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友说
(本文约1500字,阅读约需5分钟)
冬季的妫河森林公园
几天前,我到延庆妫河森林公园玩,在厚厚的冰面上打滑溜,看冰下的泥鳅穿梭,晶莹的冰块在阳光照射下散发着钻石般的光芒,作为一个满身“班味”的中年人,我已经很久没有那样撒欢儿了。这可能就是冰雪的魅力,它能让“老夫聊发少年狂”,能给孩子的童年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冰雪总能激发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浪漫情怀。大观园里的小姐姐们要在雪日对诗联句赏梅花,柳宗元“独钓寒江雪”,很多影视剧也常把故事放置在冰雪环境之中,比如让小女孩痴迷的《冰雪奇缘》,如果没有了漫天的雪花和冰雪城堡,可能就要逊色很多了。
这可能一方面因为稀缺性,冰雪受纬度和季节限制很大,北方地区也只有在冬季才有可能会见到雪,而且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冰雪对大自然有着瞬时装饰能力,大雪在天空飞扬飘洒,雪后本来光秃秃的大地变得银装素裹,世界仿佛换了个样子。这些特性让感受冰雪变成一种难得且特别的体验,而对今天的消费者而言,这种体验是值得为之买单的。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冬天是一场煎熬,而在今天,冰雪则成为一种经济。就在不久前,国务院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冰雪经济”这一概念好像生花妙笔,本来北方冬季因为冰天雪地,其实是旅游的淡季,但冰雪经济将短板变成了优势,将影响人们出行的冰雪,变成了吸引人们外出的资源,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妙用。
“冰雪经济”可以做的文章很多,它既可以是“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也可以是北京各大公园里常见的爬犁、冰车,还可以是滑雪、滑冰、冰壶这些高大上的体育项目。当然,在雪地里撒完欢后,来一次温泉汗蒸,吃一顿老北京涮羊肉,也可算是冰雪经济的延伸。
北京在发展冰雪经济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甄嬛传》里的名场面“冰嬉”,其实表现的就是真实的北京传统,很多文人笔下都记录过什刹海冬天人们溜冰的场面。北京有冰雪运动的文化传统,也有发展冰雪运动的自然条件,除了有大大小小的湖泊公园,比如延庆等地还具有发展山地滑雪运动的独特地理优势。
尤其是北京作为“双奥之城”,2022年北京冬奥大大推动了冬季运动的普及,留下了一批专业级场馆场地,谷爱凌、苏翊鸣这些冰雪运动健将,在年轻人中产生了很好的带动作用,这几年一到冬天,年轻人们就惦记着去滑雪。
冰雪经济中既有亲民项目,也有更偏向于中产消费的滑雪等运动项目。滑雪服、滑雪板等装备,加上聘请教练、住宿餐饮等消费,都需要有一定收入水平去支撑。所以说,北京发展冰雪经济的最大潜力,或许就是有一大批具备冰雪经济消费能力的群体。以往每到冬天,这一消费群体会去三亚、去东南亚避寒,或者去欧洲体验冰雪运动。当北京的冰雪经济形成规模后,这批消费者完全可以在家门口感受冰雪旅游、体验冰雪运动,带动冰雪运动爱好者群体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冰雪经济是以服务业为引领,带动基础设施、制造业投入的经济形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人们在冰天雪地中感受到温暖的服务,这也是去年以来“尔滨”能够火遍全网的原因。在国家大力促进消费的大背景下,冰雪经济是一个难得的新型消费突破口,也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关部门和从业者要立足于长远,将消费者的服务体验提高上去,让冰雪消费在全社会推广开来。
冰天雪地之中,最吸引人的永远是那份真挚的热情。
2025年1月12日,密云区云佛山滑雪场上,选手在参加大众冰雪北京公开赛、第二届北京市滑雪定向公开赛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