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眺望,一座峭壁悬崖之上的古镇,三面濒河临壑,晨雾袅袅,若隐若现。由数百根圆木支撑在岩石上的木质悬空吊脚楼,一栋栋参差不齐,错落有致,古朴而险峻,令人惊叹不已。此时,群山静谧,一只水鸟展开翅膀,划过水面,一棵苍劲的青松挂满晶莹的珠露,倒映在河面上像一艘远去的帆船。建于岩石上的千年古堡,仿佛才从晨曦中醒来,正等待着人们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这里是位于赤水河中游川黔闻名的贵州丙安古镇,古称丙滩场,始建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历史上的丙安古镇是赤水通往遵义和贵阳的官商古道,也是滇川黔往来盐船和商家的必经之地,被称为“明清建筑与历史的活化石”,又有“千年军商古城堡”之称。
丙安还是一片流淌着红色基因的革命沃土。遵义会议后,红一军团曾驻扎于此,留下了许多红军故事。
天气渐晴,一缕阳光穿过云雾照射下来,经过雨水洗净的天空,此时温暖又明亮。眼前,一架铁索吊桥横跨在河的两岸,光芒与水汽将它交融成一道彩虹,我驻足凝望时,光亮也恰好将我笼罩其中,全身暖融融的。
我伫立在丙安红军渡口纪念碑前,碑下青草依依,勇敢又倔强。抬头望去,桥头上“长征”两字尤其醒目,仿佛历史长河掀起一道漩涡,在这里溅起绚丽的波澜。站在摇摇晃晃的桥上,桥下便是当年的渡口,河底暗礁藏匿,水流湍急,险象环生。遥想当年,军旗猎猎,战马嘶鸣,处于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形势下,红军战士在这里北渡赤水河,直取复兴场,夜袭风溪口,军号响亮,前仆后继,为胜利打开一条又一条的通道,是何等的英勇壮烈。硝烟虽已远去,但历史不能忘却。
翻开历史,赤水河史称“仁岸”,是整个贵州“川盐入黔”的四大口岸之一,自古就是“川盐入黔”的黄金水道。运送川盐的船只航行至此处后,受大丙滩阻碍,需要将货物由船上卸载,再由人工搬运越过险滩,或由人背马驮,运往周边和贵州腹地。岁月不复,随着潮起潮落,不知道留下了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
穿过吊桥,在阳光的照射下,原本湿漉漉的石阶仿若焕发了生机,一株不知名的小花在我们脚下探出脑袋。在这条陡峭的盐道上,危石斑驳,记录着无数“背子客”匍匐前行的身影,他们终年以背运盐块为生,以此换取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可尽管如此,他们却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好个大丙滩,凶险恶如狼;滩上黑风起,滩下靠盐船;招呼背子客,快把盐巴转;天天背盐巴,顿顿喝淡汤!”道尽了背子客的悲惨命运。直到工农红军到来,那样的日子才一去不返。
红军的到来,为古老的丙安古镇增添了红色的光辉。如今,这里有红军竹、红军菜、红军树,还有红军留下的军大衣和油纸伞,红军爱护老百姓的故事数不胜数,口口相传,经久不息。随便指着一块红军休息过的大石头,都能在当地人口中听闻一段传奇的故事。故事走心,日子就像一场轻松的旅行。
拾级而上,经太平门进入古镇,阳光透过狭窄的一线天照射下来,形成一条巨大的光柱,将天地连接在一起。穿过光柱,踏着葫芦街幽长而狭窄的石板路,沿着陡峭的坡势曲折迂回,十分有趣,疑似无路,又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真称得上是别有洞天,又入画卷。
街道两旁,是一栋栋连户共壁、青瓦盖顶、鳞次栉比的民居,门前安详的老人、嬉戏的小孩随处可见。在或宽或窄的屋檐下,雨滴未干,清风入屋,当年困乏的红军就和衣卧在下面的青石板上休息,并不入室扰民。我想象着当年长夜漫漫中,红军战士伴着阵阵竹海涛声入眠的景象。这样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必然会取得胜利,也更能获得民心。
在这里,“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和“耿飚将军生平展示厅”是游人必去瞻仰的地方。一群小学生手里拿着小红旗,在老师的带领下鱼贯而入,他们睁大了眼睛,瞧着一件件老物件,显得不可思议。如今,大刀、火药枪和搭浮桥时用的铁链等物品,已经离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越来越远,但那一段段英勇激烈的革命故事,却依然炽烈,传颂不绝。
阳光翻过远山,暮色渐渐降下身段,吊脚楼里飘出了阵阵饭香,听闻谁家在呼唤小儿吃晚饭,回应妈妈的童音由远而近,时光静谧,幸福不言而喻。举目四下,沿街的小吃举不胜举,地方特色蕨粑炒腊肉、炒笋丝、野菜或是水豆花,随便点一道,完全能满足挑剔的味蕾。一众外地游客,品尝着美味,计划着下一个旅程。红军曾经答应过遵义的老百姓,要让他们吃饱饭,还要过上好日子。沿着遵义的红色足迹,在秀丽的山水之间,一定能寻到满意的答案。
再往前就是东华门了,两旁挂着红红的灯笼,像成熟的柿子。一条长阶梯通往悬崖底下的双龙桥,水漫桥身,涓涓细流。桥身上雕刻着两条栩栩如生的石龙,它们守望了千年。
历史早已经斗转星移,时代不断发展,如今人民丰衣足食。极目眺望,一座横跨赤水河的公路桥,出现在古镇上游的大丙滩之上,原本的天险已然变成了坦途。
原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1月16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