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海徐汇区武康路,武康大楼周边豪车云集。图/IC photo
岁末年初,上海成为韩国游客前往中国目的地中最受欢迎的一站。尤其是热门景区武康路,近日因敞篷豪车车主集体前来“遛车”,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据极目新闻记者在武康路看到,游客挤满了武康大楼附近的各个路口,交警部门在多个路口实施临时交通管制,禁止机动车进入武康路部分路段。有敞篷车车主在走红后对媒体表示,“遛车”是自己真实的生活,并非刻意举动。
但“豪车炸街”仍然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有豪车从浙江赶来,要让“韩国人见识”,也引发了大量争议。而其起因,据网传的一个版本是有韩国游客来上海玩了回去说“上海街头没有豪车”。
细究这起事件,就能发现,起初“豪车炸街”只是一些车主的玩笑之举,但随后就被一些网民赋予了别样的色彩——向包括韩国在内的外国游客展示豪车,“让他开开眼”。这种行为被舆论称之为“炫富”,似乎同时也变成了一种“为国争光”。
其实,这种炫富式“为国争光”真的没必要。这并不是正常的待客之道,而是把外国游客当成了“比较”的对象,彼此之间充满一种较劲的张力,恰恰制造了距离感。本质上,这是一种心态失衡,缺乏一种平视的从容自如,也阻碍了正常的国际交往。
更何况,此举的“效果”也谈不上理想。从韩国一些网民的反馈看,这样的“炫富”似乎并没有起到“开眼”的效果,相反更有可能给城市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外国游客前来,人们应该展示的是热情、周到、自信、坦诚,而非刻意的炫耀。当地的文化风物、一草一木,何尝不比夸张做作的“豪车炸街”更有底蕴,更多吸引力。
真正吸引远道而来的游客的,永远是简单纯粹的事物——比如友好和善意,如此而已。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上,此次“豪车炸街”不仅带有表演性质,也不乏网络狂欢色彩,甚至还有一些人趁热博流量的因素——一些分析就表示,这背后也可能存在MCN营销的影子。这些都说明,“豪车炸街”并非真正的待客之道,网络上对类似行为也颇多反思和批评。
诚然,已经历了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历程的中国国民,对外国游客并不陌生,对于如何与外国朋友交往,无论个人还是社会,也早已有了基本框架。
此前,无论相关政策还是旅游行业,都向外国游客释放了相当的利好。2024年,我国不断优化免签政策,持续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在华便利度。与此同时,无论便利支付、提供外语指引,还是设置一站式服务点等,这些软环境也在不断改善。
在网络空间,国人的友善、亲近,也一直是外国游客的主要感受体验。“China Travel”成了全球网络热词,许许多多的外国游客在记录温暖的中国之行。这些,其实都是中国民间与外国游客真诚交往的缩影。
所以,也不妨把此次“豪车炸街”事件,当作入境游的一个插曲。客观上也得承认,在入境游如此火热的今天,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网络热点本身也属正常,很难完全避免。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注意力还是应当回归国际交往的主流,在彼此的欣赏与互鉴中增进民心相通。
毕竟,有什么比得体的言谈举止、充实的精神世界、舒展的社会心态,能更好地展现当代中国呢?大可不必再有“豪车炸街”这样的用力过猛,用最自然平和的姿态迎接八方宾客,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