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体视点 | 用好自然资源,云南冰雪运动激发经济活力

旅游资讯 40 0

云体视点

YSPA

湛蓝天空下的高山下滑雪场,远处皑皑雪山高耸入云,巍峨壮丽,雪场周围森林环绕层林尽染,景色宜人。2024年12月28日,迪庆州香格里拉七星滑雪场正式运营,云南人近距离接触美丽高原雪景的场景又增加了一处。

大众印象中,云南气候温和,夏季避暑、冬季避寒,冰雪资源并不是吸引大众目光的主要因素。但是近年来,随着冬季活动盛行、各类冰雪场馆的建成,以及面向大众开展的冰雪运动推广活动蓬勃开展,让云南的冰雪资源逐渐步入大众视线。

2024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旨在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一直以来,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是共融共生关系。冰雪旅游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直接促进冰雪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而冰雪运动则通过安排旅游者体验冰雪休闲运动、观看冰雪竞技运动或冰雪运动赛事,培养冰雪运动爱好者或专业运动选手等措施,带动冰雪运动装备器材、运动场地、服务设施等全链条优化,做大、做强、做精冰雪经济主体,促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云南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迪庆州香格里拉七星雪滑雪场,昆明禄劝轿子雪山国际滑雪场、石林冰雪海洋世界,曲靖会泽大海草山滑雪旅游度假区,以及昭通朱提山冰雪世界等室外冰雪场地,还有四季皆可使用的腾冲启迪冰上运动中心、昆明“热雪奇迹”等室内冰雪场地。

在滇西,冬日的香格里拉银装素裹,尽展高原雪域风情。为补齐冬季旅游短板,迪庆州主要景区结合各自优势和特点先后推出了一批冬季旅游项目,让游客有机会观雪、赏雪、玩雪,香格里拉七星滑雪场在大众期待中正式“开板”。而在滇东北,昭通首个冬季乐园朱提山冰雪世界,同样于2024年12月28日对外营业,为昭通的冬季再增添一份户外运动趣味。1月10日,昆明轿子山第六届冰雪嘉年华浪漫启幕,吸引群众感受冰雪运动的激情与刺激。据悉,2024年入冬以来,轿子山景区游客接待量呈现强劲增长势头,11—12月同比增长59.8%。

除了冰雪场景的丰富,在云南,通往各地雪场道路也十分便捷,配套设施不断提升。作为低纬度的滑雪场,香格里拉七星雪滑雪场交通便利,距离县城18公里,沿214国道驱车20分钟即可抵达。通往香格里拉动车已于2023年11月26日开通,而2024年底香格里拉直达成都的动车也正式通车,方便的出行条件让各国滑雪爱好者“坐着高铁去滑雪”变成现实。其他场地方面,以昆明为中心,开车4个小时就能到达会泽曲靖会泽大海草山滑雪场,而轿子雪山滑雪场距离昆明也仅2小时车程。

不仅如此,今年冰雪季,各雪场积极扩大宣传力度,推出“体育+旅游”套餐、“酒店+景点”组合优惠套票等活动,还联动旅行社、在地景区等推出了冰雪一日游、两日游、深度游等多种游玩体验选择,既能满足城市居民短途和周边游的需求,也能吸引全国各地旅游者前来体验云南冰雪的独有魅力。同时,会泽旅游大海草山滑雪度假区运营经理关海波也表示:“虽然云南冰雪运动起步相对比较晚,但是后劲儿足。我们能感受到云南正在加大体育产业的投入,特别是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两次落户云南,我们积极参与之后,也给我们运营场地提供了新的思路。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景区的投入,建设山地越野、户外露营等项目,让冬天过后的自然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开启四季运营模式。”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实现,冰雪运动已经进入大众视野。而在云南持续开展的冰雪运动推广活动,也进一步为云南冰雪运动的发展夯实了群众基础。自2024云南省冰雪运动推广普及活动拉开帷幕以来,全省范围内掀起一股冰雪热潮,共吸引了15000人次直接参与活动,覆盖人群超过12万。2023年底,云南省还举办了首届冬季运动会,不仅填补了云南举办冬季运动会的空白,同时为云南选拔优秀的冰雪项目竞技体育人才提供了更多更好机会,也让云南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冬季运动及其带来的乐趣,全方位助推云南冰雪运动开启新的征程。云南省体育工作大队大队长李光焱介绍道:“近年来,云南还积极组织冬奥会选手及冬运会冠亚军等优秀运动员走进校园,进行宣讲活动。通过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分享他们的训练经历和比赛故事,有效激发了公众对冰雪运动的兴趣与热情,让更多人深刻感受到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

如今在云南,适合的冰雪场地建设、多渠道的人群培养,以及日渐完善的交通、住宿设施,使得发展和优化冰雪旅游已然得天时、兼地利、占人和。加上云南“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的品牌打造,在云南四季皆可户外运动的条件已经成熟。不难看出,今年冬季,“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在云南深入实践,全省各地正充分运用自然资源,让优质冰雪“冷资源”正向经济发展“热动力”加速转化,积极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助力经济发展优势。

作者 | 王安卓

图片来源网络