕塑,集中反映盐池的形成、演化、开发为内容的5000年盐文化。

展出分序厅、瑞盐天成、供食华夏、国之大宝、盐务专城、盐化时代、世纪之约七个板块,展区面积达3800平方米。

在博物馆 “走马观花 ”式地转了一圈,大体上弄清了以下三个问题:

盐池,为什么称得上盐潮?

通常人们把每升湖水含盐35克以上的湖称为盐湖。海水即每升含盐量35克,而运城盐池的水每升含盐量为海水的8倍,与中东“死海”相近。因此,又被称为“中国死海”。

盐池,是怎么形成的?

3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华北大平原还是一片大海,运城一带则是渤海的浅海区。

6500万年前的新生纪初期,这里发生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条山北麓发生了大面积凹陷运动,形成了运城盐池原始湖的雏形。到16一20万年前的新生纪后期,晋陕一带一些断陷的盆地先后结束了湖泊的历史,但晋南运城仍有湖泊残留,最后在地质和气候的不断作用下,湖泊逐渐向南萎缩,运城盐池也就逐渐形成了。

盐池,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成损”。这样的情况,是由运城盐池特殊的地质、文水、气修等条件综合作用所决定的,也是其与众不同和神奇奥妙之处。

2024.9.25游览

20251.15整理于法国普罗旺斯

作者沈子友(心系远山),山东日照人,1970年入伍,1984年军转工,中铁十四局退休。

责任编辑: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