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一般指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的地区
最早的“天府”也不是说的四川
说法最早出现在秦朝
指的是今陕西一带的关中平原
不过中国地大物博
真正能被称为“天府”的地方不在少数
这些“天府”之地,各具特色
或是气候宜人,或是资源丰盈,
或是文化底蕴深厚
带你走进10个令人心动的“天府”之地
看看这些地方是否有你熟悉的家乡
成都平原
“天府之国”人们最常提及的便是
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平原
成都自身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更是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四川盆地四面被群山环绕:
北有秦岭,东有大巴山
西有青藏高原,南有云贵高原
然而成都平原坐落于盆地西部
独享一片与世隔绝的天地
这里坝子、丘陵、河谷相互交织自成天地
源自雪山的河水滋养出一片沃土
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
加之秦代的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
驯服了狂野汹涌的岷江之水
使成都平原真正变成了
沃野千里、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龙泉山脉 “拦”出了“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23年07期
摄影/嘉楠
台湾嘉南平原
嘉南平原又称台南平原不仅丰饶
也是中国台湾省幅员最辽阔的平原
在这座多高山的大岛上
很难得竟有如此地势平坦辽阔的土地
这里被称作台湾省最富庶的粮仓
当岛上的很多土地被高楼和建筑占据的时候
这个水路密布的平原
还保留着大片的水田、甘蔗和农作物
同时
它每年贡献的稻米、水果和蔬菜
也接近台湾产量的一半
除了丰富的农业和果蔬外
嘉南平原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渔业优势
其中乌鱼子的产量和规模都比较大
“台湾谷仓”嘉南平原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01期
摄影/齐柏林
伊犁河谷
在新疆,三面环山、向西开口的伊犁河谷地区
承接了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
使得这里的水汽充沛
“塞外江南”、“西域湿岛”、“中亚乐园”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等诸如此类的表述
早已经形象概括了新疆伊犁河谷的独特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
既有雄伟壮丽的雪峰、冰川
也有俊秀的河流,还有美丽的草原牧场
那拉提草原、巩乃斯草原、唐布拉草原、昭苏草原都是伊犁的骄傲
她们如诗如画的美景仿佛能摄取人们的魂魄
伊犁也因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
绮丽的风光与习俗、生动的历史与现实
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西域天府”
唐布拉草原,伊犁河谷中的“百里画廊”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23年06期
摄影/向日葵小鹿
山东半岛
提起山东
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它的农业属性——
擅长种菜种田
山东半岛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
有着丰润的水土和温和的气候
自然条件与土壤环境得天独厚
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
加上半岛自明代以来
就有桑麻和农业种植要法的实践
使半岛的农业一直保持优势
然而,许多人往往忽略了
山东半岛濒临黄海、渤海
作为中国最大的半岛
涵盖青岛、烟台、威海、
潍坊、东营、日照等城市
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1/6
这里海岸蜿蜒曲折,港湾岬角交错,
岛屿罗列,海洋资源丰富
是华北沿海良港集中地区
如今位于中华文明核心区的山东
已经迈上了农耕与海洋并重的发展道路
今天的山东不仅以农业闻名
更成为了低调的海洋大省
依靠“耕海牧渔”的智慧
成功跻身我国“海鲜第一大省”的行列
位于山东荣成的成山头被人们称为天尽头
它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东端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01期
闽南丘陵平原
福建号称东南山国,处处崇山峻岭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而闽南却拥有福建最平坦的土地
又因闽赣边境的武夷山脉、
南部的博平岭山脉和闽中的戴云山脉
均呈东北—西南走向
阻挡了冬季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
加上东南暖湿海洋气流的强劲影响
形成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使闽南沿海地区终年无雪
是福建最温暖之地
当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冰霜相逼时,
这里依然温暖如春,花果飘香,物产丰富
从地理位置看
闽南主要包含了厦门、漳州、泉州三市
故又称为闽南金三角
图为福建省漳州龙海市浮宫镇
九龙江入海口附近的霞郭村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20年10期
摄影/李储全
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不断迁移和泛滥所形成的冲积平原
地势低平,坡度极缓
平原上有20多条主要河流
总面积约10.89万平方公里
这里的土壤类型
以暗棕壤、白浆土、黑土及草甸土为主
肥力较高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经过半个世纪的垦荒
曾经沼泽遍地的北大荒
已经变成了良田万顷的北大仓
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耕地为中国粮食安全贡献巨大
但这里的耕地与湿地却呈现出矛盾统一的局面
随着耕地增长湿地却不断缩减
虽然近年来这一态势有所遏制
但如此沧海桑田的巨变
依旧令粮农专家、生态学者们
踌躇满志但也令痛惜不已
三江平原是我国沼泽分布最集中最广泛的地区
入选了《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
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第三名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05年10期
雅鲁藏布大拐弯地区
印度洋水汽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
向着青藏高原挺进
一路上高大的雪山连绵
在这些大山与汹涌的水汽相迎的山坡上
气团卸下它所携的水汽造成丰富的降水
这里纬度较低,热量充裕
丰沛的雨水加上充足的热量
使这里成了中国植被最茂密、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之一
当然这里也是农耕的乐土
尼洋河谷、察隅河谷、墨脱
都是稻谷飘香的好地方
可以说雅鲁藏布大拐弯地区
是青藏高原“西藏江南”一般的美丽地方,
是“似江南、非江南,又胜似江南”的好地方
图片中最为醒目高耸的雪山便是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它与左侧的山顶平缓的加拉白垒峰一起
守候在马蹄形的雅鲁藏布大拐弯地区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02期
摄影/罗红
呼伦贝尔
在中国的东北角
有一片空阔的大草原和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
共同集成了中国心灵游牧的“天府之地”
呼伦贝尔的纯美得以突显
得益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缘
呼伦贝尔草原东与东北背依大兴安岭西麓
半环形的大山林像一把座椅
坐在座椅上眼望蒙古高原广阔而平坦
进可攻,退可守
呼伦贝尔草原的面积有8万多平方公里
连天的牧草铺展开去
无限延伸,一眼望不到边
呼伦贝尔冬季寒冷,夏季温凉
年平均气温零摄氏度左右
五六个月的冰雪期恰是
森林工作业、呼伦湖打冬网、冬季“那达慕”
和滑冰、滑雪、冬泳最好的时节
雨云、降水、牧草、牲畜、蒙古包和勒勒车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12年10期
摄影/杨孝
苏北平原
苏北平原自古就是
中国重要的“粮仓”和“鱼米之乡”
除了声名在外的扬州
苏北这片土地上还有不少各具历史沉积的城市
譬如被民族工业家张謇注入了治城理念的南通
郑板桥的家乡兴化
还有小城如皋是我国著名的长寿之乡
这里曾经一度水患年年,民不聊生
经过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加筑修建
京杭大运河的南北交通优势及盐商的富可敌国
使苏北平原成为人间乐土
盐城市滨海县的废黄河入海口
曾经的黄河故道现已是连片的鱼塘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22年01期
摄影/王彤
宁夏平原
宁夏平原享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已有一千多年了
地处干旱区的银川平原
年降水量仅仅200毫米左右
蒸发量却近2000毫米
这样的水分条件是根本无法满足农作物成长的
但因为黄河的出现
便有了“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
靠着黄河的滋养
这里成了塞北的江南
干旱区的水乡,大西北的粮仓
宁夏的著名古村——南长滩村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21年12期
摄影/黄文德
一篇微信文章的体量
无法将“天府之地”依次完整介绍
如果你想深入、全面地了解
成语的深意以及背后的地理知识
就让中国国家地理为你深度解读吧
南海探秘
凉山州特刊
云南专辑
向往热带
伊犁河谷
中国的热带在哪里?
另类通讯
还想看更多杂志电子版?
一句话解锁一个省,谁最会“整活儿”?
和“尔滨”一样的城市,东北还有30多个!
去小城,过8种不同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