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寂寞的平乐古镇
水 泉
邛崃市平乐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诸多国字头的荣誉,有力地证明着此地的确不凡。实话实说,我之所以三番五次地前来,也是被这里的风情所迷,被古味古韵所诱惑。否则,我才没心思开几个小时的车,乐此不疲地跑到这里来“幽会”。
平乐古镇,号称有“九古”风华——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民居、古作坊、古驿道、古风俗等。的确,作为一个有底气的古镇,不仅要有山水清秀的容颜,更要有一定的古朴元素,否则谓之古镇,就有点名不副实了。平乐古镇一下子能凑齐“九古”,自然是值得骄傲的。
四川是举世闻名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更是沃野千里,但因为战争和瘟疫等原因,四川也是一个罕见的移民大省。明清时期的“湖广填四川”,那真是古今中外都难得一见的人口大迁徙。估计现在的四川籍人,起码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外省人来四川的后裔。因此,在四川星星点点的古镇中,只要说到移民文化,一定是个能够引起共鸣的话题。
平乐古镇位于南方丝路、茶马古道上,是历史上成都通往西南的要津之道。南来北往的人们在此交汇,或途经此地,或定居于此,由此形成了深厚的移民文化。不过,平乐古镇一带的移民文化,却远远早于明清,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
秦灭蜀国后,秦国为加强对蜀地的控制,自秦惠文王开始,就将“移秦民万家实之”作为治理四川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秦朝“移民政策”的影响下,北方的不少民众离开故园,翻越巴山蜀水,纷纷移居蜀地。而田地广阔、矿藏资源丰富的邛崃一带,就成了这些南下移民的首选之地。
有资料显示,即便在秦朝灭亡后,汉朝依然继续坚持了“移民实蜀”政策。直到西汉晚期,北方土著居民仍然被朝廷想方设法“流放”四川——在秦汉移民期间,北方至少迁来了大约一万户。如果我们按照一家四五口计算,总数应该有四五万人之多。虽然这个数据在今天看来有点微不足道,估计也就是几列火车就能拉过来的事。但要知道,当时偌大的一个中国,全国总人口也不过几千万而已,因此横向一比,谓之规模空前,一点也不夸张。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这段文字记载的是卓文君的先祖——他们原本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秦灭赵后举家被押至千里之外的蜀地邛崃。后来,卓家经过几代人开矿冶铁而成为当地富豪。
《史记》又记载:“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这也告诉我们,程郑也是利用临邛附近丰富的铁矿资源,开采冶炼,铸造生产各种铁器,远销各地,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也成了蜀中大富户。关于卓家和程郑家的发迹史,更进一步证明了平乐古镇一带移民文化的厚重与真实。
要说秦汉时期的移民,是为了解决当时四川地区的田地少有人种的困境,而到了北宋初年的移民潮,规模就更加宏大。人才、资金、技术等社会资源大量向平乐古镇一带聚集,水到渠成地诞生了四川历史上有名的“经济特区”,因为火井县治迁至平乐,大批移民入川而来,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和水资源开纸厂、搞航运,使平乐一度成为规模空前的“造纸王国”。这是平乐古镇有史可查的第二次大规模移民运动,为古镇的持续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后来到了清朝时期,四川人口骤减,湖广等地的移民在清朝新移民政策的引导下,再度蜂拥入川,更把这并不冷清的古镇炒得热火朝天。于是,平乐古镇的水码头帆樯如林,商业街道商贾云集,茶楼酒肆旌歌绕梁、酒绿灯红;古驿道上摇铃阵阵、车马奔驰,好一幅活脱脱的川西“清明上河图”。可见,没有这么多的移民接力参与古镇的建设,这秀美平乐应该是“乐”不起来的。
贰
浪漫传说
1957年10月,郭沫若来到邛崃,面对千年前的老乡司马相如,他有感而发:“文君当垆时,相如涤器处,反抗封建是前驱,佳话传千古,会当一凭吊,酌取井水中,用以烹茶涤尘思,清逸凉无比。”这段跨越时空的千年对话,现刻于石壁之上,立在文君井东,成为新添人文景观之一,为当地的文君文化增色不少。
话说大约公元前143年,落魄回到蜀郡的司马相如穷得是一贫如洗,但好在他的文采已露锋芒。司马相如其实早就听说卓王孙有—位才貌双全的女儿,于是他趁一次作客卓家的机会,借琴表达了自己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司马相如这种直率、大胆、热烈的一语双关地求爱,使得春心荡漾的卓文君不得不怦然心动。于是,这对才子与佳人,就冲破了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两人连夜朝成都私奔而去。
据说,卓文君跟着司马相如私奔的第一站,就到了平乐镇。因此,两人在古镇度过了一个美妙良宵。至于是白沫江边的同乐客栈,还是我等悄然入住的遇见客栈?估计连司马相如本人也未必记得了。时间和地点,都不重要了,因为才子与佳人才是这个永不过时的热门话题。
叁
别样风情
河流,是一个古镇的供氧机。一个古镇倘若没有充足的水源,即便像楼兰一样宏大,照样会被黄沙所埋,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平乐古镇的母亲河,是一条发源于天台山玉宵峰的白沫江。这条流量不大的白沫江,水质清澈,自西向北流经古镇,培育了古镇人田园诗般的山水情怀,涵养了平乐古镇天然清新的乡土文化,使得古镇形成了碧水萦绕,鸥鸟出没,四季风景如画至美图卷。
因为水源丰富,江水奔流,平乐古镇也被称之为“川西水乡”。古镇的水路发达,如今还有许多风格独特的渔栈和码头,比如船桩眼、栓马铁环、号子灯桩、木栈道架孔、背负重物时上下的小石梯等,这些老物件给人一种祥和可亲的乡愁感。而作为古镇,古街是其灵魂所在。平乐古镇上的几条古街区,都保存完好,保留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民居,仿佛叫人穿越到了古代一样。这些民居大多数为一楼一底的木结构建筑,一般为下层作铺面上层作居室,把实用性和功能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古镇上的街道大小长短不一,格局独特,空间变化丰富;河上的石桥均为拱桥;街上木板房、小青瓦屋顶相连成片,临江一排排的吊角楼,沿街一栋栋极具川西风情的民居建筑,如一位长者在讲述古镇悠远的历史一般。
乐善桥长120米,高16.6米,宽10米,七孔桃心,古朴凝重,沉雄壮丽,据说己有140年的历史了,是目前川西最长、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古石桥。平乐古镇有这样一件老物件,确实算得上是镇镇之宝了。
古时白沫江时有大水,经常冲毁桥梁,中断两岸交通。清同治元年(1862),古镇乡贤周潼宣、张大宾等人承头捐资,为善造福,通过七年采石,三年建桥,最后联通两岸,取名“乐善”。行善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因此这古桥在经历百年风雨后,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种交通平台,更是一段值得传颂的佳话。
乐善桥下铺有一层红砂石作为基础,它们互相用“燕尾石”紧紧地嵌合在一起,使得此桥变得格外坚固;而每个桥墩也呈尖锥形,遇到洪水涌来,它们就像利刃一样将洪水分流,大大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也确保此桥的固若金汤。科学的设计,独具匠心的修建,加上一代代古镇人的悉心爱护,让乐善桥经历了无数场洪水的考验,甚至还经历了像汶川大地震那样的劫难,至今毫发无伤,巍然屹立。这就是古桥的生命力所在,这就是古人的智慧所在。
厚重古朴的人文,清清流淌的溪水,意境悠远的古巷,繁华依旧的古街……这就是平乐的魅力所在,这就是一座永远都不会寂寞的古镇。走进平乐,时光仿佛一下子就慢了下来;徜徉于古镇,你仿佛依旧能听到远去的驼铃声;伴着夕阳品春茶,你还能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隧道中,与古人把酒言欢,与美人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